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79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研究当前扶贫开发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审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主持会议。会议认为,《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实施以来,我国  相似文献   
162.
蛋白质消化稳定性与食物过敏的关系及试验方法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蛋白质消化稳定性试验是转基因食品致敏性评价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蛋白质消化稳定性背景、体内和体外试验方法以及在食物过敏中的作用等方面综述了目前关于蛋白质消化稳定性与食物过敏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3.
目的:建立SAPK/JNK活性的非放射性测定方法。方法:采用“免疫沉淀法”提取SAPK,根据SAPK可以使底物c-Jun(Ser63和Ser73)磷酸化的原理,以N-末端融合有c-Jun的谷胱甘肽Seharose beads从细胞裂解液中“亲合分离”SAPK;然后进行体外磷酸化;以c-Jun的磷酸化特异性抗体进行蛋白质免疫印迹杂交;最后以“化学发光法”测定磷酸化底物c-Jun来反映细胞内SAPK的活性。结果:以25-100μmol/L CdCl2处理豚鼠肾上腺皮质细胞2小时,细胞内SAPK活性随染毒剂量增加而轻度增加。结论:法测定细胞内SAPK活性,方法、灵敏、特异性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4.
〔目的〕研究左旋咪唑阳性对照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CD 6 9 CD 3检测在保健食品免疫调节作用评价中的应用。〔方法〕以左旋咪唑 ( 2 5mg kgbw)连续灌胃 3d的方法设立左旋咪唑阳性对照 ;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 6 9 CD 3检测、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试验、NK细胞活性测定、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 ,观察低、中、高剂量 (分别为 3 .75、7.5 0、15 .0ml kgbw)参茸膏对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与阴性对照组比较 ,左旋咪唑对照组各项试验指标均明显升高 ,参茸膏低、中剂量组T淋巴细胞转化增殖能力、各剂量组外周血T淋巴细胞CD 6 9 CD 3比值以及中剂量组迟发型变态反应能力均明显升高。〔结论〕左旋咪唑有明显增强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 ,可以作为保健食品免疫调节功能评价中的阳性对照 ;外周血T淋巴细胞CD 6 9 CD 3检测与传统的细胞免疫检测结果有较好一致性 ,且方法敏感性较好 ,在保健食品免疫调节功能评价中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5.
锌对大鼠生殖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锌摄入对大鼠生殖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 ,连续 60天给予低剂量 12mg kg、中剂量 12 0mg kg的锌可使雄性大鼠精子的数目和精子的活动度升高 ,大鼠生殖功能提高 ,高剂量 2 40mg kg的锌可造成生殖系统损伤 ,致使生殖功能的降低 ,但未见影响子代的生长和发育。提示高剂量的锌对雄性大鼠生殖系统有一定的损伤  相似文献   
166.
目的:调查长期镉暴露对人群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整群抽样结合的方法,于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在我国广东省粤北地区选取在某高镉区居住15年以上的40周岁以上人群作为暴露组,共167名。采用整群分层随机抽样法选择年龄>40周岁、居住时间在15年以上且经济条件相近、生活饮食习惯相似、居住环境镉暴露较低的人群作为对照组,共145名。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体检了解其健康状况;采用四分法抽取调查对象食用的大米和主要蔬菜品种,采集晨尿;测定大米、蔬菜和人尿镉含量,以及尿中肾损伤标志物[N-乙酰-β-氨基葡萄糖甘酶(N-acety1-β-glucosaminidase,NAG)、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etinol binding protein,RBP)]和尿肌酐水平;应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探讨调查对象年龄、尿镉水平及各标志物之间的关系。结果暴露组大米、蔬菜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0.75、0.10 mg/kg,均高于对照组(0.07和0.01 mg/k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6.32、-7.84,P值均<0.001)。暴露组人群的尿镉含量中位数为8.29μg/g肌酐,高于对照组(2.03μg/g肌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1.39, P<0.001)。40~49、50~59、≥60岁年龄组中暴露组人群的尿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7.22、8.71、13.10μg/g肌酐,均高于对照组(1.80、2.04、2.05μg/g肌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5.22、-7.41、-7.14, P值均<0.001)。暴露组男、女尿镉含量中位数分别为5.12、12.36μg/g肌酐,均高于对照组(1.79、2.16μg/g肌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68和-9.03,P值均<0.001)。暴露组人群尿β2-MG和RBP水平中位数分别为0.21、0.04 mg/g肌酐,均高于对照组(0.05、0.00 mg/g肌酐),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7.08和-9.65,P值均<0.001)。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尿中NAG、β2-MG和RBP与尿镉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7、0.49、0.21;与年龄也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2、0.26、0.23(P值均<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调整年龄的影响后,尿镉对NAG、β2-MG和RBP变化影响较高,β'值分别是0.57、0.49和0.20(P值均<0.001)。结论长期以镉污染大米和蔬菜为膳食主要来源的人群体内镉负荷增加,出现肾功能损伤,表现为尿中早期肾小管损伤标志物水平的增加。  相似文献   
167.
