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1篇
  免费   56篇
  国内免费   26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2篇
口腔科学   16篇
临床医学   91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28篇
外科学   75篇
综合类   162篇
预防医学   64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3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56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31.
舒大江  杨博 《新中医》2023,55(3):176-179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眼睑痉挛(PBS)的疗效。方法:选取90例PB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西药组各45例。西药组行常规西药口服,观察组行针刺联合西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比较2组治疗前后睑痉挛强度(Cohen)评分、扬科维奇评定量表(JRS)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Cohen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Cohen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JRS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JRS评分低于西药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89%,西药组为75.56%,2组经Ridit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西药组为20.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复发率为17.50%,西药组复发率为44.1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西药治疗PBS的疗效优于单一使用西药治疗,能缓解临床症状,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632.
目的 探讨5例卵巢Sertoli-Leydig细胞肿瘤(sertoli-leydig cell tumours, SLCT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 收集5例SLCTs临床病理资料,行HE、免疫组化和基因检测并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例SLCTs患者年龄13~71岁,临床表现为闭经、子宫异常出血、胡须生长和膀胱压迫症状,1例血清AFP升高。肿物最大径4~17 cm,镜下见肿瘤组织由不同分化程度的Sertoli细胞和Leydig细胞构成,1例高分化,4例中分化,其中1例伴杯状细胞腺癌异源性成分,1例为DICER1综合征伴结节性甲状腺肿。免疫表型:Calretinin和α-inhibin等阳性,异源性杯状细胞腺癌成分Syn和CK20阳性。分子检测:1例患儿DICER1胚系突变。随访:伴异源性成分者术后17个月血清AFP升高,20个月时腹腔内发现复发和转移,其余4例均无复发。结论 SLCTs形态多变,需结合临床病史、影像学、形态学、免疫表型和分子检测综合诊断,结合异源性具体成分和分化程度判断预后,警惕异源性癌;AFP水平的监测可用于部分SLCTs复发的随访管理。  相似文献   
633.
转录因子p63起源于p53蛋白家族,由TP63基因编码。TP63基因包含两个不同的启动子,编码TAp63和ΔNp63两种蛋白,两种蛋白可经剪切产生p63α、p63β和p63δ等亚型。ΔNp63α是TP63基因的启动子之一,作为核心调控因子在表观遗传和转录水平调控基因表达。最近的研究表明,ΔNp63α表达异常可致多种恶性肿瘤发生,同时降低恶性肿瘤对放射、化学治疗的敏感性。因此,ΔNp63α可作为恶性肿瘤诊断标志物和治疗靶点。该文就ΔNp63α在恶性肿瘤中的作用机制、耐药性等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34.
本文回顾4例肝移植术后早期发生十二指肠瘘的受者资料, 总结其诊断及治疗方法, 为该并发症的临床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5.
目的 研究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放射治疗时甲状腺受照射剂量及放疗后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行放射治疗患者162例,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正常组)和试验组(桥本氏甲状腺炎组),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时甲状腺受照射V30、V40、V50的体积、组织所受平均照射剂量(Dmean);测定患者治疗前、治疗后3、6、12、24个月血清中TSH、TT3、TT4、TPOAb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乳腺癌术后放射治疗时,甲状腺组织受到射线照射剂量体积范围:V30=74.06%~100%、V40=46.93%~63.00%、V50=24.54%~39.86%、Dmean=3 135.95~5 170.49 cGy;受照后两组患者TSH水平均升高(F=127.142、F=117.218,P<0.01),12、24个月试验组TSH升高较对照组明显(t=7.336、t=6....  相似文献   
636.
