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联合静吸复合全身麻醉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方法选择接受手术治疗的6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其自愿选择的手术麻醉方式将其分为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静吸麻醉组(A组,32例)及全身麻醉+静吸组(B组,31例),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个月子宫内膜组织中Leptin及VEGF蛋白表达情况,术后对两组患者开展为期3年的随访,了解不同麻醉方式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结果经随访分析发现,术后1年、2年及3年,A组患者生存率均优于B组患者,且A组患者预后生存方式均优于B组;术后1个月A组患者Leptin及VEGF表达阳性率均低于B组,但是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影响因素分析发现,组织学分级、是否出现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会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生存产生影响。结论采取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麻醉的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要优于全身麻醉联合静吸麻醉患者,连续硬膜外阻滞联合静吸麻醉的子宫内膜癌患者术后生存时间更长、转移出现时间更晚,同时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病理分级会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生存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2.
43.
X线检查在黄韧带骨化症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X线检查在诊断黄韧带骨化症中的作用.方法:对56例黄韧带骨化症的X线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黄韧带骨化症X线特征为多节段受累,胸腰段多见,多为边疆性,多合并后纵韧带骨化,结论:X线检查对于防止漏,误诊和定位在诊断黄韧带骨化症中有其特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4.
自2001年起,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了以加强医院民主管理工作为重点的院务公开工作,充分发挥了广大职工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作用,切实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保证了广大职工建设医院、管理医院的主人翁地位.同时,加强了领导班子建设,促进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的提高,使医院建设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45.
MYBL1(A-MYB)是MYB家族的成员之一,MYB家族还包括B-MYB和C-MYB。MYBL1蛋白包括三个结构域,分别是DNA结合结构域(DNABD)、负性调控结构域(NRD)以及反式激活结构域(TA)。MYBL1可与NF-M/c-EBP 和p300/CBP等转录因子协同进行转录激活;在对细胞增殖和分化的调节中,MYBL1可通过加快细胞的增殖速率进而促进增殖,而缺乏负性调节结构域的MYBL1,可以阻止细胞的分化,导致增殖潜力的激活,进而发挥癌基因的作用。此外,MYBL1在细胞的不同周期存在差异性表达,也可与C-MYB协同调控细胞周期。同时,我们探讨了MYBL1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多与基因的重排以及负性调节结构域的缺失有关,这为未来的肿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就目前研究现状作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6.
目的 探讨椎体强化术后夹心椎体骨折的相关因素.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0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或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且资料随访完整的患者有449例,对其中存在夹心椎现象的41例(41节)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男9例,女32例;年龄54 ~85岁,平均71.1岁.根据症状、体格检查及影像学资料判断夹心椎是否骨折;以夹心椎是否骨折作为二分类因变量,选取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夹心椎是否位于胸腰段、累计手术椎体节段数、夹心椎两侧强化椎体骨水泥注射入路(单侧或双侧椎弓根)、手术方式、骨水泥注射量、骨水泥椎间盘渗漏及术前、术后夹心椎局部后凸角等作为自变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1例患者术后获9~44个月(平均21.6个月)随访.41例(41节)夹心椎中,9例(9节)夹心椎发生骨折.手术前、后夹心椎局部后凸角骨折组非骨折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结果显示仅术前夹心椎局部后凸角是夹心椎骨折的危险因素(P=0.024).结论 术前脊柱后凸畸形严重程度对椎体骨水泥强化术后邻近椎体骨折有影响,后凸畸形越严重,骨折风险越高.  相似文献   
47.
单侧与双侧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穿刺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balloon kyphoplasty,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行单侧或双侧BK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术前均无神经损伤症状。单侧BKP组27例27个椎体,其中男11例,女16例,年龄为62.3±7.4岁;T10 2个,T11 2个,L1 5个,L2 7个,L3 7个,L4 3个,L5 1个。双侧BKP组40例40个椎体,其中男17例,女23例,年龄68.5±5.7岁;T9 3个,T10 7个,T11 6个,T12 3个,L1 5个,L2 6个,L3 7个,L4 3个。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C型臂X线曝光次数、并发症以及手术后末次随访时伤椎椎体前缘与中间高度恢复值、VAS评分改善率。结果:单侧BKP组与双侧BKP组的手术时间分别为40±18min、65±25min,有统计学差异(P<0.05);X线曝光次数单侧组与双侧组分别为36±13次、63±21次,有统计学差异(P<0.05)。骨水泥渗漏率单侧组与双侧组分别为11.1%、12.5%,无统计学差异(P>0.05)。单侧组与双侧组患者随访时间分别为14.7±4.5个月与14.3±5.2个月。术后非手术椎体骨折发生率单侧组与双侧组分别为3.7%、5%,无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单侧组与双侧组椎体前缘高度恢复值分别为(29.0±14.7)%、(34.2±17.8)%,椎体中间高度恢复值分别为(24.5±17.9)%、(30.8±21.1)%,VAS评分改善率分别为(75±9)%、(73±7)%,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侧BKP与双侧B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均安全有效,单侧BKP与双侧BKP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X线辐射剂量小的优点。  相似文献   
48.
目的 研究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冠脉未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90例AMI冠脉未通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59例、rhBNP治疗组31例,对两组进行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5.7±3.2)个月.分析患者出现复发性心绞痛、复发性心肌梗死、再入院和心源性死亡的预后情况.结果 rhBNP治疗组较常规治疗组患者的复发性心绞痛、再梗死率和死亡率明显减少(P<0 05);再入院率减少(22.6%比35.6%),但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意义.结论 AMI早期rhBNP应用可以减少主要终点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9.
目的通过经椎弓根截骨延长椎弓根扩大椎管,并应用螺旋CT三维重建测量各节段腰椎截骨椎弓根延长前后椎管面积,为临床进行腰椎管减压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10具成人腰椎标本(L1~L5),螺旋CT分别对椎弓根截断前后的腰椎标本进行扫描,对CT重建后的图像进行测量,包括原始腰椎各节段椎管面积,椎弓根截断后椎弓根后移2、4、6 mm后的椎管面积。结果对椎弓根截断前后椎管面积进行比较,结果显示,L1~L5椎弓根后移4、6 mm,椎弓根截断前后椎管面积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L1~L3、L5节段椎弓根后移2 mm,椎弓根截断前后椎管面积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经椎弓根截骨椎管扩大成形术,可以明显增加腰椎管的面积,为临床进行腰椎管减压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50.
微创手术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开放手术和微创手术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A组)和微创钢板固定技术(MIPO)解剖型锁定加压钢板(LCP)固定(B组)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53例,比较两组病例的年龄、性别、AO骨折类型、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伤口并发症情况,对所有病例进行放射学评价和踝关节功能评价(Lowa评分).结果 所有患者随访9~24个月.A组病例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长于B组(P<0.05),A组患肢术后即刻前后成角度数小于B组(P<0.05),两组伤口并发症发生率和Lowa评分优良率相似,骨折愈合时两组放射学评价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微创手术治疗胫骨远侧干骺端骨折可以缩短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但开放手术骨折复位的即刻效果优于微创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