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7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50篇
综合类   116篇
预防医学   49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41.
杨兴华  兰庚茂  黄菊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2):1863-1863
我院于2006年1月~2007年5月对147例临床确诊或疑似冠心病患者行多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可明确检出心肌桥,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42.
目的探讨在药品研发中利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后,数据中的多个自变量与多个应变量间的关联性.方法介绍典型相关的原理,并用实例说明实现方法.结果实例中6个自变量、4个应变量经典型相关分析后,整体关联性较大的各有2个变量.结论探讨多个自变量与多个应变量间的整体关联性,为药品研发中利用均匀设计安排试验后进行数据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343.
血液超极化停搏对体外循环缺血心肌保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含ATP敏感性钾通道开放剂吡那地尔的血液停搏液诱导的心脏起极化停搏在常温与低温体外循环下对缺血心肌的保护效果。方法:18只犬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常温血液超极化组(B组)、低温血液超极化组(C组),每组6只。对照组以4℃标准St.Thomas液(K^ 16mmol/L)为心脏停搏液,常温血液超极化组和低温血液超极化组分别以含吡那地尔50μmol/L的37℃St.Thomas液(K^ 5mmol/L,含血比例1:1)和含吡那地尔50μmol/L和4℃St.Thomas液(K^ 5mmol/L,含血比例1:1)为心脏停搏液。体外循环期间,A组和C组温度保持在26℃-28℃,B组温度保持在35℃-37℃。三组体外循环(CPB)期间,均全心缺血60min,恢复灌注30min。对比观察阻断升主动脉前、后心肌腺苷酸(ATP、ADP、AMP、TAN、EC)含量、心肌超微结构、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血液动力学多项参数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在阻断50min和开放30min,心肌各项指标均显示有明显的缺血和再灌注损害;而血液超极化组损害较轻,特别是低温血液超极化组,损害最轻。结论:含吡那地尔的血液停搏液诱导的超极化停搏,其心肌保护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高钾去极化停搏;低温血液超极化停搏又优于常温血液超极化停搏。  相似文献   
344.
腱鞘囊肿常见于手和足的关节或腱鞘部 ,是关节或腱内的滑液增多后发生的囊性疝出现。多为肌腱或关节长期过度使用所致 ,也可由结缔组织的粘液性变引起。而发生于颞颌关节部的较少见 ,近日我科收治 1例右颞颌关节腱鞘囊肿患者 ,现报造如下 :患者男性 ,30岁 ,工人 ,汉族。 2 0 0 0年 3月 8日因“右耳前肿物发现 1年 ,近 2月进食时隐痛”收入院。患者 1年前发现右耳前有一黄豆粒大小无痛肿物 ,后逐渐长至杏核大小 ,近 2月在进食时有隐疼感。查体 :见肿物位于耳屏前 0 3cm处 ,位置表浅 ,无压痛 ,质地中等 ,有韧感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 ,当做开…  相似文献   
345.
目的 了解50岁及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患者住院费用现状及结构变化趋势,为调整费用结构及控制增速,缓解患者经济负担提供依据。方法 分析2010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集的14 669例50岁及以上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住院费用的结构变动度情况。结果 2010-2021年整体例均住院费用为49945.00元,且呈逐年缓慢增长趋势,整体结构变动度为30.47%,其中2012-2013年结构变动度最大(9.42%)。材料费、药物费及检查费是结构变动的主要费用项目,材料费整体呈正向变动(结构变动值:12.29)、药物费及检查费呈负向变动(结构变动值:-8.99和-4.72),三者累计贡献率为85.31%。对例均住院总费用拉动力负值最高是药物费(-1.52),正值最高为材料费(1.58)。结论 住院费用整体缓慢增长,材料费是其升高的主要因素,药物费则是抑制住院费用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表明医改已初见成效,但仍需继续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  相似文献   
346.
中国上古神话丰富多彩,但却零散而不成系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政教合一体制使中国神话失去了独立于政治之外的传人和传承体系,在政权的操纵下,前一代神话在后一代往往失去了传承和提高的可能,神话发展的链条在一次次政权交替中反复断裂,致使神话不能按自身规律持续发展,最终未能形成成熟的神话系统。  相似文献   
347.
目的观察携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 fluorescent protein,GFP)标记的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cDNA转染兔髁状突软骨细胞后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方法取兔髁状突软骨细胞体外培养至第2代,HGFcDNA转染软骨细胞,空白质粒组为对照组;噻唑蓝(MTT)检测软骨细胞的增殖能力,SABC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法测其Ⅱ型胶原在转染前后的变化与mRNA的表达。结果髁状突软骨细胞在转染后可较长时间的保持其软骨细胞的生物学特性,并可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SABC免疫组化测第Ⅵ代软骨细胞的Ⅱ型胶原表达仍呈强阳性,而对照组软骨细胞则明显减弱,说明HGF基因转染软骨细胞后可表达其生物学功能。基因瞬间转染率大约为31.23%。结论GFP标记的HGF基因以脂质体为载体转染兔髁状突软骨细胞后可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加速细胞的生长,在荧光显微镜下可直观地计算软骨细胞的瞬间转染率。  相似文献   
348.
目的:探讨产妇孕前体质指数(BMI)及孕期增重对妊娠期糖尿病(GDM)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院2017-2021年4524例分娩产妇数据,通过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分组,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GDM影响因素,并通过相乘、相加模型分析孕前BMI及孕期增重对于GDM的发生是否存在交互作用。结果:孕前超重、孕前肥胖及孕期增重不足是GDM的危险因素(OR=1.46,95%CI 1.22~1.75;OR=2.17,95%CI 1.68~2.80;OR=1.74,95%CI 1.45~2.09),孕前体重偏低及孕期增重过多是GDM的保护因素(OR=0.67,95%CI 0.51~0.89;OR=0.83,95%CI 0.71~0.98);孕前体重标准-增重不足是GDM的危险因素(OR=1.95,95%CI 1.55~2.45),孕前超重-增重过多是GDM的保护因素(OR=0.54,95%CI 0.38~0.77);相乘模型和相加模型显示,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对于GDM无交互作用;结论:孕前BMI和孕期增重均会影响GDM,二者之间无统计学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