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7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6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56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77篇
综合类   90篇
预防医学   2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3篇
  4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41.
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武汉市某医院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开展药学服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分析,同时分享了该微信公众平台的构建过程与实施策略,以期为社区药学服务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2.
背景:对于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目前临床多采用单束或双束重建的方法,而采用“人”字形重建的方法临床上使用较少。目的:比较单束和“人”字形方法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远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1月至2007年12月于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运动医学科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的59例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自体胭绳肌腱作为移植材料,股骨端和胫骨端均采用可吸收挤压螺钉固定。其中31例采用单束重建,28例采用“人”字形重建。结果与结论:随访5-7年,随访期间59例患者均无韧带再断裂、明显关节肿痛及活动受限。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膝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分均明显高于重建前(P〈0.05);且重建前和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膝Lysholm评分、Larson评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单束重建组6例前抽屉试验弱阳性,5例Lachman征弱阳性,9例轴移试验弱阳性,7例×射线检查见胫骨隧道扩大;“人”字形重建组7例前抽屉试验弱阳性,4例Lachman征弱阳性,2例轴移试验弱阳性,6例X射线检查见胫骨隧道扩大。两组比较仅轴移试验阳性率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关节镜下单束与“人”字形重建前交叉韧带均能获得满意的远期临床疗效,二者在改善患者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功能方面无差异,但“人”字形重建后患者的膝关节旋转稳定性更好。  相似文献   
143.
目的:评价血府逐瘀汤对心血管疾病相关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通过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进行文献检索,应用主题词结合自由词的方式制定检索策略,获取血府逐瘀汤对心血管疾病炎症介质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Cochrane手册对纳入的RCT进行文献质量评价,整理并提取相关数据资料,应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项RCT,包括2 2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血府逐瘀汤可显著降低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SMD=-2.04,95%CI为-2.82~-1.26,P<0.000 01)、超敏C反应蛋白(SMD=-1.46,95%CI为-1.96~-0.96,P<0.000 01)、肿瘤坏死因子-α(SMD=-1.25,95%CI为-1.68~-0.83,P<0.000 01)和白细胞介素-6(SMD=-1.08,95%CI为-1.45~-0.70,P=0.003)的水平。结论:血府逐瘀汤可通过降低炎症介质的表达,控制炎症反应,进而改善心血管疾病症状,但该结论的准确性受到纳入文献质量的影响,有待高质量的RCT提供更加可靠的循证医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4.
杨睿  樊海军  张伟 《中国药师》2022,(7):1138-1144
摘要:目的:研究黄芪甲苷(ASI)对多发性硬化症(MS)模型实验性自身免疫脑脊髓炎(EAE)动物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将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ASI组(20 mg·kg-1)和阳性对照组(甲泼尼龙琥珀酸钠,20 mg·kg-1),每组10只。采用雌性C57BL小鼠建立EAE模型,观察ASI对EAE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及体质量变化的影响。用LC-MS/MS液质联用法检测小鼠大脑中ASI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紧密连接分子闭锁连接蛋白-1(ZO-1)、闭合蛋白(Occludin)、密封蛋白-5(Claudin-5)、封闭蛋白-12(Claudin-12)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紧密连接分子ZO-1、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固蓝(LFB)染色方法对小鼠脊髓组织病理分析。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体质量明显降低,紧密连接分子ZO-1、Occludin、Claudin-5蛋白表达明显下调,ASI单次入脑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有脊髓组织炎症浸润和脱髓鞘发生,各紧密连接分子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ASI组能够抑制EAE小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升高和体质量下降,减少脊髓炎症浸润和脱髓鞘发生,提高皮层紧密连接分子ZO-1、Occludin、Claudin-5 mRNA及蛋白表达(P<0.05或P<0.01),Claudin-12 mRN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SI能够抑制多发性硬化症模型EAE动物疾病进程,其作用可能是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中ASI含量增加,诱导皮层紧密连接分子ZO-1、Occludin、Claudin-5基因表达上调,降低血脑屏障通透性,对中枢神经系统稳定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抑制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45.
