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44篇
临床医学   28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SARS于 2 0 0 2年最先在中国出现 ,截止到 2 0 0 3年 10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收到了 15 6例关于SARS病例的报告 ,在这些病例中只有 8例有SARS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证据(SARS -CoV抗原 ) ,均没有患者死亡。然而 2 0 0 3年 9月末在加拿大已有 4 3人死于SARS。由此可见尽快地认识和防控SARS是非常重要的 ,这样不仅可帮助患者康复 ,而且可以保护人群免受感染并且预防该疾病的再次流行。虽然在SARS暴发期间 ,临床工作者学到了很多治疗和控制它的办法 ,但在这个全球威胁再次暴发之前 ,还需要掌握更多关于它的知识。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Ehrlich苏木精染液的pH值变化对组织染色的影响,寻求提高HE染色质量的方法.方法 用2 mol/L NaOH和HCl分别处理Ehrlich苏木精染液,测定其pH值;观察组织切片在不同pH值苏木精染液中的染色效果.结果 组织切片在低pH值染液中细胞核着色清楚,呈蓝色或深蓝色,核浆对比清晰,无苏木精沉渣附着...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Ehrlich苏木精染液的pH值变化对组织染色的影响,寻求提高HE染色质量的方法.方法 用2 mol/L NaOH和HCl分别处理Ehrlich苏木精染液,测定其pH值;观察组织切片在不同pH值苏木精染液中的染色效果.结果 组织切片在低pH值染液中细胞核着色清楚,呈蓝色或深蓝色,核浆对比清晰,无苏木精沉渣附着;组织切片在高pH值染液细胞核着色欠清楚,呈灰蓝色或紫黑色,核浆对比不清晰,苏木精沉渣附着较多.结论 Ehrlich苏木精染液pH值变化对HE染色影响较大,稳定染液的pH值在较低水平可明显提高HE染色质量.  相似文献   
34.
目的 探讨Ig/TCR基因重排分析联合EBER原位杂交检测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s,GIL)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常规石蜡包埋的GIL病理标本35例(包括成熟B淋巴细胞肿瘤29例,成熟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肿瘤6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变10例,提取DNA,应用BIOMED-2引物系统进行Ig/TCR基因重排的克隆性分析,并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EB病毒编码的小RNA(EBER).结果 35例GIL中,共检测出34例克隆性重排.其中29例成熟B细胞淋巴瘤均扩增出Ig克隆性重排,敏感性为100%,且联合应用IgH与IgK引物Ig单克隆性重排的检出率最高;6例成熟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肿瘤中5例扩增出TCR克隆性重排,敏感性为83.3%;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病例均未检测到Ig及TCR克隆性重排条带,其检测特异性为100%.29例成熟B细胞淋巴瘤及10例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组织经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阴性,6例成熟T淋巴细胞和NK细胞肿瘤中2例EBER原位杂交检测阳性,且均为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结论 BIOMED-2标准化的基因重排分析系统检测石蜡包埋组织中Ig基因和TCR基因克隆性重排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对GIL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EBER原位杂交检测对基因克隆性重排阴性的淋巴瘤也具有一定的辅助诊断作用.  相似文献   
35.
子宫颈癌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女性恶性肿瘤的第二位,仅次于乳腺癌,在发展中国家发病率和病死率有上升趋势[1].  相似文献   
36.
