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1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8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81.
目的:研究广东省野生和栽培何首乌资源现状,为何首乌资源和生产的保护提供依据。方法: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广东省各地的野生和栽培何首乌资源进行走访和现地调查,分析何首乌资源的分布、蕴藏量和利用现状。结果:广东省野生何首乌资源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地区,但无大面积分布,难以大量采集和利用。当前,栽培资源分布在肇庆市、茂名市、云浮市和韶关市。肇庆市何首乌栽培期为2~3年,块根可供药用,蕴藏量约1.7×10~6kg;茂名市、云浮市新兴县和罗定市的何首乌栽培期为1年,块根用于生产保健食品或洗发水,蕴藏量约3.5×10~6kg;韶关市和云浮市云城区、郁南县栽培的何首乌计划2~3年后采收,药材质量尚待检测。何首乌藤茎和叶未作利用。结论:广东省何首乌资源的保护和生产现状堪忧。政府、科研工作者、企业、种植户之间需加强合作,推进何首乌野生资源保护、良种繁育、药材生产全产业链标准化建设、新药研发、品牌推广等工作,促进广东省何首乌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2.
本文旨在探讨辣蓼水提液对大肠杆菌性腹泻小鼠炎症因子和细胞色素P450 (CYPs)酶表达的影响。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恩诺沙星组、辣蓼水提液5g/kg组和10g/kg组。腹腔注射致病性大肠杆菌建立小鼠腹泻模型,于造模前两天各组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模型组和正常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1天。HE染色法观察十二指肠和肝脏的病理组织学特征, ELISA法检测十二指肠和肝脏中炎症因子和CYPs主要亚型的含量, q 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CYPs的m RNA及蛋白表达。结果表明,辣蓼水提液可明显缓解致病性大肠杆菌诱导的小鼠肠道及肝脏损伤,降低炎症因子的含量及m RNA表达,对CYPs主要亚型的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有明显的调节作用。辣蓼对大肠杆菌性腹泻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释放、调节药物代谢酶CYP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3.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MRI判断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的价值。方法系统检索2017年10月前发表的与MRI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分析相关,并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的中、英文研究文献。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参考Cochrane协作网所推荐的内容确定。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的研究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并以诊断性试验准确性质量评价(QUADAS)标准进行质量评价。结果最终纳入文献7篇,共包含813个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MRI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脂质核心的95%CI为(0.80,1.27),比值比(OR)为1.01,Z值为0.06,P值为0.95;识别钙化成分的95%CI为(0.64,1.11),OR为0.85,Z值为1.19,P值为0.23。结论 MRI用以识别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脂质核心及钙化成分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84.
目的:研究辣蓼对大肠埃希菌性腹泻小鼠的干预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16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小檗碱组,辣蓼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采用腹腔注射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建立小鼠腹泻模型。辣蓼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2.5,5,7.5 g·kg-1辣蓼水提液,小檗碱组给予盐酸小檗碱0.025 g·kg-1,正常组及模型组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给药2次。分别于成模后的第1,2,4,6天各组随机抽取5只动物,取十二指肠,光镜下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肠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Smad3及Smad7 mRNA表达水平。结果:病理学观察发现辣蓼干预后可以明显减轻腹泻小鼠十二指肠黏膜损伤;ELISA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肠黏膜TNF-α和IL-1β的含量明显增多(P0.01);与模型组比较,辣蓼中、高剂量组能降低小鼠肠黏膜TNF-α和IL-1β的含量(P0.05,P0.01)。Real-time PCR结果表明,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TGF-β1,EGFR表达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Smad7 mRNA表达量明显降低(P0.05,P0.01),药物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可不同程度调节肠组织中TGF-β1,EGFR,Smad3及Smad7 mRNA表达量(P0.05),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辣蓼对大肠埃希菌性腹泻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少肠组织炎症因子释放、改善肠道黏膜屏障、干预TGF-β/Smads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85.
高良姜味辛性温热,善于温中散寒,有治疗脘腹冷痛,胃寒呕吐的功效,是一味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温里药.近年来,国内外对高良姜各方面的研究较多,本文就高良姜的药用植物资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研究进展以及应用近况进行了综述,期望为高良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和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6.
