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51篇 |
免费 | 412篇 |
国内免费 | 216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00篇 |
儿科学 | 48篇 |
妇产科学 | 35篇 |
基础医学 | 199篇 |
口腔科学 | 63篇 |
临床医学 | 705篇 |
内科学 | 492篇 |
皮肤病学 | 26篇 |
神经病学 | 132篇 |
特种医学 | 247篇 |
外科学 | 462篇 |
综合类 | 1654篇 |
预防医学 | 532篇 |
眼科学 | 82篇 |
药学 | 840篇 |
13篇 | |
中国医学 | 561篇 |
肿瘤学 | 28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7篇 |
2023年 | 177篇 |
2022年 | 191篇 |
2021年 | 239篇 |
2020年 | 165篇 |
2019年 | 191篇 |
2018年 | 165篇 |
2017年 | 96篇 |
2016年 | 138篇 |
2015年 | 197篇 |
2014年 | 320篇 |
2013年 | 394篇 |
2012年 | 449篇 |
2011年 | 499篇 |
2010年 | 521篇 |
2009年 | 400篇 |
2008年 | 350篇 |
2007年 | 271篇 |
2006年 | 241篇 |
2005年 | 266篇 |
2004年 | 241篇 |
2003年 | 161篇 |
2002年 | 117篇 |
2001年 | 135篇 |
2000年 | 98篇 |
1999年 | 62篇 |
1998年 | 36篇 |
1997年 | 53篇 |
1996年 | 44篇 |
1995年 | 32篇 |
1994年 | 52篇 |
1993年 | 21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21篇 |
1988年 | 10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3年 | 8篇 |
1966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4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39岁.2009年12月7日,患者饮酒后出现上腹部剧烈疼痛、腹胀,向左肩及后腰部放射,停止排气、排便,尿量显著减少.于当地医院检测血淀粉酶1115 U/L,尿淀粉酶6208 U/L,钙1.89 mmol/L. 相似文献
62.
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根黄通道应用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法治疗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的疗效.方法:2002年1月~2007年1月共收治胸椎黄韧带骨化合并脊髓病患者90例,男58例,女32例:年龄32~79岁.平均54.2岁.患者术前主要存在感觉障碍和下肢疼痛、麻木83例,束带感69例,括约肌功能障碍53例.以CT仿真内窥镜及三维同步定位像观察椎管内的骨化黄韧带及其毗邻关系结构.采用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用JOA括约肌功能评分和下肢运动功能评分以及运动功能恢复率评估疗效.结果:CT三维重建下,90例患者均见根黄通道的存在.手术均取得成功,手术时间2.7±0.8h,出血量260±120ml.85例术后症状立即缓解,无术后加重期.5例发生脑脊液漏,经对症处理后痊愈.病例随访13~38个月,平均23.2个月.83例感觉障碍及下肢麻木疼痛者完全恢复66例,部分恢复17例.69例束带感者恢复67例.术后括约肌功能JOA评分为2.55±0.34分,与术前(2.27±0.54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后运动JOA评分为3.68±0.43分,与术前(1.53±0.86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1).恢复率平均为86.48%.疗效优良率为95.56%.结论:经根黄通道八边形游离整块切除胸椎上关节突及骨化黄韧带减压充分、相对安全和简便. 相似文献
63.
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56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行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并椎弓根植骨,术前、术后及随访时测量椎体前后缘高度、Cobb后凸角,观察腰背部疼痛、胸腰段活动度、终板完整性及神经功能的变化。[结果]随访24~60个月,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后凸畸形无加重,无椎间隙塌陷,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和游离,终板结构完整,胸腰段活动度好。[结论]后路椎弓根钉内固定结合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重建脊柱前中柱稳定性,防止远期椎体高度及矫正角度的再丢失,维持脊柱的整体生物力学平衡。 相似文献
64.
目的:探讨隐匿性阴茎的发病因素和手术治疗方式。方法:总结5年来32例隐匿性阴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病理类型及手术治疗方式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阴茎浅筋膜发育异常,22例患者行阴茎海绵体松解牵拉术,10例行Maizels术。术后随访4个月~5年,3例术后出现龟头及包皮缘水肿,经温盐水坐浴及理疗于手术后1月内消退渐恢复正常。1例术后海绵体部分回缩。31例患者手术后龟头显露良好,阴茎较术前平均延长2.2c(m勃起状态)。结论:隐匿性阴茎的形成与先天性阴茎浅筋膜发育异常有关,彻底解除皮肤浅筋膜纤维索带,将阴茎根部白膜牢靠固定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5.
