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探讨健康人群的肾功能轻度下降与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etS)组分及不同组合类型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肾功能轻度下降组5097例及随机匹配同期体检的肾功能正常组5204例为研究对象;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学协作公式(CKD-EPI公式)计算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评估肾功能;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MetS各组分及不同组合与肾功能轻度下降的相关性。结果 该人群肾功能轻度下降组的MetS发生率(26.4%)高于正常组(2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C小五号.EPS;P〗=28.711);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血尿酸、吸烟史、饮酒史后,MetS单组分与肾功能轻度下降有相关性的是腰围(OR=1.124,95%CI:1.012~1.249)、空腹血糖(OR=0.771,95%CI:0.701~0.848)和收缩压(OR=0.456,95%CI:0.392~0.529);1~5个组分的Mets发生肾功能轻度下降的风险分别为1.235(95%CI:1.090~1.400),1.379(95%CI:1.210~1.573),1.492(95%CI:1.292~1.723),2.064(95%CI:1.710~2.490),2.982(95%CI:2.056~4.326);含有腹型肥胖、高血糖或高血压的MetS类型发生肾功能轻度下降的风险更高。结论 腰围、空腹血糖和收缩压是该人群肾功能轻度下降的独立危险因素,且含有这3个独立危险因素的MetS类型发生肾功能轻度下降的风险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高血压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以2012年3月—2013年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进行健康查体的海南地区居民为调查对象,应用自行设计的健康调查问卷及世界卫生组织制定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进行一般情况、高血压病病史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调查。对检出的高血压病患者(高血压病组)与非高血压病患者(非高血压病组)进行相关项目的对比分析,同时对高血压病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2215份,检出高血压病513例,高血压病患病率为23.2%。与非高血压病组比较,高血压病组年龄大、男性构成比高(P<0.05),两组文化程度和职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病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社会关系领域及总体生命质量得分低于非高血压病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职业是总体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文化程度是保护因素(P<0.05)。结论海南地区高血压病患者生命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在海南地区高血压病防治中应充分运用生命质量这一指标,并根据影响因素,从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有针对性地实施干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经颈动脉灌注尼莫司汀(ACNU)+依托泊苷(VM-26)联合对复发性脑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治疗组为幕上颈内动脉供血范围的复发性脑胶质瘤164例,肿瘤同侧颈总动脉ACNU、VM-26联合灌注化疗。对照组为复发性脑胶质瘤26例,口服司莫司汀(CCNU)治疗结果颈动脉灌注治疗的CR、PR高于对照组(P<0.05);生存期也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颈动脉灌注ACNU、VM-26治疗复发性脑胶质瘤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可靠,可作为常规化疗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分析青少年儿童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手术治疗效果,探讨胼胝体切开术(CCT)用于学龄期儿童LGS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2003年2月-2007年1月在本院接受胼胝体切开手术治疗的28例13~18岁的Lennox-Gastaut综合征患者,统计病人的发病、检查及手术治疗情况,并统计术后1年(1FU)和5年(5FU)癫痫控制情况、智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病年龄平均5.57岁,病程平均9.71年;影像学异常7例(25.0%)。智商测定结果示中重度精神发育迟滞(FIQ≤50)12例(42.86%)。1FU和5FU时无发作者分别为:17.86%(5例)和10.71%(3例)。同时癫痫发作减少≥50%分别为64.28%(18例)和57.14%(16例)。其中1FU和5FU时两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FU时总智商改善46.43%(13/28),总生活质量改善64.28%(18/28)。智商和生活质量的变化与癫痫控制情况无关。术后早期并发症4例,无远期并发症。结论前部CCT可以明显减少青少年LGS患者的癫痫发作,提高QOL和IQ水平,且具有很好的安全性。因此前部CCT可以用于慎重选择的LGS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分析海南地区居民代谢综合征(MS)患病情况及其生命质量影响因素。方法:选择在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分院健康查体者2215例为调查对象,采取体格检查和健康调查问卷及生命质量测定量表(中文版),进行一般情况及健康相关生命质量调查,比较MS患者(MS组)与非MS者(非MS组)相关指标,并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分析MS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组2215例中,MS共278例,患病率12.55%。