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9篇
口腔科学   10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1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66篇
预防医学   2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4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体外诱导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DCs(Mo-DCs),并探讨其功能状态的变化,为寻求病毒性心肌炎的致病机制和新的治疗途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无菌分离18例临床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及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单核细胞,分别加入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诱导外周血Mo-DCs,应用免疫荧光标记技术、流式细胞分析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等方法比较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和健康志愿者外周血Mo-DCs的表型、吞噬能力和表达细胞因子的差异。结果: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Mo-DCs表达较高水平的CD83、CD80、CD86和MHCⅡ,但是吞噬能力下降,并且分泌较高水平的TNFα-(P<0.01)和IL-12(P<0.01),可以更有效地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Mo-DCs处于较成熟功能状态,且表达较高水平的IL-12和TNFα-。进而有可能通过调节T细胞、NK细胞和巨噬细胞发挥效应而在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以Ⅱ型胶原诱导的DBA/1小鼠关节炎模型为研究对象,动态观察其IL-25的表达水平,探讨IL-25与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系及其可能的机制,为寻找新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免疫干预新途径积累实验数据。方法采用RT-PCR法扩增目的基因,构建mIL-25标准质粒,QRT-PCR检测模型鼠脾脏及其关节病变局部IL-25的表达水平;应用ELISA技术检测模型鼠血清和脾细胞培养上清IL-25蛋白的含量。结果在Ⅱ型胶原诱导的小鼠关节炎的发病过程中,模型鼠脾细胞和关节滑膜组织IL-25的mRNA表达水平、均呈持续上升趋势,与对照小鼠相比差异显著(P<0.05)。这种IL-25蛋白和转录水平的表达,随着关节炎症程度的增加而升高。此外,模型鼠脾细胞对ConA的刺激表现出强IL-25表达性应答。结论 IL-25的表达水平与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3.
目的 观察健忘镇痛慢诱导联合脑电双频指数(BIS)监测及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全凭静脉麻醉对超高龄患者全身麻醉的临床效果。 方法 选择30例择期需行全身麻醉的超高龄危重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其分为A组和B组,每组15例。A组采用健忘镇痛慢诱导气管插管,B组采用快诱导气管插管。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3 min (T3)、手术结束时(T4)2组患者的有创平均动脉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BIS值;记录2组患者拔管后躁动评分、不良反应以及全麻药的用量。 结果 与诱导前MAP、HR比较,B组在T1时降低,在T2、T3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组MAP、HR比较,B组在T1时降低,在T2、T3时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毕拔管后躁动评分、不良反应例数A组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依托咪酯、顺阿曲库铵的用量与B组比较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各时SpO2、PETC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健忘镇痛慢诱导联合BIS以及依托咪酯、瑞芬太尼、顺阿曲库铵全凭静脉麻醉能安全、有效地用于超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54.
目的:比较镓合金和银汞合金、玻璃离子体水门汀的骨组织学反应,探讨镓合金作为根尖切除术后倒充填材料的可行性。方法:麻醉下切开48只大耳兔的股骨,暴露股骨干,每间隔5mm钻直径1mm的埋植小孔4个,自上而下依次植入镓合金、玻璃离子体水门汀、银汞合金和空白对照,进行组织学及X线对照观察。动物分别于7、28、84、168d处死,取标本制片,进行组织学观察。组织学反应以距离植入体100μm内的浆细胞、淋巴细胞、多形核白细胞、巨噬细胞、破骨细胞数目评估。骨形成以同一区域内成骨细胞存在与否判定。x线片检查分别于手术后当天及4个取材期进行。结果:镓合金植入体100μm范围内28、84d骨形成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玻璃离子体水门汀在整个实验期内无显著差异,而银汞合金组在整个实验期内都有明显差异。镓合金组7、28d淋巴细胞浸润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玻璃离子体水门汀组从28、84d淋巴细胞浸润有明显下降,银汞合金组从7d--84d淋巴细胞浸润有明显差异。结论:镓合金与银汞合金有相似的生物相容性,并且镓合金的细胞毒性略低于银汞合金,为镓合金作为根尖切除术后倒充填材料及龋齿窝洞充填材料的临床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5.
乳腺肿块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与病理基础研究分析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目的:探讨良恶性乳腺肿块二维声像图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状况及病理基础。方法:85例乳腺肿块级二维超声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然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结果:在乳腺肿块声像图诊断中,以边界回声特征最为重要,它是肿块良,恶性鉴别的关键。本组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同时彩色多普勒检出丰富血流信号,乳腺癌多表现为肿块前,侧缘有不规则强回声(恶性晕),这与癌组织浸润和周围纤维组织增生有关;良性肿瘤多表现为边界光滑,侧缘回声减弱,这与良性肿瘤呈膨胀性生长有完整包膜有关,结论: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符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6.
金币  杨恒  骆宏 《淮海医药》2024,(1):104-106
<正>氯胺酮是苯环己哌啶的衍生物,一种具有镇痛作用的静脉麻醉药。曾被广泛应用于临床麻醉中,但由于其各种副作用逐渐被淘汰。近年来,有研究发现氯胺酮除麻醉和镇痛作用外,还具有快速抗抑郁作用。艾司氯胺酮是从氯胺酮中分离提纯出的右旋体,其镇静镇痛及抗抑郁作用比氯胺酮更强,而精神反应等副作用则较少。1997年8月艾司氯胺酮作为一种静脉麻醉和镇痛制剂于德国上市;2019年新开发的艾司氯胺酮鼻喷剂作为一种快速抗抑郁药在美国上市,  相似文献   
57.
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附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脾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结合文献资料,对我院1986年5月至2005年3月9例脾囊肿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全组脾囊肿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行全脾切除4例,其中保留副脾1例,脾片网膜囊内移植2例;部分脾切除1例,半脾切除1例,腹腔镜脾囊肿开窗引流3例.本组均治愈.腹腔镜囊肿引流病例,随访2月~5年,未发现囊肿复发、积液、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脾囊肿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主要依靠B超及CT检查;治疗以手术为主,可选择全脾切除、半脾或脾部分切除,腹腔镜囊肿引流.  相似文献   
58.
59.
目的分析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高龄(≥80岁)患者预后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高龄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预后危险因素。用χ2检验进行计数资料比较和单因素分析,运用Cox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总体生存曲线。结果被纳入分析的87例高龄患者年龄在80~93岁,平均年龄(83±2.8)岁,男女比例为1.64∶1;其中67例得到随访,随访率为77.0%,中位随访时间为43个月,3年总体生存率为46.0%。根据预后因素分析中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影响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高龄患者的术后3年总体生存率的相关因素有淋巴结阳性率,病理N分期,TNM分期,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根据多因素分析结果,术后并发症和肿瘤复发转移是高龄结直肠癌患者接受根治术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龄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根治性手术治疗是可行且有效的,应加强对患者的围术期监测,预防术后并发症。同时重视随访,根据人群和社会特点制定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随访策略,进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时处理复发转移情况,提高总体生存率。  相似文献   
60.
镓合金用于牙体修复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镓合金作为一种新型的牙体修复材料在临床中的使用情况。方法:对48个牙体充填后经过6月、9月、12月、24月随访观察。结果:48个修复体中Ⅰ类洞40个、Ⅱ类洞6个、Ⅴ类洞2个,除4个修复体因充填后牙尖折断及乳牙替换而脱落,其余修复体均完整,无边缘折断或裂缝。优良率达95.5%。失败率4.5%。结论:镓合金对口腔黏膜及牙龈组织无刺激,无毒,无过敏反应,不污染环境,是一种良好的牙体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