应用微波消解-ICP-MS法测定了20批冬虫夏草中5种重金属铜(Cu)、铅(Pb)、砷(As)、镉(Cd)、汞(Hg)元素的残留量,并分析了5种重金属在冬虫夏草不同部位的含量。结果表明,在《中医药-中药材重金属限量》ISO国际标准下,所有批次样品中Cu,Pb,Cd,Hg 4种重金属元素的残留量均符合要求,且该4种元素在子座中的含量均高于虫体中的含量;重金属As的超标率为88.24%,样品中As主要集中于虫体部分,虫体中As的含量是子座的7~12倍。该研究阐明了冬虫夏草中5种重金属的分布规律,同时分析了现行冬虫夏草重金属砷限量标准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为冬虫夏草重金属砷的限量标准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目的 建立广金钱草根尖染色体制片方法,为广金钱草染色体数目鉴定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以广金钱草根尖为材料,探讨根尖长度、取材时间、预处理方法、解离方法以及染色时间等相关因素对广金钱草根尖染色体制片效果的影响,并进行核型分析.结果 于上午9:00取0.5 cm根尖,0.05%秋水仙素预处理3 h,卡诺固定液固定24 h,1.0 mol/L HCl溶液60 ℃下解离10 min,改良卡宝品红染色20 min,所得根尖染色体制片效果最好.核型分析结果表明,细胞染色体数为2n=2x=22,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为7对,近中部着丝粒染色体(sm)为3对,近端部着丝粒染色体(st)为1对,核型属于2A型,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61%.结论 本研究获得了广金钱草根尖染色体制片最佳技术条件.  相似文献   
88.
目的 考察龙须藤总黄酮对骨关节炎动物模型的治疗作用和机制.方法 釆用4%木瓜蛋白酶关节腔内注射法建立骨关节炎大鼠模型.以大鼠关节直径变化,足趾容积变化、关节病理切片及骨关节Makin′s评分为指标,观察龙须藤总黄酮对膝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利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含量,初步探讨龙须藤总黄酮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龙须藤总黄酮各组均能不同程度地使骨关节大鼠关节直径、足趾容积、Makin′s评分降低,并能显著降低大鼠血清中IL-1β和TNF-α的含量.结论 龙须藤总黄酮对膝关节炎大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抗炎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L-1β和TNF-α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优化罗仙子油的精炼工艺,研究罗仙子精油对D-半乳糖致小鼠皮肤衰老的干预作用。方法:分别考察不同因素对罗仙子油的水化脱胶、碱炼脱酸精炼效果的影响,分析比较罗仙子油精制前后的理化值。将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基质组、维生素E组、罗仙子精油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每日颈背部皮下注射3%D-半乳糖连续42 d,建立小鼠亚急性衰老模型;各给药组于小鼠颈背部涂抹相应药物qd,持续32 d,HE染色观察皮肤组织形态,检测皮肤含水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羟脯氨酸(HYP)及丙二醛(MDA)的含量。采用家兔对罗仙子精油进行皮肤刺激性实验,将12只家兔分为正常组、完整皮肤组、破损皮肤组。在家兔背部左侧给予0.5 m L罗仙子精油,右侧给予同体积基质,qd,连续7 d。观察药物对家兔皮肤的刺激性,对皮肤红斑和水肿进行评分,于末次给药后72 h对给药部位皮肤进行HE染色,并观察皮肤组织形态。结果:罗仙子油精炼后,碘值(18.714±0.116) g·100 g-1、酸值(0.465±0.006) mg·g-1、过氧化值(0.016±0.001) g·100 g-1和皂化值(130.212±1.623) mg·g-1,符合按摩精油及润肤油的国家标准。与模型组比较,罗仙子精油组小鼠皮肤真皮层增厚,毛囊数明显增加且胶原纤维增多,皮肤含水量、HYP含量、SOD及GSH-PX活力明显提高(P<0.05,P<0.01),MDA含量显著降低(P<0.01)。在家兔皮肤刺激实验中,各组家兔的红斑和水肿评分均为0分,皮肤刺激性均评价为无刺激。结论:罗仙子精油具有延缓D-半乳糖致小鼠皮肤衰老的作用,且无刺激性,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精炼后罗仙子油的色泽、气味、澄明度和流动性均得到改善,为罗仙子精油的抗衰老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近年来,中药材地龙的商品价格不断上涨,市场的混伪品随之增加。其主要鉴别特征在药材中大部分丢失,难以区分。因此,急需建立一种准确、稳定的中药材地龙基原鉴别方法。方法:根据地龙及其混伪品的COI基因序列差异找到变异位点,从而设计参环毛蚓、通俗环毛蚓、威廉环毛蚓及栉盲环毛蚓的特异性鉴别引物,优化反应体系并进行耐受性和适用性的考察和验证。在此基础上将特异性引物组合,构建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体系,从而建立了一种高效准确、操作简便、专属性强、重复性好的中药材地龙及其常见混伪品的多重位点PCR鉴别方法。结果:在该方法下广地龙基原参环毛蚓可得到366 bp片段,沪地龙基原通俗环毛蚓和威廉环毛蚓可得到487 bp片段,栉盲环毛蚓可得到475 bp片段,其他混伪品均无条带。将之组合形成的多重PCR可在一次鉴定操作中根据条带位置同时鉴别沪地龙和广地龙。结论:该文所建立的多重位点特异性PCR鉴别方法可准确鉴别中药材地龙真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