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43篇
  免费   235篇
  国内免费   179篇
耳鼻咽喉   16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20篇
基础医学   212篇
口腔科学   19篇
临床医学   385篇
内科学   264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76篇
特种医学   198篇
外科学   245篇
综合类   1233篇
预防医学   427篇
眼科学   47篇
药学   595篇
  10篇
中国医学   830篇
肿瘤学   120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88篇
  2022年   95篇
  2021年   112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3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99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209篇
  2009年   210篇
  2008年   209篇
  2007年   214篇
  2006年   216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54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67篇
  2000年   132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95篇
  1996年   82篇
  1995年   117篇
  1994年   85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62篇
  1990年   39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32篇
  1984年   2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24篇
  1980年   13篇
  1979年   7篇
  1974年   3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骨缺损治疗一直是困扰骨科的一大难题,由于骨的再生能力有限,大面积的骨缺损常无法自行愈合。淫羊藿苷(icariin, ICA)在骨形成方面的效果明显,淫羊藿含有的ICA是一种黄酮类化合物和活性化合物,具有促进骨形成和抑制骨吸收的双重活性,并且可以通过多种生物材料进行局部递送,促进骨缺损修复,展现出良好的的骨诱导潜力。研究发现,ICA主要通过促进骨形成、软骨形成、血管生成、抑制骨吸收和抗炎作用修复骨缺损。本文就ICA修复骨缺损及其作用机制加以概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2.
原发性及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原发性及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表现,评价其影像学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或活检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176例,其中原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111例,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65例。完整影像学资料共42例,均行X线检查,其中30例行CT检查,15例行MRI检查,9例同时行CT及MRI检查。结果:4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平片上根据病变部位分偏心型22例、髓内型18例、骨旁型2例,大多数表现为偏心型膨胀性骨破坏;CT扫描可见25例不同程度骨膨胀、骨皮质内缘的分房状压迹和骨嵴影,皮质破坏断缺7例,15例见骨包壳,3例见液-液平面;15例MRI扫描表现为分叶状肿块,9例MRI表现为T1WI低、T2WI高信号囊腔,6例表现为混杂信号,囊间隔均为T1WI、T2WI低信号,6例行MRI增强扫描,均见间隔强化,5例见液-液平面。结论:原发性及继发性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X线、CT及MRI三者结合能明显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T_2图成像技术在检测关节软骨退变早期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选用2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左膝关节行常规磁共振成像,扫描结束后即刻处死,取股骨髁软骨行苏木素和伊红染色(HE)、阿利辛兰染色(AB)及蛋白多糖含量测定。乙、丙、丁各组每只兔左膝关节内注射0.2ml(10U)木瓜蛋白酶。乙、丙、丁各组于注射木瓜蛋白酶前及注射后分别于24h、48h、72h先行相同常规磁共振成像及T_2图成像,取感兴趣点,测定关节软骨T_2弛豫时间值并取平均值,对每组数据进行t检验。扫描结束后处死动物,取左膝股骨髁部软骨行大体观察、HE、AB染色及蛋白多糖含量测定。结果:注射木瓜蛋白酶后24h、48h,蛋白多糖含量与甲组比较,统计学均有差异(P=0.048和0.045,P<0.05),注射后72h,统计学没有差异(P=0.455,P>0.05)。T_2图像软骨色阶由注射前的黄红色转为注射后的红色,注射木瓜蛋白酶后24h、48h、72h的T_2弛豫率分别升高了30.14ms,20.92ms和16.17ms。经t检验后,注射后24h与注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4,P<0.05)。结论:本研究采用的T_2图成像技术能够通过定量检测T_2弛豫时间值反映软骨退变早期软骨内的生化改变。  相似文献   
64.
尿动力学检查在前列腺增生症术前评估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前列腺增生症(BPH)手术治疗前尿动力学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对166例拟行手术治疗的BPH患者的尿动力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166例患者中,125例(75.3%)证实存在膀胱出口梗阻(BOO ),25例(15.1%)为可疑BOO(BOO±),16例(9.6%)无BOO(BOO-),3组之间在最大尿流率(Qmax)、残余尿量(PVRV)、逼尿肌/外括约肌协同失调(DSD)上差异无统计意义,BOO( )组的逼尿肌不稳定(DI)、低顺应性膀胱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逼尿肌收缩力减弱(DUA)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对诊断BPH、选择治疗方法和预测疗效有重要意义,手术治疗前应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65.
分别用水和乙醇作为溶剂加热提取枳椇子中的总黄酮,用比色法测定黄酮的含量,分别以提取时间、加热温度、料液比、提取次数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对两种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确定各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其解酒作用进行研究.水提取法的最优条件是:100 ℃,料液比1 g:8 mL,加热0.5 h,回流提取3次;醇提取法的最佳条件:80 ℃,料液比1 g:6 mL,加热1.5 h,以体积分数50%的乙醇回流提取3次.实验结果显示,醇提取法比水提取法效果更好,枳椇子提取液具有一定的解酒作用.  相似文献   
66.
