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29篇
内科学   30篇
皮肤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69篇
预防医学   4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8篇
  3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 毫秒
251.
252.
目的 探讨血清内脂素水平作为评估人体衰老程度的生物学标志物的潜力。方法 共招募248例年龄25~90岁的受试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内脂素水平,结合各项身体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内脂素水平与年龄呈负相关(r=-0.186,P=0.003)。将受试者按年龄分为3个区间,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结果显示,年龄与血清内脂素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免疫球蛋白M呈负相关;与体重指数、腰臀比、全身脂肪质量、全身脂肪质量指数、D-3羟基丁酸、游离脂肪酸、空腹血糖、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胆碱酯酶、乳酸脱氢酶、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谷氨酰转肽酶、血清肌酐、血尿素氮、胱抑素C、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呈正相关。将受试者按血清内脂素水平分为3个区间,采用方差分析或秩和检验结果显示,血清内脂素水平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P=0.001)呈负相关,与IgM (P=0.013)呈正相关。结论 血清内脂素水平随年龄增加而降低,是一种潜在的衰老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253.
目的探讨硫酸铟的亚慢性毒性。方法选用6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成4个染毒组[硫酸铟染毒剂量分别为26.1,52.3,104.6,261.4 mg/kg(1/10~1/100 LD50)]和1个对照组。硫酸铟灌胃染毒,1次/d,实验期3个月。结果261.4 mg/kg染毒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血红细胞、血小板计数降低,肝、肾明显肿大,肝细胞变性,肾小管细胞变性、溶解。4个染毒组大鼠血清尿素氮均明显增高。结论长期较低剂量硫酸铟染毒可对实验动物的生长发育、肾脏、肝脏及血液系统产生明显损害。肾脏可能是硫酸铟毒性作用的靶器官之一。大鼠经口硫酸铟染毒无可见有害作用水平(NOAEL)低于26.1 mg/kg。  相似文献   
254.
目的:考查二苯乙烯苷对脂肪肝家鸭模型血脂的影响。方法:复制脂肪肝家鸭模型,以二苯乙烯苷进行干预,考查家鸭体重、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游离脂肪酸(FFA)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二苯乙烯苷具有降低脂肪肝家鸭模型体重、具有升高血清HDL趋势,具有明显降低血清TG、TC、LDL、FFA作用。不同剂量二苯乙烯苷干预脂肪肝效果有所差异,在剂量为13~52mg范围内随剂量递增,效果渐佳。结论:二苯乙烯苷具有降血脂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255.
目的:探究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栓弹力图(TEG)及凝血指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收集2021年1月-2022年3月106例子痫前期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发病严重程度分为子痫前期组(59例)及重度组(47例),产前检查正常妊娠孕妇83例为对照组,根据胎儿生长受限(FGR)发生情况将重度组分为分为FGR组(20例)及非FGR组(27例)。分析Hcy、TEG[反应时间(R值)、凝血时间(K值)、Angle角、最大振幅(MA值)、综合凝血指数(CI值)]及凝血指标对子痫前期病情严重程度、FGR的诊断价值。结果:重度组、子痫前期组、对照组Hcy、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依次递减,R值、K值、CI值依次升高,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依次升高(均P<0.05)。重度组Hcy水平与APTT值呈负相关(P<0.05):FGR组Hcy、FIB水平高于非FGR组,R值、K值小于非FGR组,CI值小于非FGR组(均P<0.05);Hcy、TEG及凝血指标联合检测评估子痫前期严重程度(AUC=0.941)及诊断FGR(AUC=0.90...  相似文献   
256.
肿瘤耐药是当前肿瘤治疗的主要障碍。近年来,包括药物外排增强、药物亚细胞水平分布改变、药物亲和力改变、细胞解毒和修复功能加强及肿瘤细胞抗凋亡能力增强等肿瘤耐药相关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已取得很大进展,这些生物学机制共同构建成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详尽阐明这一多因子的网络能够更好地预测肿瘤患者对治疗的应答及制定肿瘤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已在肿瘤细胞系和组织中鉴定出大量新的耐药相关性因子和蛋白表达标记物。本文就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在不同肿瘤细胞中所发现的耐药相关蛋白及机制进行综述与分析。  相似文献   
257.
<正>1 病历摘要患者男,60岁。因右下肢红斑结节伴疼痛约14 d、波及全身6 d于2020年6月11日至我科就诊。患者自诉约14 d前无明显诱因右下肢出现七八个绿豆大的水肿性红斑、结节,无瘙痒,按压时疼痛,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39.0℃)。6 d前躯干与上肢出现红斑、结节,仍间断发热,就诊于当地县医院,诊断为“结节性血管炎”,给予抗炎退热等治疗,病情未见好转而来我院。既往史:约39年前因外伤后行左下肢截肢术,曾接受输血;家族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258.
[目的]探讨间歇性充气加压(intermittent pneumatic compression, IPC)治疗对跟腱修复术后深静脉血栓(deep vein thrombosis, DVT)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本院采用微创手术修复的急性跟腱断裂114例。术后医患沟通,59例术后常规石膏固定(常规组),55例术后常规石膏固定的同时加用IPC治疗(IPC组)。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和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常规组未出现腓肠神经损伤,IPC组出现1例腓肠神经损伤,考虑术中牵拉所致,经过药物治疗后痊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有3例切口愈合不佳,出现浅表感染,IPC组有2例切口浅表感染,经过局部换药后痊愈,两组患者切口愈合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显示,IPC组术后2周DVT发率显著低于常规组(5.5%vs 13.6%, P=0.042),术后4周两组间DVT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0.0%vs 25.4%,P=0.737)。[结论]即使石膏固定状态下,IPC治疗能够有效降低DVT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