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142篇 |
免费 | 123篇 |
国内免费 | 8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5篇 |
儿科学 | 10篇 |
妇产科学 | 11篇 |
基础医学 | 105篇 |
口腔科学 | 30篇 |
临床医学 | 423篇 |
内科学 | 185篇 |
皮肤病学 | 29篇 |
神经病学 | 147篇 |
特种医学 | 233篇 |
外科学 | 200篇 |
综合类 | 831篇 |
预防医学 | 260篇 |
眼科学 | 6篇 |
药学 | 311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434篇 |
肿瘤学 | 13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39篇 |
2022年 | 52篇 |
2021年 | 63篇 |
2020年 | 38篇 |
2019年 | 42篇 |
2018年 | 40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31篇 |
2014年 | 100篇 |
2013年 | 108篇 |
2012年 | 121篇 |
2011年 | 158篇 |
2010年 | 175篇 |
2009年 | 162篇 |
2008年 | 139篇 |
2007年 | 146篇 |
2006年 | 181篇 |
2005年 | 186篇 |
2004年 | 150篇 |
2003年 | 138篇 |
2002年 | 125篇 |
2001年 | 103篇 |
2000年 | 106篇 |
1999年 | 85篇 |
1998年 | 81篇 |
1997年 | 74篇 |
1996年 | 77篇 |
1995年 | 76篇 |
1994年 | 71篇 |
1993年 | 50篇 |
1992年 | 58篇 |
1991年 | 60篇 |
1990年 | 32篇 |
1989年 | 35篇 |
1988年 | 24篇 |
1987年 | 27篇 |
1986年 | 23篇 |
1985年 | 28篇 |
1984年 | 29篇 |
1983年 | 15篇 |
1982年 | 9篇 |
1981年 | 3篇 |
1980年 | 4篇 |
1975年 | 2篇 |
1974年 | 6篇 |
1973年 | 5篇 |
1965年 | 2篇 |
196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3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目的:分析研究52例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经盐酸特比萘酚乳膏联合氟康唑分散片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80例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患者,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是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0例采取氟康唑分散片单用治疗,实验组40例采取盐酸特比萘酚乳膏联合氟康唑分散片联合用药治疗.分析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治愈率与复发率以及显效率.结果:两组经过治疗,在治愈率上比较,对照组(35.0%)低于实验组(60.0%),在复发率上比较,对照组(30.0%)高于实验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糠秕孢子菌性毛囊炎采用盐酸特比萘酚乳膏联合氟康唑分散片治疗,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复发率低,治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2.
目的 探讨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效果,比较预后差异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6月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112例胸腰椎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一期前路病灶清除和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根据术中采用植骨材料不同分为同种异体髂骨块组(A组,n=75)与自体髂骨块组(B组,n=37),两组患者均随访12~3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植骨融合时间等指标,观察手术前后影像学指标[节段后凸Cobb角、椎体高度]、实验室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变化情况,比较末次随访时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植骨融合满意率、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神经功能分级改善率等指标,记录两组患者围术期(胸膜破裂、脑脊液漏、胃肠功能障碍、肺部感染)和随访期间(结核性后凸畸形、结核复发、窦道形成)并发症发生及处理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B组,植骨融合时间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后凸Cobb角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后凸Cobb角在不同测量时间点和组别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术后椎间高度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椎间高度在时间和组别不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间Cobb矫正度、Cobb角丢失、椎间高度矫正、椎间高度丢失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ESR、CRP水平均得到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SR、CRP在时间和组别不具有交互作用(P>0.05);两组患者JOA评分、ODI评分、VAS评分、植骨融合满意率、ASIA分级有效改善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种异体髂骨块与自体髂骨块移植治疗胸腰椎结核具有基本相同的临床效果及预后,且安全性较高,同种异体髂骨块可成为自体髂骨块的理想替代材料。 相似文献
143.
