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51篇 |
免费 | 412篇 |
国内免费 | 2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0篇 |
儿科学 | 48篇 |
妇产科学 | 35篇 |
基础医学 | 199篇 |
口腔科学 | 63篇 |
临床医学 | 705篇 |
内科学 | 492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132篇 |
特种医学 | 247篇 |
外科学 | 462篇 |
综合类 | 1654篇 |
预防医学 | 532篇 |
眼科学 | 82篇 |
药学 | 840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561篇 |
肿瘤学 | 2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177篇 |
2022年 | 191篇 |
2021年 | 239篇 |
2020年 | 165篇 |
2019年 | 191篇 |
2018年 | 165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38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320篇 |
2013年 | 394篇 |
2012年 | 449篇 |
2011年 | 499篇 |
2010年 | 521篇 |
2009年 | 400篇 |
2008年 | 350篇 |
2007年 | 271篇 |
2006年 | 241篇 |
2005年 | 266篇 |
2004年 | 241篇 |
2003年 | 161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66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1.
92.
肝内胆管脓肿的CT特征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 肝内胆管脓肿(intrahepatic bile duct abscess,IBDA)的CT表现特点及病理基础。方法 回顾性研究1989年10月至1999年2月经手术及临床抗炎治疗后复查证实的IBDA连续性病例31例的C T资料,病因包括多种原因所致的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和胆道逆行感染。所有病例分别从肝脓肿征象、胆源性征象及反映两者间相关性的征象进行观察。结果 31例中均可见肝脓肿CT表现特征(31/31,100%)。胆源性CT表现包括各种梗阻病因的特征性 CT表现和其他胆道异常表现,包括胆管扩张(29/31,93.5%)、扩张的胆管与脓肿相通(5/31,16.1%)或相紧邻(8/31,25.8%)及胆道积气(10/31,32.2%)等。前两者间相关的CT表现,包括肝脓肿上与梗阻点及其近侧扩张胆管相一致(15/31,48.4%),肝脓肿发生于无(7/31,22.6%)或有(4/31,12.9%)肝内胆管积气的肝叶、肝段等。结论 IBDA的CT表现包括肝脓肿征象、胆源性征象,并能反映两者间相关的具有一定特征的CT征象。 相似文献
93.
多发性骨髓瘤全身骨显像与X线检查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笔者回顾性分析了 2 3例多发性骨髓瘤 (MM)患者全身骨显像和X线检查结果 ,探讨MM骨显像特点 ,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经实验室检查及骨髓穿刺证实的MM患者 2 3例 ,男 19例 ,女4例。年龄 40~ 74岁 ,平均 5 7岁 ,其中12例于化疗前行全身骨显像检查 ,11例为再次住院的化疗患者。2 .仪器与方法。采用ADACEPICSPECT仪 ,配低能高分辨率准直器。患者于静脉注射99Tcm 亚甲基二膦酸盐(MDP) 1110MBq 3h后 ,排空小便 ,全身骨显像按常规操作 ,必要时加作局部放大静息像。患者均于显像前后 1周内摄X线片… 相似文献
94.
电子束CT冠状动脉钙化积分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钙化 (CAC)程度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性之间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95例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CAG)及电子束 CT(EBCT)检查者 ,根据 CAG血管狭窄程度和病变累及支数 ,分成正常 /轻微病变组 (n=42 ,A/ B组 )和显著病变组 (n=5 3,F组 ) ,并细分为正常血管 (n=2 4,A组 ) ,轻微病变 ((n=18,B组 ) ,单支病变 (n=2 1,C组 ) ,2支病变 (n=15 ,D组 )和 3支病变 (n=17,E组 )各亚组。根据管腔狭窄百分比再进一步分出 95 0个血管段 ,逐个血管段与 EBCT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无狭窄血管段 735个 ,狭窄介于 0~ 5 0 %之间者 79段 ,5 0 %~ 75 %者 34段 ,狭窄≥ 75 %者 10 2段。结果 (1)血管病变支数与 CAC积分之间的关系 :A/ B组 CAC积分值明显低于 F组 (45 .1± 16 5 .1vs35 9.4± 5 0 5 .3,P<0 .0 0 0 1) ;A/ B组 CAC积分的平方根值 (3.33± 5 .91)也明显低于 C组 (9.33± 9.2 1)、D组 (12 .97± 9.16 )、E组 (2 2 .5 2± 14.17) ,P均 <0 .0 5 ,E组与 C组、D组之间也存在差别 ,但 C组和 D组之间无差别 (P>0 .0 5 ) ;A组 CAC积分的平方根值 (1.2 7± 1.2 5 )与 C组、D组、E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别 (P<0 .0 5 ) ,但与 B组 (6 .0 8± 8.2 5 )之间无差别 (P>0 .0 5 )。 (2 )冠状动脉血管段狭窄程度与 CAC积分之间 相似文献
95.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9岁.2009年12月7日,患者饮酒后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腹胀,向左肩及后腰部放射,停止排气、排便,尿量显著减少.于当地医院检测血淀粉酶1115 U/L,尿淀粉酶6208 U/L,钙1.89 mmol/L. 相似文献
96.
