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2篇 |
免费 | 163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妇产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82篇 |
内科学 | 5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4篇 |
综合类 | 42篇 |
预防医学 | 1篇 |
药学 | 204篇 |
1篇 | |
中国医学 | 11篇 |
肿瘤学 | 2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1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142篇 |
2018年 | 70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33篇 |
2015年 | 20篇 |
2014年 | 7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12篇 |
2007年 | 8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1篇 |
2003年 | 5篇 |
1998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摘 要 目的:探讨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脑循环治疗仪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脑循环状态的影响。方法: 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C组给予常规治疗;A组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注射液治疗;B组给予常规治疗+丁苯酞注射液+小脑电刺激治疗。3组均连续治疗21d。评估3组的临床疗效,比较3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双侧大脑中动脉峰值流速(Vp)、平均血流速度(Vm)、双侧差值(Dvp、Dvm)等脑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血管搏动指数、脑循环储备功能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C组的72.5%(P<0.05)。3组治疗后NIHSS、m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B组两项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3组治疗后Vp、Vm 均较前明显升高,DVp、DVm及血管搏动指数较前明显下降,脑循环储备功能明显改善(P<0.05);A、B组各项参数均优于C组(P<0.05),且B组优于A组(P<0.05)。结论: 丁苯酞注射液联合脑循环功能仪治疗可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纠正脑循环状态异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T_H17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IL-17在原发性抗磷脂综合征(PAPS)中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32例PAPS患者及33例健康对照者静脉血标本,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流式细胞术检测T_H17细胞百分率,ELISA法检测血浆IL-1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IL-17水平与PAPS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实验室指标[抗心凝脂抗体(a CL)、抗β2糖蛋白Ⅰ(β2GPⅠ)和狼疮抗凝物(LA)]的关系。结果 PAPS患者外周血T_H17细胞百分率为(1.98±0.78)%,血浆IL-17水平为(60.72±18.71)pg/m L,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P均0.01),且T_H17细胞百分率与血浆IL-17水平呈正相关(r=0.586,P0.01)。PAPS患者血浆IL-17水平与患者a CL、抗β2GPⅠ抗体和LA均无明显相关性(P均0.05)。与近期(≥3月)无相关临床事件发生的PAPS患者相比,新近(≤1月)发生动脉血栓事件的患者血浆IL-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4),静脉血栓和血小板减少的PAPS患者IL-17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T_H17细胞及IL-17与PAPS血栓形成和血小板减少密切相关,提示T_H17细胞及IL-17参与了PAPS脉管症状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3.
14.
摘 要 目的:深入了解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研究概况,客观反映相关国家、机构和科学家在研究药品不良反应的领域中具备的科学能力和影响力。方法:以科学引文索引(SCI) 数据库Web of Science为检索平台,以“adverse reaction signal mining”“adverse reaction data mining”为主题词进行高级检索,采用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以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为主题的相关文献在国家/地区、机构、作者来源、出版物、年发文量、年引文量和引用排名前10名的情况。同时,以中国知网(CNKI) 中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检索平台,高级检索“不良反应信号挖掘”“不良反应数据挖掘”为主题词的所有中文文献并进行文献计量学的分析。检索时间截止到2018年6月30日。 结果:在Web of Science 数据库中检索到英文文献191篇,年发文量与年引文数以2013为最多,h index为36,美国和法国的发文量为103篇,占总数的53.93%。在CNKI中检索到的中文文献为41篇,研究最多的机构为第二军医大学,发文量为11篇,占总数的26.83%。结论:关于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挖掘的研究发展迅速,且一直保持着一定的研究热度,但挖掘技术和数据利用的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5.
摘 要 目的:探讨氨酚羟考酮对肝功能影响的特点,为提高用药安全提供依据。方法:调取我院2017年8月~2018年7月使用氨酚羟考酮片的住院患者病历共1 435份,对患者的基本资料、用药情况及肝功能指标等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 435例患者中氨酚羟考酮致肝损伤20例,发生率为1.39%,其中以30~39岁和60~69岁患者居多。不同疼痛类型的患者中,头痛患者肝损伤的发生率最高(10.00%)。不同给药剂量方面,氨酚羟考酮给药剂量660mg qd患者肝损伤发生率最高(5.41%)。治疗时间1~3 d出现肝损伤的患者最多达9例。停药前,发生肝损伤患者的ALT、AST水平和AST/ALT值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和间接胆红素(IBil)较前未见明显变化(P>0.05)。经停药和对症治疗,1周后患者的血清转氨酶水平恢复正常(P>0.05)。结论:氨酚羟考酮致肝损伤属于肝细胞损伤型的药物性肝损伤,其症状较轻且可逆,但仍应引起临床的关注。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对我院重症医学科近3年细菌检出结果和耐药率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2017年粤北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所有检出细菌分离的菌株及药敏结果,统计分析该区域细菌流行趋势及耐药率变迁。结果:近3年共检出1 399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株1 021株(72.98%),革兰阳性菌378株(27.02%),多重耐药菌448株(32.02%)。鲍曼不动杆菌是检出率最高的细菌(25.16%),对碳青霉烯耐药严峻(>73.31%);肺炎克雷伯菌属(17.30%)近3年检出率呈上升趋势,对酶抑制药复合制剂和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逐年增高;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排第3,检出率呈下降趋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是检出率最高的革兰阳性菌,其中肺炎链球菌近3年检出趋势逐渐升高,3种细菌对青霉素耐药严重(>90%),暂未发现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菌。结论:我院重症医学科检出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抗菌药物耐药情况严峻,应结合本区域细菌流行趋势和耐药情况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17.
