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1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4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32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9篇
临床医学   137篇
内科学   92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3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42篇
综合类   262篇
预防医学   96篇
眼科学   8篇
药学   100篇
  1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3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3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3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59篇
  2010年   65篇
  2009年   66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992.
一次性根治肛门直肠周围高位脓肿9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近年来采用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门直肠周围高位脓肿98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98例,男性80例,女性18例.年龄14~75岁.平均35岁.病程3~20 d,平均6 d.直肠黏膜下脓肿7例,高位肌间脓肿6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28例,直肠后间隙脓肿50例,骨盆直肠间隙直肠后间隙脓肿7例.除13例直肠黏膜下和高位肌间脓肿外其余均合并单侧或双侧的坐骨直肠间隙脓肿.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了解洁净手术室万级手术间尘埃粒子动态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为保障洁净手术室的空气质量,制订手术部位感染防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某三甲综合医院洁净手术室万级手术间尘埃粒子进行动态监测,同时收集温湿度、压差、开门次数、室内人数等可能影响尘埃粒子计数的影响因素数据进行分析,监测时段涵盖术前准备、手术进行整个过程。结果 术前准备时尘埃粒子因铺单、穿手术衣等操作而迅速升高,直径≥0.5μm的尘埃粒子数(PM0.5)在切皮时达最高,直径≥5.0μm的尘埃粒子数(PM5.0)在铺单时达最高,随着手术的进行尘埃粒子逐渐减少,术中部分时段可达静态标准;尘埃粒子数与温度、湿度、压差、铺单穿手术衣操作、开门频次、室内人员活动相关。结论 除控制温度、湿度、压差等基本参数外,在手术切皮前强制设定3~5 min的静默期、将切皮前尘埃粒子监测列入日常监测、在手术准备及手术过程中严格限制不必要的开门次数和室内人员活动可有效保证手术室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994.
<正>耐多药结核病仍然是全球结核病防控的重要挑战,其治疗疗程长、药物不良反应严重、患者依从性差,导致其高治疗失败率及高死亡率[1-2]。肠结核是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肠梗阻是其常见的合并症。肠结核所致肠梗阻常需手术治疗。目前,关于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时机尚无统一标准。肠梗阻时患者无法口服抗结核药物,而耐多药肠结核不同于药物敏感的肠结核,其可用静脉抗结核药物有限,且其治疗疗程长,因此,合并肠梗阻的手术时机是否一致尚需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995.
996.
997.
<正>脑淀粉样血管病相关炎症(cerebral amyloid angiopathy related inflammation, CAA-RI)是由β淀粉样蛋白(amyloid β-protein, Aβ)沉积于脑皮层及软脑膜小血管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为一种相对罕见的可逆性脑病综合征[1]。头颅MRI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而脑脊液检查多无特异性。目前,国内外尚未检索到以血性脑脊液为特点的CAA-RI病例报道。  相似文献   
998.
多发性骨髓瘤(MM)是好发于老年患者的恶性浆细胞疾病。近10余年靶向新药(包括硼替佐米、来那度胺等)、造血干细胞移植及嵌合抗原受体T(CAR-T)细胞免疫治疗的应用,使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预后取得了革命性进步[1],但MM至今仍无法治愈,患者终将面临疾病复发进展,进而难治[2]。如何为复发/难治性MM(RRMM)患者选择治疗方案仍然是临床面临的难题。泊马度胺是第三代免疫调节剂,具有多重抗骨髓瘤机制,通过与Cereblon结合激活E3泛素连接酶复合物活性,促进底物蛋白Ikaros和Aiolos泛素化和蛋白水解,抑制MM细胞增殖[3-5],并发挥免疫调节和抗血管生成作用,对既往硼替佐米及来那度胺等靶向药物耐药的MM患者有显著疗效。2013年泊马度胺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用于治疗RRMM,2020年11月泊马度胺在我国获批上市。目前泊马度胺在国内应用时间较短,其治疗RRMM的疗效、安全性数据较少。因此本研究回顾性分析50例应用泊马度胺治疗的RRMM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旨在为RRMM患者的治疗选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对比纳布啡与舒芬太尼预防全身麻醉下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后男性患者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RBD)的效果。方法 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的男性患者158例,年龄25~65岁,美国麻醉医师学会(ASA)Ⅰ~Ⅲ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纳布啡组(N组)、舒芬太尼组(S组)两组,每组79例。N组全麻诱导给予纳布啡0.2 mg/kg, S组诱导给予舒芬太尼0.2μg/kg,其余麻醉诱导药物及维持方法相同。分别记录全麻苏醒时(T0)及苏醒后10 min (T1)、20 min (T2)、30 min (T3)、1 h (T4) 5个时点两组患者的CRBD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Ramsay镇静评分、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 两组T3,T4时点CRBD发生率显著高于T0时点(P<0.05);与S组相比,N组在T3时点CRBD发生率及重度CRBD的发生率均显著降低(P<0.05);N组T3时点Ramsay镇静评分显著高于S组(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的男性患者,全麻诱导时给予纳布啡更有助于降低术后苏醒期...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EGF)对老年大鼠自发运动活性及黑质-纹状体多巴胺体系(NSDAs)的影响。方法 :经皮给予健康24月龄大鼠EGF(0.15 mg/mL)7 d,通过旷场试验检测大鼠的自发运动活性;通过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检测NSDAs中酪氨酸羟化酶(TH)和多巴胺转运体(DAT)的表达;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NSDAs中多巴胺(DA)的含量变化。结果 :老年组大鼠自发运动活性、NSDAs中TH和DAT的表达以及DA的含量均较成年大鼠显著下降。EGF处理后,老年大鼠自发运动活性、NSDAs中TH和DAT的表达以及黑质(而非纹状体)DA的含量显著上升,但未达到成年大鼠水平。结论 :EGF改善老年大鼠自发运动活性衰退伴随黑质DA含量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