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0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51.
“祛风止痉”方对支气管哮喘大鼠模型IL-2、IL-4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祛风止痉"方对哮喘大鼠模型外周血IL-2、IL-4的影响.方法:采用对哮喘载体动物模型大鼠灌胃,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疗程14天;经腹主动脉采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IL-2、IL-4,统计学方法: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5.0软件,数据以x±s表示.两组计量资料用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用X2检验.结果:灌胃组与对照组中IL-2、IL-4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祛风止痉"方可降低哮喘大鼠模型外周血中的IL-2、IL-4等炎性介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以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为代表的乌鲁木齐地区中医就诊慢阻肺患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用药规律,为新疆特点的慢阻肺中医诊治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对该院呼吸科患者2009年慢阻肺就诊患者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的系统调查,统计其证型分布及用药规律;结果:在该院就诊的慢阻肺患者中医证型以痰浊阻肺、痰瘀互结、痰热蕴肺、肺肾气虚等为主,燥邪犯肺、阴虚肺燥、风寒袭肺等排序紧随其后,累计频次占到了4.79%。结论:慢阻肺除了体现疾病自身发展规律的共性证型之外,还可以受到当地气候、饮食等外在因素的影响,继而使得某证所占比例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53.
目的 探讨去乙酰化酶5(SIRT5)对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中肺上皮细胞抗氧化能力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体外实验:肺上皮细胞MLE-12经H2O2、SIRT5过表达质粒(SIRT5-OE)或空载体(EV)处理后分为control组、H2O2组、SIRT5-OE组、EV组、H2O2+SIRT5-OE组、H2O2+EV组。在体实验:用烟草烟雾(CS)和脂多糖(LPS)诱导小鼠COPD模型,并分为正常组(小鼠不进行任何处理)、CS组(模型小鼠)、CS+saline组(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到模型小鼠中)、CS+rhSIRT5组(将rhSIRT5静脉注射到模型小鼠中)、CS+rhSIRT5+SIRT5 inhibitor 1组(将rhSIRT5和SIRT5抑制剂共同注射到模型小鼠中)。按照说明书检测各组肺细胞/肺组织中丙二醛(MDA)、活性氧(RO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水平;流...  相似文献   
54.
肺间质纤维化是病因不同、表现相似的一组疾病,其中以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为代表,多于中年起病,起病隐匿,表现为渐进性加重的活动和呼吸困难和干咳,可伴有全身不适、乏力发热和体重减轻等症状,在肺底可闻及吸气末细小爆裂音和可见杆状指(趾)。典型X线征象是以两肺基底部和外带为主的弥漫性网状或网结节样间质渗出、蜂窝肺和肺容积减少,肺功能表现为肺容量或肺活量减少,弥散量减少,血气分析示低氧血症。该疾病对人体健康危害严重,致死率高。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哮喘中医分型与免疫、内分泌紊乱的关系。方法对156例哮喘患者进行西医诊断分型及中医辨证分型。采用放免法对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醇(CS)及生长激素(GH)进行检测;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进行检测;用流式细胞仪对淋巴细胞亚群及其凋亡进行检测。结果虚哮与其他中医分型比较,平均年龄偏大(P〈0.05)。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介质CD4、CD8、CD4/CD8、CD11b、CD11b/CD18、CD62p、TNF—α的测定值在虚哮中最高,而淋巴细胞凋亡却最缓慢(P〈0.05)。内源性CS、ACTH、CRH测定值在虚哮中最低(P〈0.05)。采用Fisher判别法,对虚哮的判别正确率达70.8%。结论建议将哮喘发作期的冷哮、热哮、寒包热哮、风痰哮之分型改为冷痰、热痰、寒包热痰、风痰4种分型。虚哮型哮喘中以肾虚痰瘀者居多。  相似文献   
56.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疗效和作用机理。方法64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在常规西药基础上给予中药穴位经皮给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症候积分,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综合疗效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IL-2水平明显升高,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敷贴能提高西药常规治疗疗效,这可能与该法调节血清炎性介质TNF-α、IL-2有关。  相似文献   
57.
5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可预防、可治疗的疾病,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点,呈进行性加重,且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或气体、主要是吸烟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虽然COPD主要累及肺,但也可以引起显著的全身效应[1]。COPD的发病机制迄今  相似文献   
59.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发病过程中,免疫反应诱导变应性炎症的同时,还影响内分泌功能;而内分泌又对免疫反应有着十分重要的调控作用[1].我们对148例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进行病情严重程度分级,观察患者血清中相关淋巴细胞亚群及其介质、内源性皮质醇的变化,探讨不同严重程度哮喘发病的部分机制.  相似文献   
60.
目的总结2011年度支气管哮喘患者住院治疗用药情况。方法调查2011年度符合纳入标准的204例成人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结果 (1)81.86%的患者应用了糖皮质激素,77.45%应用了茶碱类药物,67.16%应用了抗生素,58.82%应用了速效β2受体激动剂(SABA),33.82%应用了抗胆碱能药物,22.55%应用了白三烯受体调节剂,7.84%应用了抗组胺类药物;(2)联合用药:2、3、4、5、6种及6种以上种药物联合分别占5.88%、11.27%、24.51%、25.49%、20.01%;(3)给药途径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口服和静脉分别占55.09%、1.80%和43.11%;SABA、抗胆碱能药物、ICS+LABA均是吸入给药;抗组胺药、白三烯调节剂及中药均为口服给药。(4)合并感染的患者76例,其中75例使用了抗生素;抗生素药物的使用中氟喹诺酮类所占比例最高,占48.18%。结论我院临床医师对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用药的选择、给药途径、联合用药方案基本遵循《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中的原则,但存在抗生素使用及激素静脉给药比例偏高、联合用药种类偏多的情况,需继续加强学习,更进一步提高认识,更加规范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疗,避免抗生素使用不当、用药种类过多的情况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