摘 要本文报道临床药师对1例肾移植术后毛霉菌合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患者进行药学服务,介绍临床药师对毛霉菌感染治疗方案和对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治疗方案的选择、药物相互作用、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参与保障患者药学服务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系统评价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 基因启动子区域-308 G/A单核苷酸多态性与TNF-α抑制药治疗有效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WanFang Data、VIP数据库,搜集对比TNF-α-308 G/A基因多态性与TNF-α抑制药疗效相关性的队列研究或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8年6月。由两名研究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0项研究,包括3 280例病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TNF-α-308 GG基因携带者使用TNF-α抑制药(包括英夫利昔单抗、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治疗RA的疗效显著优于TNF-α-308 GA/AA基因携带者[OR=1.44,95%CI(1.05,1.97),P=0.02];②在亚洲人群中,TNF-α-308 G/A基因多态性与TNF-α抑制药治疗RA疗效的关联性有统计学意义[OR=3.13,95%CI(1.50,6.54),P=0.002];③依那西普治疗携带TNF-α-308 GG基因型的RA患者疗效显著优于携带TNF-α-308 GA/AA基因的患者[OR=1.71,95%CI(1.10,2.65),P=0.02]。结论:TNF-α-308 G/A基因多态性与TNF-α抑制药治疗RA的疗效有相关性,TNF-α-308 G/A影响亚洲人群的TNF-α抑制药疗效,依那西普治疗RA的疗效与该基因的关联有显著性,分析结果稳健性差,可能存在发表偏倚。 相似文献
19.
韩紫欣 涂灿 葛斐林 郭玉明 景婧 张乐肖小河 龚千锋 宋海波 朱兰 王伽伯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9,(4):227-258
摘 要 目的:分析对比生、制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药物性肝损伤(DILI)病例报告的临床特征及用药特点。方法:基于2012~2016年中草药肝损伤病例数据库收集的疑似DILI病例报告,经过临床医生再评价排除非DILI的病例报告,参考《中草药相关肝损伤临床诊疗指南》及《中药药源性肝损伤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中的整合证据链法进行因果关系评价进而筛查出生、制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DILI病例报告,并对其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共筛选出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DILI的病例报告258例,经再评价排除111例,筛查到单用生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DILI 37例(生何首乌组)及单用制何首乌及其制剂相关DILI 96例(制何首乌组)。研究发现两组间性别、年龄的构成总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体现出何首乌生熟异用相关的疾病人群特点,可能存在病证和免疫状态相关的易感因素。两组的用药剂量及时间分布均较广,其中10例(63%)使用单味中药饮片是在临床规定剂量范围内出现肝损伤,可能与特异质型肝损伤有关。与生何首乌组相比,制何首乌组服药至发生DILI的时间相对较长,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构成比较低,提示炮制可降低其肝损伤风险。结论:生、制何首乌及其制剂均可导致DILI。本文首次基于临床不良反应报告验证了何首乌炮制后可降低肝损伤风险。建议临床应用何首乌及其制剂须注意生熟异用,并加强炮制质量标准研究。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针对抗肿瘤药物引起的不良事件,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出了一种抗肿瘤药物不良事件的预测方法,从而减少药品不良事件的发生。方法:该方法选择了药理学网络模型(pharmacological network models,PNM),在充分考虑时间顺序的基础之上,由特定药物和不良事件信息的关联构建二分网络,定义3类协变量,采用逻辑回归实现预测。文中选择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10年的数据,构建了由151种抗肿瘤药物和625种不良事件组成的网络,通过训练逻辑回归模型对2011~2015年FAERS数据库中的新抗肿瘤药物 不良事件关联组合进行预测。结果:PNM实现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ROC)为0.824,具有良好的预测结果。结论:PNM对抗肿瘤药物的不良事件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可以为临床的合理用药以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