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8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81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目的:研究间硝苯地平类似物MN9201在Beagle犬体内的药动学。方法:10只Beagle犬随机均分成两组,分别静注二氢吡啶类药物间硝苯地平(0.288 mg·kg~(-1))和MN9201(0.312 mg·kg~(-1)),然后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原型药物浓度,血浆药物浓度-时间数据用3P97药动学软件分析。结果:Beagle犬静注间硝苯地平和MN9201后,其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模型,t_(1/2)β分别为(107±26)和(149±31)min,AUC分别为(16998±2752)和(22328±3361)μg·min·L~(-1)。结论:MN9201在Beagle犬体内代谢速度相对于间硝苯地平缓慢,可能具有相对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平颤颗粒对帕金森病(PD)模型鼠的行为及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影响并探讨其治疗PD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6-羟基多巴胺两点注射法损毁大鼠右侧黑质致密部(SNC)和腹侧被盖区(VTA)多巴胺能神经元,制备PD模型,将模型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美多芭组、平颤颗粒低、中、高剂量3组以及联合用药组,另设正常对照组,每组10只,分别给予相应处理,连续5 wk观察各组大鼠处理前及处理后3,4,5 wk行为学的变化,通过脑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多巴胺(DA)能神经元的损伤程度,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观察脑黑质DA及3,4.二羟基苯乙酸(DOPAC)含量变化.结果:平颤颗粒高、中剂量组大鼠的旋转次数多于美多芭组及联合用药组(P<0.05),但均少于模型组(P<0.05或P<0.01),模型组大鼠与治疗前比较旋转次数有显著增加(P<0.05),正常组大鼠行为则无变化;免疫组化检测显示平颤颗粒高、中剂量组黑质TH阳性神经元数目高于模型组,但低于正常组(P<0.05);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结果表明,各组大鼠中脑DA及DOPAC含量均低于正常组,平颤颗粒高、中剂量组低于联合用药组及美多芭组(P<0.05),而平颤颗粒低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平颤颗粒能部分改善PD大鼠旋转行为,并减轻黑质细胞的受损程度,提高下降的DA水平,从而对PD起到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3.
目的 :比较微粒子酶免疫法 (MEIA)和酶联免疫法 (ELISA)检测全血他克莫司浓度的特点 ,总结其在临床他克莫司全血浓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 :分别以MEIA和ELISA平行测定高、中、低标准浓度的他克莫司血样 ,比较两种方法的准确度、精密度、相关性及各自特点。以他克莫司谷浓度测定结果结合器官移植受者的临床情况 ,比较MEIA法和ELISA法在心脏、肝脏、小肠和肾脏移植患者全血他克莫司谷浓度治疗窗的范围。结果 :MEIA和ELISA方法学的回收率分别为 (96 .4±1 .4) %和 (1 0 4.7± 1 .8) %,RSD分别为 (7.7± 2 .0 ) %和 (8.2± 1 .7) %,r =0 .96。与MEIA法相比 ,ELISA法灵敏度更高、测试成本更低 ,但分析速度较慢。MEIA和ELISA可采用相同的谷浓度治疗窗范围。结论 :两种方法均准确可靠 ,适用于临床他克莫司的治疗药物监测。  相似文献   
74.
红花的药效差示血清色谱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首次采用以药效为导示的差示血清色谱法探索红花在大鼠体内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比较红花提取物及服用红花提取物后最大药效时刻、最小药效时刻的含药血清色谱图,探索红花在血瘀大鼠体内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结果:血瘀大鼠灌胃给药后血清中产生药源性成分28个,其中20个成分为红花原形成分,其余8个为新产生的代谢产物.结论:红花体内直接作用物质很可能出自血清中的28个药源性成分,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将有助于阐明红花的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5.
左炔诺孕酮片人体生物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2种左炔诺孕酮片的人体生物等效性。方法:24名健康受试者随机交叉单剂量口服左炔诺孕酮片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1.5mg后,以液-质联用(LC-MS)法测定左炔诺孕酮血药浓度,利用BAPP3.0软件计算药动学参数和生物利用度。结果: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的主要药动学参数分别为Cma(x18.00±4.33)、(18.59±4.77)ng·mL-1,tma(x1.71±0.57)、(1.85±0.62)h,AUC0~7(2229.66±66.15)、(247.33±108.19)ng·h·mL-1,AUC0~∞(257.79±65.23)、(267.77±119.87)ng·h·mL-1。受试制剂相对于参比制剂的生物利用度为(108.6±36.9)%。结论:2种左炔诺孕酮片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76.
摘 要 目的:了解2015~2016年某医院临床药师参与会诊情况,评估临床药师药物治疗水平。方法: 调取会诊病例,录入有效信息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排除47例无法溯源的病例,临床药师共参与会诊1 218次,涉及812名患者,包括30个科室,会诊意见采纳率为87.8%,意见有效率为71.8%。结论:临床药师在患者药物治疗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得到了临床医师的认可,提升了患者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7.
摘 要 目的:建立扶正胶囊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 TLC 法对扶正胶囊中黄芪、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进行扶正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的方法学验证;采用 HPLC 法测定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色谱柱:Agilent TC C18(2) (250 mm×4.6 mm, 5 μm),以乙腈 水(30 ∶〖KG-*2〗70)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1,检测波长:270 nm,进样量:5 μl。结果: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可采用平皿法和直接接种法进行扶正胶囊微生物限度检查;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在0.101~1.008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9.36%,RSD为0.81%(n=6)。结论:本方法操作简便,专属性高、重复性好,可作为扶正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78.
目的::观察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老年(≥65岁)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老年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照组60例给予阿司匹林、硝酸酯类、钙拮抗剂及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6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总有效率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P<0.01);观察组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3.3%(P<0.01)。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联合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疗老年稳定型心绞痛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缺血心电图,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9.
摘 要 目的:建立玄麦甘桔口服液的质量提高标准。方法: 采用TLC色谱法对菊花、甘草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色谱法定量测定菊花中木犀草苷的含量,以EcosIL C18柱为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 0.1%乙酸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350 nm,流速为1.0 ml·min-1,进样量为10 μl,柱温为30℃。 结果: TLC鉴别斑点清晰,阴性样品无干扰;木犀草苷进样量在58.65~586.50 ng之间, 线性良好 (r=1.000 0), 平均回收率为104.1%, RSD为1.4% (n=6) 。 结论: 本方法结果可靠, 操作简便, 可用于玄麦甘桔口服液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80.
目的 对西京医院2015-2018年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了解临床抗肿瘤药不良反应的特点及规律,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154份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按患者性别、年龄、不良反应分级、发生时间、给药途径、药品种类、剂量频次、累及器官系统等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154份抗肿瘤药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不良反应多发生于46~60岁(55例,35.71%);静脉滴注发生不良反应的比例最高(142例,92.21%);注射用顺铂(28例,18.18%)、注射用奥沙利铂(21例,13.64%)和注射用奈达铂(12例,7.79%)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累及消化系统损害的不良反应发生比例最高(72例,46.75%)。结论 收集整理医院抗肿瘤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归纳总结其特点规律,有助于促进抗肿瘤药的临床合理应用,保障患者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