目的 探讨超声测量膀胱内前列腺突入程度(IPP)在判断良性前列腺梗阻(BPO)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109例,经尿动力学检查诊断无前列腺梗阻25例、可疑梗阻15例、梗阻69例.采用经腹超声测量IPP,比较3组患者的IPP变化,统计学比较分析IPP与尿动力学检测指标的相关性. 结果无梗阻组、可疑梗阻组及梗阻组患者的IPP分别为(2.7±1.2)、(2.9±1.4)和(15.4±6.5)mm,无梗阻、可疑梗阻组与梗阻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PP与尿流开始时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时逼尿肌压、尿流结束时逼尿肌压、最大尿流率及A-G数均相关,r分别为0.628、0.714、0.591、-0.450及0.729(P<0.01).以IPP≥10 mm为BPO判断标准,其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97.5%、阳性预测值为98.4%、阴性预测值为84.8%,约登指数为0.87. 结论 经腹超声测量IPP操作简便、无痛苦,判断BPO准确,可作为尿动力学诊断BPO的补充方法.  相似文献   
67.
目的 研究小径微孔聚氨酯 (polyurethane,PU)人工血管的制备条件对微观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浸渍 -沥滤法制备 PU小径微孔人工血管 ,通过改变模径、PU材料、盐粒大小、盐胶比和浸渍次数等制备条件 ,控制人工血管的尺寸参数和微观结构 ,测定 PU血管的力学性能 ,观察血管尺寸参数和微观结构对其性能的影响。 结果  PU小径血管内径 2~ 4 mm,壁厚 0 .6~ 1.2 mm,密度 0 .2 3~ 0 .4 9g/ cm3,孔径 4 2~ 95μm,孔隙率5 6 %~ 80 %。血管的径向顺应性 1.2 %~ 7.4 %· 13.3k Pa- 1 ,水渗透性 0 .2 9~ 12 .4 4 g/ (cm2 · min) ,轴向抗张强度1.5 5~ 4 .36 MPa,爆破强度 6 0~ 30 0 k Pa,缝线撕裂强度 19.5~ 96 .2 N/ cm2 。相同尺寸时 ,Chro- noflex制备的小径血管的顺应性和水渗透性优于 PCU- 15 0 0制备的小径血管 ,而 PCU- 15 0 0小径血管的轴向抗张强度、爆破强度和缝线撕裂强度优于 Chro- noflex小径血管。 结论 通过选择材料和优化制备条件 ,可制得具有合适孔径和孔隙率 ,顺应性和其它性能与天然血管匹配的 PU小径血管。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压力性尿失禁(SU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有典型临床表现并经尿动力检查确诊为SUI的患者,分别在自然和应力状态下行MRI,显示不同状态下膀胱尿道的位置及形态改变,测量两种状态时膀胱尿道连接点至耻尾线的垂直距离及距离差(即下移度)。并与18例健康对照者进行比较。结果:SUI组28例应力状态下膀胱尿道连接点明显下移,其中24例下移至耻尾线以下,下移距离(10.32±1.92)mm;18例正常对照者下移距离为(5.3±1.36)mm,与SUI组比较P<0.01,且膀胱尿道连接点均位于耻尾线以上。SUI组3例可见后尿道呈漏斗状开放;对照组后尿道形态均正常。完整地显示全尿道两组总共仅15例。结论:MRI可以直接表现解剖型SUI的尿道活动及其程度,显示膀胱颈后尿道的形态,从而间接判断Ⅲ型或Ⅱ/Ⅲ混合型SUI,同时操作简便,影像清晰,直观全面,并具非侵入性,但完整地显示全尿道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茎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分离,Sephadex LH-20及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解析化合物结构。结果从小木通的茎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结构分别鉴定为豆甾醇(Ⅰ)、3β-羟基豆甾-5,22-二烯-7-酮(Ⅱ)、5α-豆甾烷-3β,6α-二醇(Ⅲ)、豆甾醇-3-O-β-D-葡萄糖苷(Ⅳ)、胡萝卜苷(Ⅴ)、葡萄糖(Ⅵ)、正二十二烷酸(Ⅶ)、5-羟甲基-2-呋喃醛(Ⅷ)、3-甲氧基-4-羟基-苯甲酸(Ⅸ)和阿魏酸(Ⅹ)。结论除Ⅴ外,其余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0.
腰腿痛是临床十分常见的病变,据统计,占外科门诊的25%,骨科门诊的50%。腰椎间盘突出则是腰腿痛的最主要原因,自1934年mixter发现椎间盘突出症以来,新的诊疗技术不断出现,诊疗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据统计,约80%~90%腰椎间盘突出症可通过保守治疗治愈。作者采用腰肌间沟封闭的方法对40例有严重腰腿痛的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并进行追踪访查,现报告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