亚低温对脑弥漫性轴索损伤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性改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变以及亚低温治疗的影响。方法对47例DAI患者伤后凝血功能和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亚低温治疗组22例和常温治疗组25例,同时设正常对照组40例。结果DAI患者伤后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D-二聚体含量、血浆粘度、全血高切还原粘度和红细胞刚性指数均显著升高;常温治疗组血小板计数和血浆D-二聚体含量仍持续增高,纤维蛋白原含量则明显下降,血液流变学指标也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亚低温治疗组则使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血浆粘度及红细胞刚性指数接近于正常对照组水平,D-二聚体含量也明显降低。未见亚低温对预后的显著影响。结论DAI患者伤后即表现为高凝血状态,血液粘滞性升高,随后表现为纤溶亢进。亚低温治疗对伤后的凝血与纤溶系统以及血液流变性具有明显的调节和改善作用,但对患者预后未见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66.
背景:骨转移是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我们对比狄诺塞麦(一种对RANKL有高度亲和力的单克隆抗体)与唑来膦酸在去势难治性前列腺癌患者骨骼相关事件方面的预防能力。方法 :在这个三期临床研究中,笔者从39个国 相似文献
67.
应用双指腹皮瓣重建先天性全并指分指后的甲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介绍一种先天性全并指分指时重建甲廓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15例先天性全并旨患者在分指时,利用共有末节手指掌侧皮肤形成宽、窄两块皮瓣覆盖分形后裸露的甲缘,重建甲廓。结果 所有皮瓣均成活,30个重建的甲廓中有21个外观满意,2个由宽皮瓣、7个由窄皮瓣重建者较正常的稍小。术后指腹丰满、无指甲扭曲。结论 应用双指腹皮瓣重建甲廓治疗先天性全并指可一次完成,效果满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8.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隐匿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下称隐匿性穿孔)的误诊原因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5年11月我院13例LC术中发现隐匿性穿孔的临床资料。结果13例均在术中确诊,术前全部误(漏)诊。3例十二指肠球部前壁穿孔(穿孔大小0.4—0.5cm),在腹腔镜下修补;5例十二指肠穿孔(大小0.5—1cm)和5例胃穿孔(大小0.6—1cm)因粘连较重难以分离或穿孔大操作困难,中转开腹穿孔修补。无手术并发症。12例随访6—36个月,平均27个月,症状消失,胃镜检查溃疡愈合,无再发穿孔。结论对隐匿性穿孔的认识不够是误诊的主要原因,术前胃镜检查可避免误诊。炎症轻、穿孔小者可腹腔镜下行穿孔修补、腹腔引流,但多数须中转开腹处理。术后规则的内科治疗可治愈溃疡。 相似文献
69.
腹腔镜肝右后叶囊肿开窗引流术35例报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肝右后叶肝囊肿的腹腔镜处理方法。方法:1998年1月~2005年12月对35例有症状的肝右后叶囊肿(21例主要位于Ⅵ段,14例主要位于第Ⅶ段)采用四孔法行囊肿开窗引流术。囊肿位于肝右后叶上段者采用肝上入路,胆囊牵引钳或三叶钳推压肝脏使其向前向下,暴露肝后囊肿,囊肿开窗,修剪带蒂大网膜放入囊肿。囊肿位于肝右后叶下段者采用肝下入路,超声刀切开肝结肠韧带,右三角韧带及肝肾间疏松组织,胆囊牵引钳抬起肝脏,囊肿开窗,大网膜放入囊腔引流。结果:35例肝右后叶肝囊肿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肝囊肿开窗引流术,无中转开腹手术。15例采用肝上入路,20例采用肝下入路。手术时间30~95min,平均46min。无手术并发症。35例病理检查结果均为先天性肝囊肿。术后症状均消失。术后住院2~5d,平均3.8d。35例随访6~36个月,平均34个月,33例无复发,2例(为肝上入路病例)囊肿未完全消失,但较术前明显缩小,无明显症状,观察半年未见增大。结论:肝下及肝上入路囊肿开窗引流是腹腔镜下处理肝右叶肝囊肿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2月-2014年5月手术治疗的114例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50例患者行机器人远端胃癌根治术,64例患者行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及短期疗效。结果与腹腔镜组相比,机器人组患者术中失血量少、淋巴结清扫数目多、手术时间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16.1(3~30)个月,机器人组复发转移5例,死亡4例;腹腔镜组复发转移10例,死亡8例。结论对比腹腔镜胃切除术,达芬奇机器人胃癌根治术能获得较大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且出血量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