目的 激光扫描三维重建后动态测量下颈椎椎间高度退变时相应节段椎间孔的变化,为临床诊治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 方法 选用6具新鲜成人尸体颈椎标本,以C5/6单节段脊柱功能单位(FSU)作为研究对象。椎间盘切除后将C5/6椎间高度置于基准高度状态,激光扫描仪扫描收集该状态下C5/6 FSU的空间关系信息,再对骨性单椎体进行全面扫描,在Geomagic Studio8.0软件中再现 C5/6基准状态,并模拟6种椎间高度退变模型,即C5椎向C6椎椎体面趋于平行移动基准高度的10%、 20%、30%、40%、50%和60%。多平面动态测量方法(MPDM)分别测量椎间孔容积、中间面积、内口以及外口面积。 结果 测量数据显示随着椎间高度持续的下降,椎间孔的容积和面积逐渐减小,当椎间高度丢失基准高度30%时,椎间孔中间面积首先开始与基准状态有显著性差异(P=0.003)。 结论 激光扫描三维重建原貌再现骨性表面,是获得精确测量数据的前提;动态测量的方法较为客观准确,是测量椎间孔的理想方法;测量发现在下颈椎骨性椎间孔随着椎间高度在下降而缩小,其中间面积首先发生显著缩小,提示此处容易发生狭窄而引起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6.
目的 探讨阴囊和包皮巨大良性间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 阴囊和包皮巨大良性间叶瘤1例,男,38岁,阴囊和包皮渐进性肿大1年余,不能性交3月余.B超提示:阴囊明显肿胀,最厚处1.4cm,于双侧睾丸下方可探及20cm×25cm×26cm大小的混合回声实质不均性肿块.CT报告:阴囊内巨大占位性病变,形态不规则,呈结节分叶状,无明包膜,密度均匀一致,其内见点状钙化,增强扫描后肿块呈现不均匀的斑片状强化.行肿块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瘤.结果 病理报告:表皮厚度大致正常,真皮层显著增厚,胶原纤维增生伴玻变;其内平滑肌、脂肪、神经组织均有纤维化和玻璃样变,另有散在慢性炎性细胞浸润和多核巨细胞反应;其中有较多的囊性空泡样结构形成,血管周围炎症细胞灶状浸润,以淋巴细胞为主,还有浆细胞、泡沫细胞、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免疫组化结果:CD6 8(+).病理诊断:良性间叶瘤伴肉芽肿性炎.术后随访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且能完成正常性生活.结论 阴囊和包皮巨大良性间叶瘤是少见的皮肤软组织良性肿瘤,确诊需依靠病理学检查,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最佳治疗方法,本病预后良好,复发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7.
目的 探讨改良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治疗胸腰椎肿瘤的手术要点、器械改进及短期疗效.方法 改良一期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整套器械包括:自制0.81 mm的钢缆式线锯、线锯改向器、L形骨刀和叉形骨刀;将Tomita后路全脊椎整块切除手术方法改良为前锯后刀会师两步截断法,即将线锯由前向后切割至约为椎间盘中后1/3处,再用L...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在胸膜及肺周围病变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住院患者36例,发现胸膜及肺脏周边病变,接受超声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所取组织均做病理学检查。结果:36例胸膜及肺脏周围病变穿刺成功率100%,3例为良性,33例为恶性。结论:超声引导经皮在胸膜及肺周围病变穿刺活检术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创伤小、诊断准确性高、并发症少,具有实际应用价值,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观察麝香保心丸与阿司匹林联用对慢血流的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疑诊冠心病,行冠脉造影判断为慢血流患者(共40例),给予口服麝香保心丸及阿司匹林,观察6个月后心绞痛缓解情况及患者血浆炎性因子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 治疗6个月后患者临床胸痛症状较前明显缓解,hs-CRP、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麝香保心丸与阿司匹林联用可以改善慢血流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浆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异常状态.  相似文献   
150.
杨睿  张伟 《河南中医》2022,42(1):82-87
目的:通过对含川楝子的处方分析,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的方法探讨川楝子治疗痛经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上海浦东新区光明中医医院2015年11月1日 至2020年10月31日含川楝子的处方,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