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83篇
药学   29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31.
人DNA聚合酶β高表达细胞HLFβ的细胞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获取人HLF细胞内稳定高表达人DNA聚合酶beta(pol-β),并对pol-β稳定高表达细胞的细胞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使用构建的人pol-β全长cDNA的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载体pEGFP-Cl-β,转染人HLF细胞,经G418筛选,获得单克隆的pol-β稳定高表达的细胞HLFβ,并对HLFβ细胞的细胞增殖、细胞周期、自发突变率、恶性增殖能力等特征进行分析。结果Western印迹显示,HLFβ细胞的pol-β蛋白表达稳定,较空载体转染对照细胞高60%以上,且在不同代间表达稳定。HLFβ细胞增殖能力较对照细胞增强。HLFβ细胞自发突变率略有增加,但与对照细胞的差异无显著性,细胞周期分布及细胞恶性程度亦无明显改变。结论该研究成功获得人pol-β稳定高表达细胞HLFβ,在正常生理状况下,pol-β的高表达对细胞周期、自发突变和恶性增殖能力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2.
目的探索胃插管灌注含酒精液体饲料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方法.方法通过手术给小鼠植入胃插管,用自制微量灌注泵向小鼠胃内持续灌注含酒精液体饲料4周,观察血液生化和肝组织病理改变.结果灌注含酒精液体饲料的小鼠血清丙氨酸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和甘油三酯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肝组织出现明显的脂肪变性、轻到中度的炎症浸润及组织坏死.结论通过胃插管持续4周灌注含酒精液体饲料可诱导小鼠出现明显的肝损伤,成功建立了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  相似文献   
133.
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策略有两种:一种是“完全”蛋白质组学,目的是检测一种细胞类型或一种组织内基因组所表达的全部蛋白质;另一种是“差异”蛋白质组学,主要是筛选和鉴定不同种类或状态下各样本之间蛋白质组的区别与变化[1]。1蛋白质组学和差异蛋白质组学的概念与意义蛋白质组学(  相似文献   
134.
Taq Man探针检测转基因大豆含量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TaqMan探针法检测转基因大豆含量的实时定量PCR方法 并应用于市售转基因食品含量的检测.方法 以0,0.1%、0.5%、2.0%、5.0%的转基因大豆RoundUp Ready<'TM>为标准品(Fluka公司),以特异TaqMan探针序列:5'(FAM)-cccactatccttcgcaagaccct-3'(TAMRA),引物序列F:5'-tgatgtgatatctceactgacg-3',R:5'-tgtatcecttgagceatgttgt-3',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 扩增转基因大豆外源基因CP4EPSPS基因,在实验室建立定量转基因大豆检测的标准曲线,并对市场抽检的豆奶粉、素鸡、热狗肠、黄豆等12种豆类食品及制品进行含量分析.结果 在实验室建立了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转基因大豆含量的方法 ,得到Ct值对转基因食品百分含量对数值的标准曲线方程式为Y=-2.8194X 27.1855,相关系数值R<'2>为0.9994.12种市售大豆及制品中五香荼干、豆奶粉、素鸡、热狗肠、薄白叶检测出转基因成分含量分别为2.46%、6.26%、13.95%、0.48%、0.66%,其余7份样品为阴性.结论 建立的TaqMan探针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能够快速地进行转基因大豆含量的检测,并可应用于市售转基因食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135.
黄磷肝损害的酶组织化学和电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杏芬  周炯亮 《毒理学杂志》1990,4(4):206-209,276
研究结果表明,黄磷对肝脏的损害靶作用在粗面内质网和线粒体,且以线粒体改变发生较早。表现为线粒体肿胀和凝聚性改变,粗面内质网轻度增生和部分核蛋白体脱落,线粒体酶、溶酶体酶及胞浆酶抑制,内质网酶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136.
氯化镍染毒对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氯化镍(NiCl2)诱导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形成的作用.方法将30只健康的成年雄性NIH小鼠随机分为6组,设生理盐水对照组、秋水仙素阳性对照组(剂量为0.75 mg/kg)、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剂量为40.0mg/kg)和NiCl2染毒组(剂量分别为5.0、10.0、20.0 mg/kg),分2次腹腔注射染毒,间隔24 h,每次按0.1 ml/10 g体重腹腔注射.采用转铁蛋白受体荧光抗体和碘化丙碇染色,以疟原虫感染小鼠外周血红细胞为微核生物模型,调校流式细胞仪,检测秋水仙素、环磷酰胺和0、5.0、10.0、20.0 mg/kg NiCl2染毒后小鼠外周血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的变化.结果秋水仙素和环磷酰胺染毒小鼠的外周血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小鼠(P<0.01),但不同剂量NiCl2染毒小鼠外周血含微核网织红细胞率均未见明显升高(P>0.05).结论该研究条件下未观察到氯化镍有明显的诱导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7.