MS组年龄、男性、吸烟比例显著高于非MS组(P<0.05);生理功能、心理功能和总体生命质量分值显著低于非MS组(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和腰围是影响MS患者总体生命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海南地区居民MS患者健康相关生命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戒烟和控制腰围有助于改善其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人脑胶质细胞瘤中细胞周期素B1(cyclin B1)的表达水平,及其胶质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采用SABC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2例人脑胶质瘤和14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cyclinB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水平,观察并对比各病理等级中表达水平。结果cyclin B1在正常脑组织中表达率为7.1%(1/14),其阳性率和平均标记指数随着胶质瘤病理分级的增高而明显升高(P<0.05)。双元相关性分析发现cyclin B1与PCNA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Pearson相关系数r=0.576,P<0.01)。结论人脑胶质瘤中cyclin B1的表达与病理学分级和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关系密切,可能是肿瘤恶性增殖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前瞻性比较丙戊酸钠(VPA)和左乙拉西坦(LEV)在儿童良性癫痫伴中央颞区棘波(BECT)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副作用情况,从而探讨LEV治疗BECT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在我院癫痫中心2008年2月至2009年12月诊断并治疗的26例BECT患者,利用奇偶数分为LEV组和VPA组,分别进行药物治疗,在治疗后15个月对疗效和副反应进行随访.结果 本组病例男15例,女11例,平均病程1.38年,总智商(FIQ)≥90分21例,平均102.23分.治疗后4~15个月发作停止者15例,其中LEV组8例,VPA组为7例;治疗无效者每组各2例.发作次数为LEV组由55次减少为13次,VPA组由62次减少为18次.觉醒期脑电图恢复正常者LEV组2例,VPA组3例;脑电图棘波较治疗前减少超过50%者两组各为LEV组9例,VPA组6例.两组癫痫和痫性放电控制无统计学差异.LEV组较治疗前FIQ增加3.92分,VPA组增加1.69分,两组智商变化值有统计学差异.LEV组有一过性副反应4例,VPA组有一过性副反应2例,持久性副反应6例,在持久性药物相关副反应方面两组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LEV治疗BECT时在癫痫和棘波的控制方面与VPA水平相当,但长期副反应罕见,所以应当优先选择应用. 相似文献
18.
眼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眼动脉瘤血管内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采用电解可脱铂金弹簧圈(GDC)栓塞治疗眼动脉瘤9例,其中采用三维GDC(3D-GDC)加普通GDC栓塞5例,血管内支架联合GDC栓塞3例,球囊辅助瘤颈重塑GDC栓塞1例。结果完全致密填塞4例,填塞95%以上3例,大部分填塞2例.近期Glasgow预后评分(GOS)均为良好。结论血管内治疗眼动脉瘤具有独特优势,采用正确的操作策略是提高治疗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三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效果比较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比较三种微创手术方法治疗基底核区脑出血的疗效、安全性和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方法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107例基底核区脑出血病人分为内镜下血肿清除组(n=29)、立体定向血肿碎吸组(n=33)和小骨窗开颅显微手术组(n=45)。比较各组术前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失血量。术后2d内复查CT,计算残余血肿量和血肿清除率。术后3个月按GOS预后评分评估治疗效果、病死率和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准备时间以定向组最长,达(146.1±57.0)min,与另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手术时间以开颅组最长,达(173.7±57.3)min(P<0.01);术中失血量以开颅组较多,达(293.3±166.6)ml(P<0.05);血肿清除率以内镜组最高,达(80.7±7.9)%(P<0.01);再出血和颅内感染发生率内镜组为10.3%,定向组为18.2%,开颅组为11.1%;病死率分别为0、9.1%、6.7%。GOS预后比较,Ⅱ级以上者在内镜组与定向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辅助下血肿清除术既有创伤小,又有血肿清除彻底、止血可靠的优点,疗效确切,对不需行去大骨瓣减压的脑出血病人是一种较理想的微创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20.
动眼神经麻痹与后交通动脉瘤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瘤并发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诊断、治疗及愈后。方法对42例伴有动眼神经麻痹的后交通动脉瘤病人的治疗时机、治疗方式与动眼神经功能恢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手术治疗后动眼神经功能全部恢复28例(66.7%),部分恢复14例(33.3%),其恢复状况与治疗时机、麻痹程度及手术方式密切相关。结论后交通动脉瘤并发的动眼神经麻痹在诊断上要注重瞳孔的变化。神经功能的恢复取决于麻痹程度和早期直接手术情况。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