目的对比研究气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GC/QTOF-MS)法与气相色谱-四极杆质谱(GC/Q-MS)法在人体尿液代谢组学研究中的应用。方法将采集到的94份环境镉暴露人群与对照人群尿液样品采用相同的前处理,通过两种气质联用技术采集质谱数据,比较两组人群尿液代谢组谱图差异,并利用质谱数据建立模式识别模型,考察建模效果。结果 GC/QTOF-MS技术采集到的尿液代谢组信息较GC/Q-MS技术更为丰富、全面;基于GC/QTOF-MS的数据建立的偏最小二乘模型(R2Y=0.757,Q2=0.5)效果不及基于GC/Q-MS的数据建立的模型(R2Y=0.875,Q2=0.558)。结论 GC/QTOF-MS法具有超高的分辨率与质量准确度,决定该技术在代谢组学研究中的代谢产物识别与结构鉴定方面有着传统GC/Q-MS法无法比拟的优势;但该技术由于较传统GC/Q-MS技术能够采集更多的碎片离子,而显著加强了碎片子离子之间存在的共线性关系,导致模式识别建模效果有所下降,但在代谢组学研究中仍然充满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8.
目的探讨蜂王浆与蜂花粉复合剂对老龄大鼠肝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2月龄SD大鼠设为青年对照组、20月龄SD老龄大鼠分为老龄对照组和蜂王浆与蜂花粉复合剂低剂量、高剂量组(分别为0.2、0.6 g/kg).每组11只动物,连续灌胃35 d后取肝脏,测定肝细胞活性氧(ROS)和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结果与青年对照组相比,老龄大鼠肝细胞ROS水平升高,线粒体MMP水平下降;蜂王浆与蜂花粉复合剂可降低老龄大鼠肝细胞ROS水平,增高线粒体MMP水平.结论蜂王浆与蜂花粉复合剂可通过减少机体ROS生成,增加线粒体膜稳定性,缓解老龄大鼠机体氧化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69.
目的了解广东居民对凉茶的认知情况、饮用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居民正确饮用凉茶提供科学指导。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现居住于广州市和肇庆市的居民,用社区街头拦截和入户面对面调查方式对抽中的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人口学特征,如性别、年龄、籍贯、文化程度等,对凉茶属性、主要成分的认知,凉茶的饮用状况及饮用习惯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对凉茶饮用习惯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共调查2154名居民,其中广州1005人(占46.7%),肇庆1149人(53.3%)。男性957人(占44.4%),女性1197人(55.6%);以12—19岁组人数最多(522人,占24.2%);籍贯以广东为主(1781人,占82.7%)。调查对象中98.7%(2127/2154)知道1种及以上的凉茶,49.2%(1047/2127)认为凉茶属于中草药。43.7%(942/2154)知道6种及以上凉茶成分。99.1%(2108/2127)知道任1种凉茶的调查对象曾喝过1种或以上凉茶,其中,有799人(37.6%,799/2127)具有较为固定的凉茶饮用习惯。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30~39岁(OR=1.47)、40—49岁(OR=1.58)、t〉50岁(OR=1.70),籍贯为广东(OR=2.92),现居广州(OR=2.97),知道凉茶成分的种类1~5种(OR:2.28)及t〉6种以上者(OR=3.40)具有饮用凉茶习惯的可能性更大(P〈0.05或P〈0.01)。结论凉茶在广东2城市居民中具有较高的接受度,年龄、籍贯、现居地和对凉茶成分的了解程度是影响凉茶饮用行为的因素,可针对不同人群进行相应的宣教及干预,以促进凉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0.
目的 通过开展食用色素红曲红的急性和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探讨其食用安全性,为红曲红的风险评估和标准修订提供依据。方法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采用限量法。KM种小鼠24 h内一次经口灌胃给予10 g/kg·bw红曲红,观察动物的中毒体征和死亡情况;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采用148只SPF级SD种大鼠(雌雄各半),主试验组大鼠经口灌胃给予0.50、1.08、2.32和5.00 g/kg·bw的红曲红90 d,中期和恢复期卫星组大鼠分别经口灌胃给予5.00 g/kg·bw的红曲红45 d, 90 d后继续观察28 d。结果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期间未出现动物中毒反应和死亡,获得雌性和雄性小鼠经口LD50>10 g/kg·bw;亚慢性经口毒性试验期间无动物死亡,红曲红对大鼠一般临床观察、体重和摄食、血液学、血清生化、尿常规、尿生化及病理学指标均无明显影响。结论 红曲红急性经口毒性分级为实际无毒;亚慢性经口毒性雌性和雄性大鼠未观察到有害作用剂量为5.00 g/kg·bw(本试验最高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