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82篇
  免费   134篇
  国内免费   122篇
耳鼻咽喉   6篇
儿科学   15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10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375篇
内科学   247篇
皮肤病学   13篇
神经病学   36篇
特种医学   108篇
外科学   279篇
综合类   795篇
预防医学   31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381篇
  5篇
中国医学   302篇
肿瘤学   133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64篇
  2021年   58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74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75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73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78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217篇
  2006年   149篇
  2005年   126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73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6篇
  1999年   49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33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22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目的探讨IL-10、IL-12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作用。方法分别收集自2008年1月到2010年6月健康成年人、结直肠癌术前、术后和术后肝转移患者外周血,采用ELISA法测定外周血清IL-10、IL-12水平,采用FACS Calibur3.0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比例,进行各组结果统计学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外周血清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成年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P<0.05),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外周血清IL-10水平显著低于术前患者(P<0.05);结直肠癌术前、术后和术后肝转移患者外周血清IL-12水平显著低于健康成年人,结直肠癌术前、术后患者之间以及术后和术后肝转移患者之间外周血清IL-12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总数及Th细胞比例数显著低于健康成年人(P<0.05),Ts细胞比例数显著高于健康成年人(P<0.05)。NK细胞在结直肠癌术后肝转移患者显著低于健康成年人(P<0.05)。结论不同临床时期结直肠癌患者存在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严重障碍,纠正机体细胞因子和免疫状态紊乱,不仅能够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可能有助于控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62.
目的探讨去势大耳兔腰椎骨的CT形态及QCT骨密度变化。方法将16只5月龄雌大耳兔随机分成手术组(OVX)与伪手术组(SHAM),手术组行双侧卵巢切除,伪手术组打开腹腔不切除卵巢。两组分别于术前、术后1、2、3、4月称体重,进行CT腰椎骨薄层扫描并做多平面重建(MPR)及表面遮盖(SSD)重建,并对腰椎骨进行骨密度检测。结果手术组3个月后腰椎密质骨明显变薄,兔体重明显增加,松质骨密度明显减低(P<0.01)。结论去势后3个月兔腰椎骨开始呈现骨质疏松表现,术后4个月可形成可靠的骨质疏松模型。  相似文献   
963.
目的 研究抗足细胞抗体在原发性膜性肾病(M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制备人肾组织冰冻切片36张,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12张),分别滴加原发性MN患者血清、IgA肾病患者血清原液以及生理盐水(血清为原液,未稀释),荧光显微镜观察各组变化.雄性新西兰大耳白兔21只,随机分为D、E、F3组(每组7只),分别注射MN患者血清、IgA肾病患者血清以及生理盐水,第2、4、6、8周观察各组白兔24 h尿蛋白量、血清白蛋白、血肌酐.第8周末处死动物,通过光镜、电镜、免疫荧光观察兔的肾脏病理变化.结果 免疫荧光结果显示,A组IgG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足细胞沉积,其余两组均阴性.与E组和F组相比,D组白兔注射膜性肾病血清后,24h尿蛋白量显著增高(P<0.01),血清白蛋白显著降低(P<0.O1);第8周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gG呈细颗粒状沿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沉积;光镜显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电镜显示足突融合,上皮下可见电子致密物沉积.E组和F组未见明显病变.结论 原发性MN患者血液中存在抗足细胞抗体,是原发性MN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964.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的胫骨髓内钉远端瞄准架。方法在现行的胫骨髓内钉远端瞄准架的基础上,将原来的一个定位瞄准孔优化设计为三个并排的定位瞄准孔,以此增加定位杆与髓内钉定位平台的抵接面积,从而提高胫骨髓内钉远端置钉的准确率。结果采用新型的胫骨髓内钉远端瞄准架,可准确地对远端锁钉进行置入。结论新型胫骨髓内钉远端瞄准架提供了一种远端锁钉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65.
