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65篇
  免费   818篇
  国内免费   499篇
耳鼻咽喉   101篇
儿科学   167篇
妇产科学   76篇
基础医学   642篇
口腔科学   128篇
临床医学   2218篇
内科学   1095篇
皮肤病学   83篇
神经病学   360篇
特种医学   518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1162篇
综合类   4762篇
预防医学   1851篇
眼科学   137篇
药学   1570篇
  26篇
中国医学   1908篇
肿瘤学   374篇
  2024年   101篇
  2023年   403篇
  2022年   347篇
  2021年   311篇
  2020年   318篇
  2019年   370篇
  2018年   391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287篇
  2015年   300篇
  2014年   896篇
  2013年   639篇
  2012年   696篇
  2011年   726篇
  2010年   660篇
  2009年   661篇
  2008年   695篇
  2007年   760篇
  2006年   793篇
  2005年   794篇
  2004年   668篇
  2003年   662篇
  2002年   555篇
  2001年   472篇
  2000年   488篇
  1999年   460篇
  1998年   456篇
  1997年   447篇
  1996年   456篇
  1995年   378篇
  1994年   375篇
  1993年   262篇
  1992年   199篇
  1991年   201篇
  1990年   158篇
  1989年   129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78篇
  1986年   59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37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0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8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5篇
  1963年   3篇
  195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5 毫秒
991.
1988年~1990年在援助赞比亚医疗工作中,共收治小儿木薯中毒108例,经抢救全部治愈,现将资料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08例患者中,男性57例,女性51例。年龄10~13岁14例,7~9岁39例,4~6岁31例,1~3岁22例。于食后2小时发病16例,3~4小时发病38例,5~6小  相似文献   
992.
采用四氮唑蓝(MTT)分析检测10例骨肉瘤细胞对氨甲喋呤(MTX)、阿霉素(ADR)、顺铂(CDDP)、长春新碱(VCR)、氮芥(NM)、丝裂霉素(MMC)的药物敏感性。其样本的检测率达9O%。骨肉瘤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不一,其50%细胞生存的药物浓度(IC50)差异很大。在临床用药剂量下,6种化疗药物的平均生存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中ADR除与CDDP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外,与其它相比差异有显著性。同时观察到6种药物的剂量效应曲线也不相同。因而认为此结果不仅可作为一种药物敏感性试验的方法指导临床选择化疗药物,而且提示骨肉瘤细胞的药物作用模式。  相似文献   
993.
环孢霉素A肾毒性的发病机制及人参总皂甙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环孢霉素A(CsA)肾毒性的作用机理至今不十分明确,而反应性氧代谢产物(ROM)与许多肾脏疾病有关。将Wistar大鼠分别给CsA三种剂量12.5、25、50mg·kg-1/d日灌胃7天,大鼠出现急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酥、血清及肾皮质匀浆丙二醛显著升高,而肾皮质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全血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在人参总皂甙及去铁敏预防组中,上述指标与正常组无显著差异,提示ROM产生的增加及肾脏抗氧化能力的下降参与了CsA所致的急性肾毒性,而入参总皂甙、去铁敏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骨碱笥磷酸酶对佝偻病的早期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39例儿童血浆骨碱性磷酸酶进行测定。结果BALP早期诊断佝偻病率达47.4%,与X线符合率为97.9%。提示该法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可减少漏诊率,且操作简便,快速、是早期诊断佝偻病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5.
试用新型免疫调节剂胎盘肽治疗丙型肝炎115例,单一用药每天肌注2~4ml,平均治疗3~4月。临床治愈91例,占79.1%,近期HCV—Ab、HCV—RNA阴转率分别为34.5%和39.O%;急性乙丙混合感染者HBsAg和HBV—DNA阴转率分别为71.4%和66.7%;慢性乙丙混合感染者HBsAg转阴率为20.3%、HBV—DNA阴转率为35.O%。随访出院急性病例未见复发,慢性病例出现肝功波动者在11.4%以内;肝组织病理复查均见明显进步,已有假小叶形成者亦示消退。证明急、慢性丙型肝炎在恰当治疗下预后良好,说明新型免疫调节剂胎盘肽对单纯丙型肝炎或乙丙混合型肝炎均能获得较好效  相似文献   
996.
阿片类滥用者体内吗啡测定方法的研究进展右江民族医学院科研处杜国有陆贤杰梁峰(百色533000)阿片类药物包括海洛因、吗啡、可待因、单乙酰吗啡和单乙酰可待因等。这类药进入人体内大部分代谢成吗啡和葡萄糖醛酸的结合物,由尿中排出。因此测定患者体内的吗啡即可...  相似文献   
997.
998.
倪陈  杜信 《工企医刊》1996,9(4):7-9
心律失常是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表现。我们自1988年元月至1995年12月共收治病毒性心肌炎155例,总结时按1394年5月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重新审定,有心律失常表现的共  相似文献   
999.
二、肾小球肾炎 肾小球肾炎按其病因、起病急慢、病理改变、治疗和转归的不同,可分为急性肾小球肾炎、隐匿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急进性肾小球肾炎四种。 急性肾小球肾炎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种由细菌(大多数为溶血性链球菌)感染诱发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炎症。它与肾盂肾炎(泌尿系感染的一种)  相似文献   
1000.
溶血磷脂胆碱对绵羊心室肌的电生理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心肌缺血诱导的心律失常是冠心病死亡的主要原因。虽然已有大量动物研究探讨缺血期间产生心律失常的一些因素,但由于代谢紊乱导致心肌膜离子电导变化和心律紊乱,只是近年才被国外电生理学家广泛重视。种种现象表明,缺血时引起致心律失常物质的堆积:(1)在心脏缺血时诱发的电生理变化可用充氮的盐水灌流缺血区而迅速逆转,尽管此时仍持续低氧:(2)采集缺血区的静脉血灌流正常心肌细胞引起的电生理变化类似于缺血期间心律失常的变化;(3)增加血 K~+、乳酸或降低 pH值、O_2张力或同时应用以上手段,虽有不同程度影响心肌电生理,但不能产生完全类似于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