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27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41篇
药学   21篇
中国医学   23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51.
目的探讨气管插管固定器在急诊洗胃中固定洗胃管的效果。方法将52例中毒需急诊洗胃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加长胃镜咬口和助手,观察组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胃管。结果观察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误吸发生率、胃管脱落或被咬瘪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唇舌口腔黏膜损伤显著少于对照组,洗胃所需时间及置入胃管所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降低了误吸的发生率(P<0.01)。结论应用气管插管固定器固定胃管,可缩短置入胃管时间及洗胃全过程时间,减少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2.
脾外伤129例的诊治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总结外伤性脾破裂治疗经验。方法对1984年至2004年收治的129例外伤性脾破裂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17例,手术治疗110例,均无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10例,其中术后再出血3例,均为膈面渗血,均再次行剖腹手术,缝扎止血治愈;胰尾漏2例,予以引流、给予广谱抗生素、生长抑素及营养支持治疗,2~3周后胰漏闭合;膈下感染5例,经引流、应用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后治愈。术前死亡2例,患者均为复合伤合并严重脾破裂,就诊时间过晚,入院时血压为0,虽经积极抢救,仍于入院后2h内死于失血性休克。结论脾外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及脾破裂的类型而定。必要时采用联合多种方式保脾。  相似文献   
153.
方法 :8 6例细菌感染病人 ,随机分为 :左氧氟沙星组 60例 (男性 38例 ,女性 2 2例 ,年龄 63± 10岁 ) ,用左氧氟沙星 0 .1g静注 ,2次 /日 ;对照组 2 6例 (男性 16例 ,女性 10例 ,年龄 65± 12岁 ) ,用环丙沙星 0 .2 g静脉滴注 ,2次 /日。 6~ 14日为 1个疗程。结果 :左氧氟沙星组有效率为 90 % ,细菌清除率为85% ,不良反应率为 4 % ,两组对照无显著差异 ( P>0 .0 5)。结论 :左氧氟沙星对各种致病菌引起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感染疗效显著 ,优于环丙沙星 ,不良反应率低。左氧氟沙星 ( L evofloxacin)是近年来在临床上运用于呼吸和泌尿系统…  相似文献   
154.
目的:研究早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鼠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制作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模型,并于血糖升高后3~4周进行在体肺缺血再灌注损伤实验。依据肺组织湿干重比(W/D)、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A),并测定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探讨其可能机制。结果:缺血再灌注前,糖尿病大鼠与正常大鼠肺组织湿干重比(W/D)、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A)无明显差别,而缺血再灌注后,糖尿病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SP-A)、丙二醛(MDA)显著增高、肺组织湿干重比(W/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显著降低。结论:早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鼠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增强,其可能机制是早期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大鼠对高脂质氧化状态产生了预适应,反而减弱了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A125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收集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子宫内膜癌防治协作组子宫内膜癌病例,对术前检查血清CA125并行分期手术者58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Ⅰ、Ⅱ、Ⅲ和Ⅳ期子宫内膜癌的CA125阳性率分别为19.5%(847/4337)、39.1%(179/458)、53.4%(467/874)、78.7%(166/211),随着分期的增加,CA125阳性率升高(P<0.05)。组织学分级越低,CA125阳性率越高(P<0.05)。随着肌层浸润深度增加,CA125阳性率逐渐增加(P<0.05)。Ⅱ型子宫内膜癌患者CA125阳性率高于Ⅰ型患者(P<0.05)。有腹水细胞学阳性、宫颈浸润、淋巴脉管间隙受累、附件转移、淋巴结转移患者CA125阳性率高( 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G3、深肌层浸润、宫颈浸润、腹水细胞学阳性、淋巴结转移、手术病理分期晚期是术前血清CA125阳性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术前血清CA125阳性有助于预测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和肿瘤进展程度。  相似文献   
156.
背景:原位定型微囊化载体制剂成分之一胰岛素可以促进溃疡愈合。 目的:观察原位定型微囊化载体制剂在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中的疗效。 方法: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应用外科方法建立全层皮肤缺损模型。根据皮肤溃疡处干预方式将实验动物分为4组。①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处理创面。②一般制剂组应用甲硝唑+山莨菪硷1+普通短效胰岛素处理创面。③单纯微囊组创面外敷不含有效药物成分的微囊化载体膜。④微囊化有效制剂组溃疡处外涂微囊化载体制剂膜,内含药物成分与一般制剂组相同。定时测量溃疡面积,记录溃疡愈合时间,取创面全层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测定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纤维连接蛋白阳性细胞数量。 结果与结论:微囊化有效制剂组大鼠溃疡愈合时间短于其他3组(P < 0.05或P < 0.01),微囊化有效制剂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纤维连接蛋白阳性细胞数目高于其他各组(P < 0.05或P < 0.01)。结果表明,原位定型微囊化载体制剂能够缩短愈合时间和促进糖尿病大鼠皮肤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157.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入院患者86例,均使用胰岛素控制血糖,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应用依帕司他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对照组仅应用丹参酮-ⅡA治疗,疗程均为3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肢体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和感觉传导速度(SCV)的变化。结果依帕司他联合丹参酮-ⅡA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以及正中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的MCV和SCV的变化明显优于单纯应用丹参酮-ⅡA治疗组(P<0.05)。结论依帕司他有助于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相似文献   
158.
黄维  杨晓辉  高苗苗 《全科护理》2012,(33):3091-3092
摘要:[目的]探讨轻中度哮喘急性发作病人应用一次性输液增温器加温加湿给氧的临床疗效。[方法]46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23例(增温器湿化供氧)和对照组23例(常规湿化供氧),常规抗感染、平喘、激素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多参数监护仪持续监测呼吸、心率、指测血氧饱和度,并在通气前、通气后15min、30min分别取具体数值进行统计。[结果]治疗后15min、30min两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一次性增温器加温加湿给氧对哮喘的急性发作病人效果显著,临床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2年5月在本院建档的高血压患者200例,在口服降压药物基础上,予以高血压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分别于教育后3个月及6个月后进行随访,比较高血压相关知识,服药依从性和血压控制情况。结果:健康教育3个月及6个月后,患者高血压相关知识,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均明显提高。结论: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及血压控制率  相似文献   
160.
目的 讨论两种改良后口咽通气道对脑外伤舌后坠患者鼾声呼吸的改善及预氧合的疗效观察,以及口咽通气道是否固定在位.方法 选择入急诊抢救室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8例.实验组施行新改良口咽通气道辅助通气计划,对照组患者采用黄小春[1]改良的口咽通气道,比较两组患者行气管插管前气道有效改善鼾声呼吸时间及预氧合(SpO2≥95%)所需时间.结果 观察组达到预期氧合(SpO2≥95%)所需时间及改善鼾声呼吸时间明显短于于对照组者(P<0.05).结论 新改良口咽通气道可以迅速而牢固地开放气道,快速改善鼾声呼吸并达到预氧合(SpO2≥95%),从而改善患者缺氧症状,降低脑外伤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