1临床资料患者,女,47岁,因"剑突下胀痛不适20余天"于2010年12月8日入院。有乙型肝炎病史20年。查体:体温36.5℃,脉搏80次/分,呼吸频率20次/分,血压18.0/9.3 kPa(135/70 mmHg);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腹部膨隆,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脏未扪及,脾脏肋下2 cm,无移动性浊音。MRI检查:肝左叶占位,  相似文献   
966.
目的 研究正畸患者就诊的目的、动机和就诊满意度,促进正畸科口腔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方法 随机抽取口腔正畸科门诊咨询及治疗患者1065人进行问卷调查,对结果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研究发现正畸治疗的主要原因是影响容貌美观及个人形象;儿童主要是应父母的要求前来就诊,而成人病人主要是为了社交、工作及恋爱、婚姻的需要;患者最为关心的问题主要包括医生技术水平、治疗效果,疗程长短及收费的高低.90%以上的复诊患者对接诊医生服务态度与医疗质量,护士及导医的服务态度及质量,诊疗环境满意或基本满意.结论 最大程度获得颜面部及牙齿的美观是正畸患者就诊的主要原因;患者对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正畸医疗服务整体满意率相对较高,对等候或排队时间满意率低.  相似文献   
967.
目的探讨单孔电视胸腔镜下治疗原发性自发性气胸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15例自发性气胸的临床资料,全部采用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结果全组患者术中出血10。50ml,平均15.6ml;胸腔引流管放置1~5d,平均1.8d:术后住院1—6d,平均2.8d。术后6h、24h疼痛指数(VAS)平均为2.2、3.1,无需药物处理。术后随访1~14个月,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68.
吴磊  赵沈阳  冯雨  刘万顼  杨林 《浙江医学》2018,40(2):180-18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平扫对浙江地区经常食用的8种鱼类食管鱼刺异物的检出率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取浙江地区经常食用的8种鱼类(鲈鱼、鳙鱼、黑鱼、鲫鱼、带鱼、扁鲳鱼、黄颡鱼和龙头鱼),经煮熟后随机取不同解剖部位的鱼刺(包括椎肋联合刺、肋骨尖刺及叉状刺)各20根,共160根。按鱼种类将鱼刺以任意方向随机置入猪食管中,然后行MSCT平扫,统计显示鱼刺数目,计算鱼刺异物检出率。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组和最大密度投影。所得图像由2位放射科中级以上职称医师进行阅片,取得一致意见后进行统计。结果除龙头鱼外的7种鱼各部位鱼刺在CT图像中均清晰显示,表现为条状高密度影。8种鱼鱼刺异物总检出率为76.9%。海鱼(带鱼、龙头鱼)鱼刺异物检出率为32.5%,其他6种淡水鱼鱼刺异物检出率为9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种淡水鱼鱼刺异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带鱼和龙头鱼鱼刺异物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SCT是淡水鱼鱼刺异物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手段,浙江地区居民常食用的淡水鱼鱼刺异物均可采用MSCT检出。而海鱼类鱼刺异物MSCT检出率偏低,在CT结果为阴性时仍需要结合更多的临床资料及检查手段确诊。  相似文献   
969.
陈懋  李峥  杨林  张红  杨静 《西部医学》2018,30(4):526-529
【摘要】 目的 探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复苏效果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应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对照组应用常规急救流程。观察两组有效救治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术后72h日输液量、液体复苏达标时间、住院时间、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发生情况以及抢救结果。 结果 观察组伤后送达病房救治时间、休克纠正时间、术后72h日输液量、液体复苏达标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器官损伤及功能障碍发生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8.89% vs 8.89%, P<0.05);观察组好转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变化发生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运用创伤链式抢救流程能有效缩短抢救时间,提高复苏效果和抢救成功率,有助于提高抢救效果及改善预后,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70.
目的:探讨中医疗法在治疗消化内科疾病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我院收治的100例消化内科疾病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单纯的西医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在进行西医治疗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并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2.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76.0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进行西医治疗相比,联合采用西医和中医疗法治疗消化内科疾病可取得更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