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3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19篇 |
内科学 | 11篇 |
皮肤病学 | 10篇 |
神经病学 | 14篇 |
特种医学 | 4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47篇 |
预防医学 | 11篇 |
药学 | 20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8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9篇 |
2021年 | 10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10篇 |
2018年 | 9篇 |
2017年 | 4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3篇 |
2013年 | 8篇 |
2012年 | 7篇 |
2011年 | 11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5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5篇 |
2003年 | 1篇 |
2001年 | 1篇 |
2000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4年 | 3篇 |
1992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热性惊厥(Febrile seizures,FS)是儿科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之一,常见于3月龄~5岁的儿童。大部分的FS患儿预后较好,但是有的热性惊厥后会向着难治性癫痫(Refractory epilepsy,RE)发展。癫痫一种常见的慢性神经系统疾病,RE大约占据癫痫的1/3,目前RE的病因复杂多样,其机制尚不完全明确,FS后会有很多病理生理变化,如炎症反应、血脑屏障的变化和氧化应激等,而这些变化会后续有可能会导致RE的发生,而炎症是始终串联所有生理变化的主要反应。本文主要对于FE后所导致的RE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2.
目的 探讨互联网延续性护理在膝关节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护理中的效果.方法 48例膝关节肿瘤性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组2组,常规护理组23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对患者出院后采取互联网延续护理方法.结果 互联网延续性护理组术后焦虑自评量表... 相似文献
93.
目的:回顾性分析单纯疏筋手法治疗30例寰枢关节错缝患者,观察其主要症状及影像学指标的改善情况。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2年10月就诊的寰枢关节错缝患者30例,采用单纯疏筋手法进行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3周,分别于治疗前、首次治疗后3周、6周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颈性眩晕症状和功能评估量表评估患者的主观症状,并于治疗前和首次治疗后3周测定颈椎CT片中的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齿突侧块间距、寰齿前间距以及屈伸功能位X线片中的寰枢关节活动度。结果:30例患者均完成3周共9次手法治疗,首次治疗后3周和6周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颈痛VAS评分、颈性眩晕症状与功能量表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3周与治疗前相比,颈椎CT片上寰枢椎相对旋转角度、齿突侧块间距及屈伸功能位X线片中的寰枢关节活动度均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寰齿前间距与治疗前相比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筋柔骨正理论指导下运用单纯疏筋手法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并且治疗过程中无颈椎扳动类操作,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4.
<正>带状疱疹是皮肤黏膜病,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发,该病毒可长期潜伏于脊神经后根神经元中,具有亲神经性,当患者机体出现感冒发烧、感染、抵抗力低下时再度生长,并且沿神经纤维转至皮肤,使受累神经与皮肤发生强烈炎症反应[1-2]。更昔洛韦与伐昔洛韦是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常用药物,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但该病易复发。半导体激光照射治疗是近年来临床常用方式,其通过照射患部皮肤可有效治疗皮损,且对神经痛具有抑制作用。为此,本研究将二者联合治疗带状疱疹, 相似文献
95.
目的 探讨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与关节结构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3~18岁血友病A患儿89例,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诊断及治疗时间等);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预防治疗组(长期且定期静脉注射FⅧ,n=20)、按需治疗组(发生出血时注射FⅧ,n=15)及按需转预防组(早期使用按需治疗,后期转为预防治疗,n=54),预防治疗组又分为大剂量预防组(n=9,25~40 U/kg)、中剂量预防组(n=5,15~<25 U/kg)及小剂量预防组(n=6,10~<15 U/kg);采用近3年年关节出血率(AJBR)评价各组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情况,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查血友病A患儿双侧肘关节、踝关节及膝关节、并使用中国血友病早期关节超声检测(HEAD-US-C)量表进行关节结构评分,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与关节结构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3~6岁组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阳性率及关节病变检出率分别低于7~18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防治疗组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阳性率分别低于按需治疗组、按需转预防治疗组(P<0.05),按需转预防治疗组...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依巴斯汀、脾氨肽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ASST(+)慢性荨麻疹的疗效及对免疫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56例ASST(+)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8例给予依巴斯汀、脾氨肽口服治疗,治疗组78例加用自血穴位注射疗法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对白细胞介素-4(IL-4)、白三烯(LT)、干扰素-γ(IFN-γ)的影响,并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为91.03%,对照组慢性荨麻疹总有效率为78.21%,两组荨麻疹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慢性荨麻疹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LT、IL-4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后IFN-γ水平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组慢性荨麻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13%,对照组慢性荨麻疹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9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巴斯汀、脾氨肽联合自血穴位注射治疗ASST(+)慢性荨麻疹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7.
西罗莫司原称雷帕霉素,是新型强效亲脂性三烯含氮大环内酯抗生素类免疫抑制剂。作为第三代免疫抑制剂,对外周血单核细胞有效抗增殖作用比环孢素强50~500倍。由于高效、肾毒性低.美国家用产品公司(AHP)1999年9月正式通过FDA批准作为肾移植抗排斥药投放市场。同时有多种活性引起各方面专家重视,单独或/和溶链菌结合具有抗肿瘤活性,具有抗真菌活性,对多发性硬化症等有效,具有高效和多效作用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药物。 相似文献
98.
99.
100.
目的研究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所致的动物行为学改变及微管相关蛋白tau磷酸化的改变。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抑郁(CUMS)组和对照组,对模型组大鼠进行连续21d的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进行行为学观察,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总tau,tau磷酸化(Ser356,Thr231)水平的改变。结果CUMS组大鼠慢性应激后糖水偏好及自主活动显著减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UMS组大鼠慢性应激后海马tau磷酸化表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应激后微管相关蛋白tau磷酸化水平升高,神经可塑性受损,提示了新的抑郁症和阿尔茨海默病联系的生化机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