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T-bet质粒局部应用对小鼠肺癌细胞皮下移植瘤的干预作用。方法:将传代培养的Lewis肺癌细胞接种于小鼠右肩部皮下,制备荷瘤小鼠模型;瘤内分别注射PIRES-eGFP/mT-bet(m指小鼠)、PIRES-eGFP质粒和PBS,观察各组小鼠存活时间,肿瘤体积的变化;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的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T-bet的表达,QRT-PCR检测肿瘤组织T-bet和IFN-γ的mRNA水平。结果:瘤内注射T-bet质粒载体后Western blot检测发现,肿瘤组织T-bet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QRT-PCR结果显示,肿瘤组织T-bet和IFN-γ的mRNA水平呈上升趋势,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et质粒干预组小鼠肿瘤生长明显缓慢,存活期延长。HE染色组织病理观察可见mT-bet干预组小鼠局部组织淋巴细胞大量浸润。结论:T-bet基因局部注射可延缓小鼠肺癌Lewis皮下移植瘤的生长,提高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应答能力,增强对已发肿瘤的生长限制作用,为T-bet应用于肿瘤治疗积累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92.
目的 评价地佐辛预防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术后痛觉过敏的效果.方法 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100例,年龄20~64岁,体重45~65 kg,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学表法,将其随机分为4组(n=25):芬太尼组(F组)、低剂量地佐辛组(D1组)、中剂量地佐辛组(D2组)和高剂量地佐辛组(D3组).静脉注射咪达唑仑、异丙酚、瑞芬太尼和顺阿曲库铵麻醉诱导,气管内插管后机械通气.麻醉维持:靶控输注瑞芬太尼,效应室靶浓度4 μg/L,静脉输注异丙酚4~6 mg·kg-1·h-1,间断静脉注射顺阿曲库铵0.03 mg/kg.手术结束前30 min时D1组、D2组和D3组分别肌肉注射地佐辛0.1、0.2、0.3 mg/kg,F组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芬太尼1 μg/kg.记录苏醒时间、拔除气管导管时间,记录苏醒后即刻、1h、2 h(T0 ~ T2)时视觉模拟评分(VAS)、布氏舒适评分(BCS)和镇静和躁动评分(SAS),记录拔除气管导管后呼吸抑制、恶心呕吐及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F组比较,D1组、D2组和D3组苏醒时间和拔除气管导管时间缩短,呼吸抑制和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D1组各时点VAS评分升高,BCS评分降低,D2组和D3组T0时VAS评分升高,T1,2时VAS评分降低,T0~2时SAS评分降低(P<0.05);与D2组比较,D3组T0~2时SAS评分降低,呼吸抑制发生率升高(P<0.05);4组无一例患者发生尿潴留.结论 手术结束前30 min肌肉注射地佐辛0.2 mg/kg可减轻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患者麻醉恢复期痛觉过敏,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星形胶质细胞缺氧模型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与基质衍生因子-1α/趋化因子受体(stromal cell derived factor 1α/chemokine receptor 4、SDF-1α/CXCR4)通路在缺氧应激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与作用。方法原代培养SD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并构建缺氧模型,采用不同浓度梯度与时间CoCl2处理后,使用RT-PCR检测缺氧前后HIF-1α和SDF-1α的mRNA表达情况,并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SDF-1α的分泌情况。针对HIF-1α基因序列设计siRNA,诱导星形胶质细胞缺氧模型内HIF-1α基因沉默并检测HIF-1α、SDF-1α的mRNA表达情况与SDF-1α的分泌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研究显示星形胶质细胞在CoCl2模拟的缺氧环境下HIF-1α和SDF-1αmRNA表达的水平均上调。另一方面,沉默HIF-1α基因的星形胶质细胞在缺氧环境中SDF-1α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升高。结论缺氧刺激上调星形胶质细胞SDF-1α的表达是通过上调HIF-1α表达介导的。HIF-1α与SDF-1α/CXCR4之间可能存在调控关系。  相似文献   
94.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辅治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34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治疗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血小板(PL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治疗前后PLT、TT、PT及APTT均无明显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辅治急性脑梗死,可促进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亦称增生性膝关节炎、退行性膝关节炎,本病是以关节软骨退行性变和继发性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疾病,是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致软骨丢失、破坏,伴有关节周围骨质增生反应的疾病.笔者自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采用中药内服结合熏洗、局部推拿及功能锻炼治疗本病112例,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6.