目的 观察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对骨肉瘤MG-63和U2-OS细胞增殖、黏附和侵袭的抑制作用,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噻唑蓝(MTF)比色法、黏附实验、侵袭实验、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研究25、50、100 μmol/L 3种浓度塞来昔布对两种细胞株增殖、黏附、侵袭能力及CD44和基质金属酶(MMP)-9表达的影响.结果 3种浓度的塞来昔布作用48 h后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35%、42.68%、60.29%(P<0.05),对U2-OS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2.59%、8.95%、29.36%(P<0.05).对MG-63的黏附抑制率分别为8.6%、21. 5%、52.8%(P<0.05);对U2-OS的黏附抑制率分别为1.6%、3.8%、19.0%(P<0.05);对两种骨肉瘤细胞的侵袭能力、CD44和MMP-9的表达均有抑制作用,对高表达COX-2的MG-63的抑制效应更加显著.结论 塞来昔布可抑制骨肉瘤细胞的增殖、黏附和侵袭,这种作用与下调CD44和MMP-9的表达有关,此种效应具有COX-2依耐性. 相似文献
97.
目的探讨流体剪切力(fluid shear stress,FSS)作用下,两种调节骨骼重建的重要分子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和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eceptor activator of NF-κB ligand,RANKL)的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体外模型对MC3T3-E1细胞加载流体剪切力,细胞经不同时间加力后(0,30,60,90,120min),对细胞分别进行染色和裂解,运用免疫荧光和蛋白印迹法对OPG和RANKL的蛋白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FSS作用30,60,90,120min后能够显著增加OPG的蛋白表达(P0.05),减少RANKL的蛋白表达(P0.05)。两者共同作用使得OPG/RANKL值显著增高(P0.05)。结论流体剪切力刺激提示OPG/RANKL的比值可能在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联合调节骨骼形成和吸收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8.
目的:研究先天性尿道下裂手术后尿瘘发生的原因,探讨手术治疗的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10年168例行尿道下裂修复术后发生的21例尿瘘的产生原因。采用"U"形皮瓣多层覆盖法进行修补。手术后适度加压包扎,采取措施保证尿液引流通畅。结果:尿道下裂手术后发生尿瘘的原因主要有:取材时血管蒂游离不当,致使皮瓣血液供应差;尿液引不通畅,致使缝合创面过早浸泡尿液导致感染;远端尿道狭窄,排尿时尿道内压力过高,致吻合口裂开;缝合材料质量差;技术不成熟。采用多层覆盖手术尿瘘修补后,该组有1例多发尿瘘术后再次发生细小尿瘘,其余全部治愈。结论:尿道下裂手术发生术后尿瘘的主要原因是取材时血管蒂供血不足和尿液转流不通畅。感染因素和修补器材也不可忽视,术者应选用自己熟悉的成熟术式进行尿道下裂修复术。采用"U"形皮瓣多层覆盖尿瘘修补术效果良好。尿道下裂手术后尿瘘修复手术中,修补成功的关键在于游离充足的血运良好的皮瓣、多层次的缝合和良好的术后尿转流。 相似文献
99.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弓根植骨,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测量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后凸角,观察腰背部疼痛、胸腰段活动度、终板完整性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随访24~60个月,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后凸畸形无加重,无椎间隙塌陷,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和游离,终板结构完整,胸腰段活动度好。[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重建脊柱前中柱稳定性,防止远期椎体高度及矫正角度的再丢失,维持脊柱的整体生物力学平衡。 相似文献
100.
正盆腔脂肪增多症是以盆腔内大量脂肪异常增生和脏器受压为特征的罕见良性疾病,病因不明,大多数合并腺性膀胱炎。本科现收治1例本病患者,报告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33岁,因"腰部不适1月余"入院。现无腹痛,无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血尿,无尿急、尿频、尿痛,无排尿困难,无尿不尽感。体格检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