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67篇
预防医学   2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4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间苯三酚用于人工流产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80例行人工流产术的孕妇随机分为 A、B、C三组各60例;A组术前给予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间苯三酚镇痛。B组术前单纯给予双氯芬酸钠栓镇痛,C组术前单纯给予间苯三酚镇痛;观察三组的镇痛效果、宫颈松弛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人工流产综合征情况。【结果】A组术中镇痛总有效率明显高于 B、C组,A、B组术后镇痛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且 A组宫颈松弛评分、手术时间也均优于 B、C组(P<0.05);而三组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双氯芬酸钠栓联合间苯三酚用于人工流产镇痛效果好,安全可靠,适于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2.
目的 评估给予预防性护肝治疗在抗结核治疗过程对降低药物性肝损伤(DILI)发生的作用。方法 采用多中心、开放、随机、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在全国14家结核病专科医院纳入初治涂片细菌阳性肺结核患者933例,随机分为试验组495例和对照组438例,两组均采用2HREZ/4HR抗结核方案,治疗6个月。抗结核治疗的同时给予试验组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治疗,不给予对照组任何护肝药物。结果 在933例患者中,DILI总发生率为31.9%,其中试验组为27.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8%(P<0.05);试验组因DILI导致改变抗结核治疗方案发生率为3.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P<0.05);在治疗6月末,两组痰菌转阴率分别为91.8%和92.2%(P>0.05);两组在肝损伤以外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25.4%和30.7%(P=0.054)。结论 应用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预防性护肝治疗可减少抗结核治疗过程中肝损伤的发生,且不增加其他不良反应,对维持抗结核方案有益。  相似文献   
73.
我们通过建立大鼠骨盆骨折模型,探寻勃起功能障碍(ED)的病因. 材料与方法 Wistar大鼠120只,清洁级,体质量180~240 g,月龄3~4个月,购于第三军医大学实验动物中心.随机分为骨盆骨折组(110只),勃起神经血管束切断组(5只)及正常组(5只).骨盆骨折组采用外力击伤骨盆(查体扪及骨折断端或耻骨联合分离,手术证实骨盆骨折),24 h后断颈处死并剪开腹壁,10%甲醛浸泡.1周后行解削观察勃起神经血管束、坐骨海绵体肌、球海绵体肌及下尿路损伤情况,并取神经血管束、坐骨海绵体肌行病理切片.神经血管束切断组10%水合氯醛腹腔内麻醉,切开耻骨联合下方,分离阴茎根部的勃起神经血管束,切断后缝合切口,24 h后断颈处死,取神经血管束两断端行病理切片,作为骨盆骨折组神经损伤的判断标准.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时机和方式的选择以最大限度减少死亡率和致残率。方法回顾我科2000~2008年治疗的202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血肿部位、出血量、出血时间、是否发生脑疝、有无合并症等综合分析,采用常规开颅手术73例、小骨窗开颅手术90例、锥颅穿刺引流手术39例。结果传统开颅组ADLⅠ-Ⅲ级45例优良率61.6%,小骨窗开颅组ADLⅠ-Ⅲ级67例优良74.4%,锥颅穿刺引流组ADLⅠ-Ⅲ级28例优良率71.8%。结论根据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时情况进行综合分析,采用适宜患者的手术方法治疗,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缩短住院日及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5.
临床路径起源于美国的医疗机构,是为顺应医院内部和外部环境的改变,控制医疗费用和保证医疗质量而产生的一种医疗模式,近年来在我国开始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1~2].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是我科开展的一项比较成熟的技术,且技术要求较固定,变异情况较少,容易建立路径,因此,我科尝试建立患者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术的临床路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6.
我院皮肤科从1999年元月至2001年元月共诊治尖锐湿疣(CA)患者185例。对其中105例临床症状典型,经5%醋酸白试验和病理切片确诊的CA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进行临床比较研究。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05例均为门诊患者,所有病例具备以下条件:具有典型的CA临床症状,疣体≤0.5cm×0.5cm;所有病例经5%醋酸白试验和病理切片确诊;女性为没有妊娠及哺乳之女性;身体健康,无心、肝、肾疾病,用药前征得本人同意。105例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8~40岁,平均33.5…  相似文献   
77.
肾细胞癌螺旋CT表现与肿瘤血管生成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RCC)螺旋CT同层动态扫描表现与癌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癌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表达之间的相关关系。方法 对18例肾细胞癌患者行螺旋CT靶平面同层动态扫描,计算动态CT各指标,包括曲线升段斜率(S)、曲线下面积(AR)、增强后CT增加值(△HU)、组织血管比(TBR)。时间-密度曲线(T-DC)类型按升段斜率由小到大分为A、B、C型。组织切片经CD34单克隆抗体及VEGF多克隆抗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图像分析仪计数“热点”(hot spot)MVD、VEGF蛋白表达量,并观察肾细胞癌微血管分布。结果 (1)癌组织MVD与动态CT指标S、△HU、AR、肿瘤曲线分型之间呈极显著性相关(r=0.51、0.56、0.50、0.57,P<0.01),与TBR呈显著相关性(r=0.51,P<0.05)。VEGF蛋白表达量与MVD及动态CT各指标间均无显著相关性(r=0.30、0.03、0.12、0.08、0.10、0.01,P>0.05)。(2)据T-DC升段斜率不同,所分A、B、C型。RCC间增强CT表现差异有显著性意义(F=9.84、12.17、24.00,P<0.05)。结论 动态螺旋CT扫描可无创评价肿瘤血管生成。  相似文献   
78.
近些年牛羊养殖生产快速发展,B型超声波诊断技术在反刍动物繁殖研究与生产中使用日益广泛,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母畜卵巢检查、早期妊娠诊断、胎儿性别鉴定、胎儿发育变化监测、母畜怀胎数目以及产后子宫复旧、子宫和卵巢疾病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9.
贵州省人民医院自2009年7月至2011年7月使用莱卡(M525OH4型)显微镜开展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ICG)荧光造影技术,对14例颅内肿瘤切除前后行ICG荧光造影,手术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总结同期3D胸腔镜下二尖瓣手术和常规开胸二尖瓣手术的临床经验,探讨3D胸腔镜在二尖瓣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对比分析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心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所有接受3D胸腔镜技术治疗(n=35)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n=127)的二尖瓣病变患者临床资料,35例3D胸腔镜患者中男12例、女23例,年龄12~54(21.2±19.5)岁;体重32.2~76.5(40.3±16.4)kg。其中二尖瓣狭窄13例,二尖瓣关闭不全7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15例,术前心功能Ⅱ级21例,Ⅲ级14例。均采用胸壁3孔入路,建立外周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顺灌冷心脏停搏液行心肌保护完成手术。常规组患者总计127例,男53例、女74例,年龄32~66(47.2±14.6)岁,体重36.2~80.7(65.3±17.9)kg。其中二尖瓣狭窄42例,二尖瓣关闭不全23例,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62例,术前心功能Ⅱ级73例,Ⅲ级54例。均采用正中开胸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顺灌冷心脏停搏液行心肌保护完成手术。结果 35例患者术后早期无死亡(30天内),手术并发症2.9%(1/35)。对比常规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操作时间、体外循环预充量、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ICU滞留时间、围术期引流量、红细胞输注率、住院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存活患者术后随访6~38(10.5±12.7)个月,无明显瓣膜返流及瓣膜功能障碍,心功能I~Ⅱ级。结论 3D胸腔镜技术在二尖瓣手术微创外科治疗中安全可靠,对机体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临床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