有限元是光学分子影像学分析的一个重要方法,网格划分是有限元方法的一个重要步骤,其中Delaunay划分是是众多网格划分方法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本文主要介绍Delaunay、受限Delaunay网格划分特点以及逐点插入法和分治法两种划分算法。程序主要采用划分速度较快的分治法,并通过加入边界和改造不合格三角形来优化网格。  相似文献   
97.
0.75%罗哌卡因在剖宫产手术三种麻醉方法中效果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从夺  杨恒 《临床医学》2009,29(10):24-25
目的比较0.75%罗哌卡因应用于连续硬膜外麻醉、腰-硬联合麻醉、单次硬膜外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单胎初产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三组,A组连续硬膜外组,B组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单次硬膜外组。术中观察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记录麻醉镇痛效果和肌松满意度,起效时间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三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麻醉效果最好,满意率100%,B组次之,A组最差;起效时间,B组最快,C组次之,A组最慢,A组与B、C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术后并发症:A组有低血压1例,恶心呕吐2例;B组有低血压4例,恶心、呕吐5例,术后头痛2例;C组低血压1例。三组患者均无全脊髓麻发生。结论0.75%罗哌卡因结合单次硬膜外麻醉用于剖宫产手术是最好的麻醉方案。  相似文献   
98.
西帕依固龈液的抑菌作用和防治牙龈炎的临床效果评价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西帕依固龈液体外抑制牙周可疑致病菌的作用和体内防治牙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雷沃菌和具核梭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将临床诊断为单纯性牙龈炎的5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基线检查后分别给予西帕依固龈液和不含有效成分基质的含漱液漱口,观察使用含漱液漱口7 d后两组受试者龈沟出血指数CSBI)和菌斑指数(PLI)的变化.结果 西帕依固龈液对牙龈卟啉单胞菌、具核梭杆菌的MIC是1.0g/L,对中间普雷沃菌的MIC是0.5 g/L:实验组用药前后的SBI和P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后两组的SBI和PL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西帕依固龈液对牙周可疑致病菌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减少牙菌斑的堆积、降低SBI和改善牙龈健康.  相似文献   
99.
目的:分析并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 beating heart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On-Pump BHCABG)对中高危冠心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例并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观察组)与20例体外循环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对照组),评价两种手术方式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移植血管数、红细胞输注量、血浆冷沉淀输注量、血小板输注量、IABP置入率、死亡率、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体外循环时间、术后ICU停留时间、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均明显缩短,新鲜冰冻血浆输注量较少,住院总费用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并行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可以缩短中高危冠心病患者体外循环时间,减少术后监护和住院时间,减少患者住院费用。对于不适于采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的中高危患者,建议优先考虑并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相似文献   
100.
[摘 要] 目的 比较开放、完全腹腔镜和简易手助器腹腔镜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伴胃底食管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 年1 月至2016 年12 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施行的22 例开放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开放组)、18 例完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完全腹腔镜组)和15例简易手助器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简易手助器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三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镇痛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 开放组、完全腹腔镜组和简易手助器组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147±36)min、( 236±57)min和(157±30)min(F=24.601,P < 0.01),中位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5 mL、212 mL和128 mL(H=8.622,P < 0.05);组间比较显示,简易手助器组手术平均时间和中位术中出血量均少于完全腹腔镜组(均数差78.87 min,P < 0.01;Bonferroni校正,P < 0.05)。三组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分别为(9.1±5.0)d、( 6.4±5.2)d和(5.3±1.9)d(F=3.645,P < 0.05),术后镇痛时间分别为(4.2±0.9)d、( 2.8±1.7)d和(2.8±1.1)d(F=8.739,P < 0.01),简易手助器组引流管拔除时间和术后镇痛时间均少于开放组(均数差分别为3.80 d和1.43 d,P < 0.05)。简易手助器组无中转开腹,完全腹腔镜组有5例中转开腹(Fisher确切概率法,P < 0.05)。三组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其术后住院时间及脾脏长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简易手助器行腹腔镜脾切除术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具有完全腹腔镜手术的微创性,且兼具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中转开腹率低等优势,降低了手术风险和难度;且此手助器制作简易,利于该术式在基层医院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