【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前CT影像特征与浸润性肺腺癌不同病理分级的相关性,预测手术患者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184例(共188个结节,其中4例患者有2个病灶,病理亚型不同)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浸润性肺腺癌患者的手术前CT图像,依据2020年IASLC病理学委员会设定的肺腺癌分级系统将其病理分为低、中、高分化三组,分析不同病理分级与手术前CT图像中病灶实变程度、病灶最大长径、病灶内部情况及周围结构的相关性。排除4例多灶性腺癌患者后,分析180例患者CT影像特征在不同病理分级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通过秩和检验与单因素有序Logistic回归共同验证比较发现,病变实变程度、病灶最大长径、病灶与血管相关性、边缘晕征、胸膜凹陷征、分叶征、毛刺征、淋巴结肿大在低、中、高分化三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灶实变程度是不同病理分级的风险因素(OR= 2.757,P<0.05)。患者预后随访结果显示低分化组预后更差,单因素生存分析发现男性、病灶呈实性、病灶内部出现血管、支气管截断征、微小钙化征、周围出现卫星灶、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是影响患者生存时间的风险因素(P<0.05);多因素生存分析发现男性患者(HR=2.658,P<0.05)及同侧肺门淋巴结肿大(HR=4.736,P<0.05)是患者手术后复发的风险因素。结论:手术前CT影像特征可预测浸润性肺腺癌的病理分级程度及手术预后情况,可指导临床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37.
目的通过总结在东风着陆场的卫勤保障经验,探讨卫勤保障策略。方法根据东风着陆场卫勤保障现状以及前期多次卫勤保障的做法和经验,进行回顾性总结研究。结果总结出主要做法:(1)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预案;⑵严格筛选技术过硬人员;(3)配备合理药材设备;(4)完成救护载体加改装;⑸重视急救技术培训;(6)强化政治思想教育;(7)进行身体适应性训练;⑻认真参与实战化训练。并提出3点体会:(1)思想与行动重视,是完成任务的前提;⑵训练与实战配合,是完成任务的基础;(3)教育与管理并重,是完成任务的底线。结论通过总结出东风着陆场的卫勤保障经验,为后续我国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和载人飞船着陆后现场医疗救护提供保障和救治经验。  相似文献   
638.
目的 探讨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system,FNS)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ONFH)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2月收治的179例(182髋)采用FNS内固定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临床资料。男96例,女83例;年龄20~59岁,平均53.7岁;低能量致伤106例,高能量致伤73例。骨折Garden分型:Ⅱ型40髋,Ⅲ型78髋,Ⅳ型64髋。Pauwels分型:Ⅰ型23髋,Ⅱ型66髋,Ⅲ型93髋。术前合并糖尿病21例。根据末次随访时有无ONFH,将患者分为坏死组和未坏死组,对两组年龄、性别、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致伤机制、术前骨密度、术前合并糖尿病、骨折Pauwels分型、Garden分型、股骨头后倾角、骨折复位质量、内固定物取出与否进行单因素分析,初步筛选ONFH发生的影响因素;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一步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筛选危险因素。结果 179例(182髋)患者术后获随访20~34个月,平均2...  相似文献   
639.
目的 了解上颌窦前外侧壁动脉位置、窦壁骨分隔的解剖特点,以减少上颌窦提升等种植手术并发症。方法 术前拍摄155名种植患者的CBCT,测量上颌窦前外侧壁动脉的位置、直径、缺牙区距离牙槽嵴顶颊侧的距离;测量上颌窦内骨分隔的发生率、骨分隔高度及位置。结果 血管检出率57.96%±10.09%,位于骨内占比58.82%±13.64%,直径0.5~1mm占51.80%±5.84%,直径1~1.5mm占37.89%±4.43%。缺牙区血管距牙槽嵴顶颊侧距离第一、二磨牙小于第二前磨牙。共分析310例上颌窦分隔,分隔发生率19.03%,其中上颌窦下部占比最高为42.37%,分隔高度为(6.68±2.60)mm。结论 上颌窦外侧壁动脉的检出率较高。上颌窦骨分隔的存在影响种植手术的设计,需谨慎处置。  相似文献   
640.
目的 观察绒促性素穴位注射对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的影响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40例男性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症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试验组采用绒促性素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采用绒促性素肌肉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老年男性症状(aging male symptoms,AMS)评分、国际勃起功能指数问卷表-5(International index of erectile function-5, IIEF-5)评分和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睾酮(testosterone,TT)、游离睾酮(free testosterone, FT)、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及精液参数(精液体积、精子浓度、精子总数、精子总活力、前向运动精子和精子正常形态率)的变化。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两组AMS和IIEF-5评分以及TT和FT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试验组AMS和IIEF-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