目的综述"十一五"以来病理学发展趋势及相关进展,为探讨"十二五"军队病理学科发展方向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情报调研、文献检索等方法 ,分析"十一五"期间病理学领域取得的新进展。结果 "十一五"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迅猛发展,许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广泛渗透并应用于病理学各个领域,为临床病理诊断,病理学研究、教学及学科人才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拓宽了病理学研究新领域,为病理学的知识创新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同时也加速了军事病理学发展;我军病理学专业在军事病理、肿瘤病理及学科建设等方面已取得长足进步。结论今后,军队病理学专业还应在分子病理、军事病理、临床病理及军民通用病理技术研究等方面继续努力,在医院病理科建设和诊断质量控制方面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淋巴组织细针吸取细胞(FNAC)HE染片褪色后作免疫组化的效果。方法10例淋巴组织细针吸取细胞学HE染片,采用高锰酸钾一草酸褪色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0例淋巴组织针吸细胞涂片进行标记,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染色效果。结果10例淋巴组织针吸细胞涂片经HE染色细胞学诊断:4例无恶性细胞,4例核异质细胞,2例可疑恶性细胞;活检石蜡切片诊断证实良性病变6例,恶性病变4例,良性符合率67%,恶性符合率50%。HE染片褪色行免疫组化标记后诊断:2例转移性癌,2例可疑恶性淋巴瘤,6例无恶性细胞,良性符合率100%,恶性符合率100%。10例淋巴组织针吸细胞涂片经HE染色细胞学诊断4例有分歧,经免疫组化标记后均能明确诊断。结论FNAC检查对初筛淋巴结疾患的良恶性判断及肿瘤分型有重要意义;淋巴组织细针吸取细胞HE染片褪色后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简便易行,在病理诊断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为细胞学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了一个新的手段,从而进一步提高细胞学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38.
目的:运用病理学手段观察高压氧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疗效。方法:7d龄SD大鼠40只,结扎左侧颈总动脉,建立HIE模型,分为2组,一组给高压氧连续7d治疗,另一组为HIE对照组。7d后处死动物,观察大脑改变。结果:高压氧治疗组(HOB组)与损伤对照组(HIE组)都具有(1)神经元细胞变性,坏死;脑充血,水肿;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结节形成;透明血栓生成等基本病变。(2)软化、空洞及钙化等继发性改变。HIE组与HBO治疗组统计学处理结果提示其损伤程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组资料显示高压氧治疗新生鼠缺氧缺血性脑病无明显效果,在方法学及疗效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9.
高原地区不同抗原修复方法对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免疫组化染色的实质是抗原抗体反应,即用特异性抗体识别组织和细胞中的相应抗原。但现在广泛使用的病理标本固定液甲醛能够形成醛键和羧甲基并且能使蛋白发生交联而封闭抗原决定簇,影响染色结果。因此免疫组化染色前需要对组织切片中的抗原进行修复。抗原修复的目的就是用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被封闭的抗原决定簇重新暴露出来。化学修复主要是蛋白酶消化,常用的有胰蛋白酶、胃蛋白酶。物理修复是通过热效应使被封闭的抗原决定簇得以修复和暴露,包括微波加热法、煮沸加热法和高压加热法。国内已有人研究过微波法、高压法。的修复效果,还有人对煮沸加热法、微波加热法、高压加热法和胰酶消化法的修复效果进行过比较。但尚未有人研究过使用上述方法进行抗原修复时大气压力对修复效果的影响。在高原地区,大气压低,水的沸点低.热修复效果与其他地区应有差异一但迄今未见高原地区抗原热修复方面的研究报道。本文对高原条件下各种抗原修复方法的修复效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40.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TIMP3失活与乳腺癌发生和进展的关系。方法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技术和亚硫酸盐测序技术检测乳腺癌发生模型MCF10的增生细胞系MCF10A、癌前细胞系MCF10AT、导管内癌细胞系MCF10DCIS.com、浸润癌细胞系MCF10CA1a和转移癌细胞系MCF10CA1d、MCF10CA1h中TIMP3启动子区甲基化状态。结果甲基化特异性PCR分析显示,在上述各细胞系中,TIMP3启动子区均呈高度甲基化状态。亚硫酸盐测序显示,在上述各细胞系中,测序区内的68个CG位点几乎全部发生了甲基化,且甲基化累及了绝大部分等位基因。结论TIMP3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在乳腺癌的发生和进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早期诊断乳腺癌和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