3T3中性红成纤维细胞光毒替代试验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国内外用于化学物皮肤光毒性安全性评价的试验主要有人体斑贴试验和动物皮肤光毒性实验等体内试验。1998年,欧共体规定“2002年后禁止使用动物对化妆品终产品进行安全性检测”。3T3NRU光毒试验已获得欧盟许可和OECD的许可作为皮肤光毒试验的体外试验方法用于欧盟国家的化妆品安全性评价协引。我国对于皮肤光毒性试验的替代研究尚未见报道。为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体外替代试验方法,本试验通过建立3T3细胞中性红摄取光毒试验并与动物试验的结果进行比较,对其方法的有效性进行检验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8.
目的 评价束缚应激模型在凉茶“降火”研究中应用的科学性及适用性。方法 急性和慢性应激束缚模型实验,均为雄性Balb/c小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束缚组、低、中、高3个剂量凉茶组[0.8、2.4、7.2 g/(kg BW)凉茶干膏粉],每组8只。急性应激束缚模型为给药5 d,第5天给药1 h后除对照组外束缚2 h;慢性应激束缚模型为每天给药1 h后除对照组外束缚2 h,共10 d 。给予不同时间的处理后,观察小鼠一般行为,记录终体重及肝脏重量,计算肝体比,检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尿素氮的含量,测量肝脏中丙二醛、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结果 急性和慢性应激束缚模型,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尿素氮含量较对照组均升高(P<0.05或P<0.01);慢性束缚应激模型肝脏丙二醛、一氧化氮水平较对照组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较对照组降低 (P<0.01)。高剂量凉茶组与慢性束缚组相比,血清中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及尿素氮含量均降低(P<0.01);肝脏丙二醛、一氧化氮水平降低,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及总抗氧化能力升高(P<0.05或P<0.01)。结论 模拟“上火”,急性和慢性应激束缚模型均成立,且用于评价凉茶“降火”功效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9.
目的了解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外出培训情况,为做好继续医学教育管理提供参考。方法资料主要来源于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编辑的大事记、外出学习记录以及人员档案;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检验。结果五年间,共参加国内外培训班316期,年平均63.2期。其中,国内300期,年平均60期;国外16期,年平均3.2期。共外派培训519人次,年平均104人次。其中,国内499人次,年平均99.8人次;国外20人次,年平均4人次。2001~2005年外出培训覆盖率分别为29.9%、10.5%、16.9%、36.1%和46.6%。举办单位前三位依次是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和相关专业学术团体,分别占50.7%、15.7%和7.3%。结论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近年外出培训人次数和覆盖率明显提高,表明疾控中心对人员培训越来越重视,很好地利用了在职培训这一主要形式加强人员素质培养。  相似文献   
140.
2008年广东省肠道病毒71型分离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2008年广东省流行的肠道病毒(EV)71型基因特征.方法 选择2008年广东省分离的1株EV71毒株(GDFS-3),进行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基因进化特性的分析.结果 GDFS-3株与其他EV71型毒株相比,在编码区没有核苷酸的缺失和插入,其5'UTR和3'UTR的长度和序列有一定的差异.核苷酸同源性比较结果 表明,GDFS-3株与中国台湾流行株(TW984)的同源性最高(为96.0%),与新加坡流行株SIN5865及标准株MS、BrCr的同源性则在81.0%左右.氨基酸同源性比较结果 表明,GDFS-3株与TW984同源件最高(99.0%).根据VP1基因序列构建亲缘性关系树,GDFS-3株与C4亚型(subgenogroup)聚为一簇,与C4亚型代表株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1.0%~95.0%.结论 遗传进化分析表明,GDFS-3株和中国台湾2004年流行的EV71毒株的亲缘关系最为密切,属于C4亚型,而与标准株BrCr和MS的亲缘关系较远.5'UTR的突变对于EV71毒力增强可能有重要作用.上述结果 有助于EV71型的基础研究和中国对于EV71所致疾病的预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