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自 1998年~ 2 0 0 0年 ,作者采用手法复位、经皮钳固定的方法治疗 Barton骨折 19例 ,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9例 ,男 15例 ,女 4例 ;年龄 19~ 5 7岁 ,平均 2 9.4岁 ;左侧 5例 ,右侧 14例。按 AO分类 ,B2 型 15例 ,B3型 4例。桡骨远端骨折均为闭合性骨折 ;伴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并交叉穿针外张力带固定治疗儿童肘内翻畸形的疗效。方法:2011年3月至2015年6月手术治疗肘内翻畸形儿童26例,其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4~13岁,平均7.8岁;术前内翻角度11°~24°,平均(17.50±6.73)°,其中3例较健侧屈曲受限角度10°。均采用肘外侧切口,行肱骨远端髁上外侧闭合楔形截骨,保留内侧3~4 mm宽度的连续皮质,截骨对合后采用交叉克氏针穿针并皮外张力带(交叉针皮外部分在外侧反向折弯并针尾再返折相互钩绕)固定,截骨端外侧形成加压,术后随访比较治疗前后和健侧提携角,采用Laupattarakasem标准评价疗效。结果:26例均于术后2个月内骨性愈合,无感染和神经麻痹等并发症,随访时间13~29个月,平均18.8个月,提携角恢复为8°~14°,平均(11.50±3.17)°。Laupattarakasem标准评定术后优14例,良11例,可1例。结论:采用外侧闭合楔形截骨可以有效恢复肘内翻畸形,交叉穿针并皮外张力带固定可以满足术后早期活动要求。  相似文献   
33.
34.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随机将186例入选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治疗组和对照组。根据病情给予治疗组针灸、拔罐、推拿、牵引、穴位注射以及口服与外敷中药等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并将其疗效与单纯进行针灸治疗相比。结果综合疗法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6.02%,对照组为60.22%,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综合疗法具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35.
目的介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定义,及运用微型T板固定治疗此类疾病的优越性。方法 2008年4月至2011年3月作者收治了15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肘关节后脱位伴桡骨头及尺骨冠突骨折)的病例,其中桡骨头骨折按Hotchkiss分型Ⅱ型骨折8例,Ⅲ型骨折7例;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及Morre分类Ⅰ型骨折6例,Ⅱ型骨折7例,Ⅲ型骨折2例,15例均并发肘关节后脱位。均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突及桡骨头均采用微型T板固定,并缝合修补内外侧副韧带。术后屈肘90°前臂中立位固定2周,进行功能锻炼。结果 15例患者进行6~24个月的随访,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肘关节无不稳定发生,无疼痛,肘关节屈伸功能平均123°,前臂旋前/旋后平均84°/65°。Morrey肘关节功能评分:优8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为86.7%。结论微型T板固定桡骨头及尺骨冠突骨折解决了粉碎骨折固定困难的问题,避免了因为粉碎难以固定而手术切除桡骨头,同时修补内外侧副韧带,最大限度恢复肘关节的稳定结构,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通过随访,效果满意,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6.
目的:通过随访肱骨近端骨折大宗临床病例,比较Neer分型各型骨折中各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各型骨折的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将随访成功的585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按照Neer分型分为4类,即一部分骨折患者、二部分骨折患者、三部分骨折患者和四部分骨折患者。然后根据每位患者所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再对各组病人的年龄、性别、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进行统计研究,比较各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一部分骨折。25例一部分骨折患者中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者14例(A1组),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固定者7例(A2组),切开复位螺钉固定者4例(A3组)。各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096,P=0.654;F=0.103,P=0.903;F=3.653,P=0.103)。②二部分骨折。288例二部分骨折患者中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者129例(B1组),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固定者42例(B2组),切开复位螺钉固定者33例(B3组),切开复位锁定解剖接骨板固定者28例(B4组),切开复位解剖接骨板固定者34例(B5组),切开复位三叶草接骨板固定者22例(B6组)。各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74,P=0.025);各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7.812,P=0.143);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6,P=0.010)。进一步两两比较,B1组Constant-Murley评分小于B2组、B4组、B6组(P=0.013;P=0.010;P=0.025),B1组与B3组、B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84;P=0.075);B2组Constant-Murley评分大于B5组(P=0.001),B2组与B3组、B4组、B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10;P=0.695;P=0.778);B3组Constant-Murley评分大于B5组(P=0.024),B3组与B4组、B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97;P=0.260);B4组Constant-Murley评分大于B5组(P=0.001),B4组与B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9);B5组Constant-Murley评分小于B6组(P=0.002)。③三部分骨折。172例三部分骨折患者中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者49例(C1组),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固定者21例(C2组),切开复位螺钉固定者6例(C3组),切开复位锁定解剖接骨板固定者32例(C4组),切开复位解剖接骨板固定者32例(C5组),切开复位三叶草接骨板固定者25例(C6组),肱骨头置换治疗者7例(C7组)。各组患者性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342,P=0.006);各组患者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529,P=0.157);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720,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C1组Constant-Murley评分小于C2组、C3组、C4组、C5组、C6组、C7组(P=0.012;P=0.001;P=0.021;P=0.032;P=0.017;P=0.000);C2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与C3组、C4组、C5组、C6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P=0.271;P=0.406;P=0.073),C2组小于C7组(P=0.003);C3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与C4组、C5组、C6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76;P=0.061;P=0.103),C3组小于C7组(P=0.037);C4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与C5组、C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67;P=0.093),C4组小于C7组(P=0.006);C5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与C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0),C5组小于C7组(P=0.007);C6组Con-stant-Murley评分小于C7组(P=0.026)。④四部分骨折。100例四部分骨折患者中采用非手术方法治疗者9例(D1组),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固定者7例(D2组),切开复位锁定解剖接骨板固定者21例(D3组),切开复位解剖接骨板固定者24例(D4组),切开复位三叶草接骨板固定者24例(D5组),采用肱骨头置换治疗者15例(D6组)。各组患者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657,P=0.773;F=2.310,P=0.062);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3.739,P=0.000)。进一步两两比较,D1组Constant-Murley评分小于D3组、D4组、D5组、D6组(P=0.000;P=0.001;P=0.001;P=0.000),D1组与D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D2组Constant-Murley评分小于D6组(P=0.006),D2组与D3组、D4组、D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5;P=0.399;P=0.406);D3组Constant-Murley评分与D4组、D5组、D6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9;P=0.183;P=0.124);D4组Constant-Murley评分小于D6组(P=0.006),D4组与D5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5);D5组Constant-Murley评分小于D6组(P=0.006)。结论:对于肱骨近端骨折治疗方法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受伤情况、骨折类型、医生的手术水平、患者的期望值等进行综合考虑。建议一部分骨折以手法复位闭合穿针固定治疗为主;二部分骨折以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为主;对于三部分骨折和四部分骨折的老年患者,建议行肱骨头置换手术。  相似文献   
37.
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多见 ,若为稳定性骨折 ,经手法复位 ,超肩夹板外固定 ,多可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不稳定性外科颈骨折则较难处理 ,往往因骨折端再次移位导致治疗不理想或失败。作者自 1998~ 1999年 6月先后收治不稳定性外科颈骨折2 1例 ,经采取闭合穿针经皮内固定方法治疗 ,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2 1例 ,男 15例 ,女 6例 ,年龄最大 72岁 ,最小 16岁 ,平均 39岁 ;左侧 14例 ,右侧 7例 ;内收型 15例 ,外展型 6例 ;斜形 14例 ,粉碎型 7例 ;受伤到入院时间最长 14天 ,最短 2小时 ,均无合并症。2 治疗方法2 .1 术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