新生儿阑尾炎临床少见,因其症状不典型,体征不明显,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误诊率高。其中腹膜炎是致命的主要并发症,死亡率很高。我院自1978/1994共收治新生儿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5例,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探讨MIF是否促进体外培养肾系膜细胞增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肾系膜细胞(Ms C),用不同浓度的重组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r MIF(0μg/L、50μg/L、100μg/L)刺激Ms C。CCK8法检测Ms C的增殖情况,real-time 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50μg/L、100μg/L的r MIF刺激Ms C 24 h及48 h后,A45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 MIF刺激Ms C 48 h后,其Cyclin-D1 mRNA及蛋白表达增加。结论 MIF可能通过诱导Cyclin-D1的mRNA及蛋白表达增高,从而促进体外培养肾系膜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5.
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侯广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0,10(6):71-71
近年来,作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耳穴压丸辅助治疗急性非化脓性中耳炎,缩短了疗程,提高了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统计了77例82耳急性卡他性中耳炎患者。单耳患病72例,双耳同时患病5例,男61耳,女21耳,年龄最小17岁,最大52岁,平均31.5岁±2.4岁。本组患 相似文献
146.
强直性脊柱炎 ,是血清反应阴性的多关节炎 ,又称变形性脊柱炎、萎缩性脊柱炎、韧带萎缩性脊柱炎、竹节状脊柱病 ,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独立性、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骶髂关节、髋关节、椎间关节和肋椎关节 ,以脊柱疼痛、僵硬 (清晨或长久休息后加重 ,活动后减轻 ) ,强直、甚至畸形为主要临床表现 ,属中医的“痹证”范畴 ,古人称之为“龟脊风”、“竹节风”、“骨痹”、“肾痹”。强直性脊性炎病理特征性改变是韧带和关节囊的附着部炎症 ,最初从骶髂关节逐渐发展到骨突关节炎及肋椎关节炎 ,脊柱的其它关节由上而下相继受累。而周围关节的滑膜… 相似文献
147.
中风是以卒然昏仆 ,不省人事 ,伴有口眼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而仅以僻不遂为主症的一类病证。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及并发症多的特点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近年来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 ,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尽管经过积极的治疗 ,多数患者保住了生命 ,但有偏瘫、失语等后遗症 ,心理也受到了重大的伤害。为了减轻社会和家庭的负担 ,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我们提倡中风患者的康复应重视心身护理。1 临床护理1 .1 一般护理 ①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 ,避… 相似文献
148.
目的:总结探讨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建设经验及取得的初步成效,为我国中医护理门诊管理及相关政策制订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2017—2021年医院建立全国首批、安徽省首家中医护理门诊的实施及初步成效。结果:中医护理门诊自2017年开展以来,接诊患者17.03万人次,年门诊量约3.4万人;开展耳穴贴压、刮痧等23项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用人次约16.71万;患者满意度达99%;接待国内进修护士541名;指导省内外30余家医疗机构开设中医护理门诊;培养国家、省级中医护理骨干、中医护理治疗专科护士、伤口造口专科护士等1 257名。结论:医院中医护理门诊取得初步成效,未来希望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扩大中医护理门诊宣传,加强中医护理人才培养,促进中医护理门诊建设。 相似文献
14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不通型不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 10 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中西医结合组 (治疗组 ) ,用益气活血通络结合常规输卵管通液术治疗 ,西药组 (对照组 ) ,单用输卵管通液术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6 %;对照组总有效率 78 0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不通型不孕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50.
李鸿选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3,16(1):162-162
乳腺增生病又称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妇女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是患者内分泌失调、乳腺导管和小叶组织发生结构性变化,使其增生过度,复旧不全,从而出现机体免疫功能低下,以致免疫系统不能有效的识别、抑制和清除病变细胞而导致本病的发生。按照中医学辨证认为主要是情志内伤,冲任失调是其主要致病因素。临床上可分为肝郁痰凝型和冲任失调型。肝郁痰凝型多见于青壮年妇女,症见乳房肿块随喜怒哀乐而消长变化,常伴有胸胀胁痛,郁闷不乐,心烦易怒,失眠多梦,心烦口苦,舌红苔黄,脉眩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