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28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2篇
妇产科学   29篇
基础医学   53篇
口腔科学   11篇
临床医学   116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39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75篇
预防医学   97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18篇
  2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41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50篇
  2012年   57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7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3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胆汁淤积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以黄疸、皮肤瘙痒及肝功能异常为突出表现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引起胆汁淤积的病因复杂,需要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辅助检查手段,以便作出准确判断并施以有效治疗。  相似文献   
82.
超声诊断胆管癌及确定其梗阻部位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菁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5):172-173
目的探讨超声对胆管癌及梗阻部位的诊断价值,提高超声对胆管癌的诊断率,便于手术前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胆管癌,重点观察胆管癌的声像图特征,胆管扩张程度与发生部位的关系,明确胆管癌发生的部位。结果手术及病理证实胆管癌的发生及梗阻部位的诊断符合率达88.7%。结论超声检查在胆管癌的早期诊断及手术前定位方面有重要作用,也是临床医生较为依赖的辅助检查之一,提高对声像图及梗阻部位的认识是提高诊断率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83.
茴拉西坦与吡拉西坦治疗记忆减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对记忆力减退患者66例进行茴拉西坦(阿尼西坦)、吡拉西坦随机单盲阳性药物对照治疗并对疗效进行观察。方法:治疗组36例,每次服阿尼西坦200 mg;对照组30例,每次服吡拉西坦400 mg;均为tid,共8周。结果:治疗组与时照组两组间治疗结束后记忆商(MQ)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组自身治疗前后记忆商比较有显著差异;治疗后有效率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阿尼西坦的疗效优于同类药物吡拉西坦,并且安全,不良反应小,适于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4.
酮康唑(ketoconazole)为抗真菌药物,系咪唑类衍生物。经研究证实该药可抑制睾丸酮的分泌,亦可阻滞肾上腺皮质类固醇的合成,并使皮质醇对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的反应减弱。该药具有抑制羊毛甾醇转变为胆固醇过程中的14-去甲基作用。本文报告1例小细胞肺癌患者,由于异位 ACTH 分泌出现库兴氏综合征,使用酮康唑后症状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85.
大量研究表明环磷腺苷 (cAMP)信号转导通路、磷酸肌醇 (PI)信号转导通路是介导酒精效应的细胞内靶点。酒精通过影响这些通路的多种组成成分 ,导致相关酶活性和基因表达调控因子的改变 ,从而引起细胞短期的调控功能失调和长期的基因表达改变 ,这些变化可能是酒精耐受和依赖发展的重要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86.
异丙酚对内毒素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评价异丙酚对内毒素性休克大鼠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对照组;休克组:静脉注射内毒素(LPS)15 mg·kg-1;异丙酚组:静脉注射LPS 后1 h,静脉注射异丙酚10 mg·kg-1后10 mg·kg-1·h-1持续静脉泵注4 h;5-甲氧色胺组:静脉注射LPS 后1 h,腹腔注射5-甲氧色胺10 mg·kg-1。注射LPS后6 h,各组大鼠依次静脉注射去氧肾上腺素(PE) 0.5、1、2、2.5 μg·kg-1,记录注药后平均动脉压(MAP)的增幅百分比。注射LPS后6 h,经心内穿刺取血, 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浓度(NO2-/NO3-)。所有在体实验结束后取大鼠胸主动脉环做离体张力实验,建立去氧肾上腺素的剂量-张力反应曲线,并计算相应主动脉环最大收缩张力(Emax)、半数有效浓度(EC50)。结果休克组、异丙酚组、5-甲氧色胺组MAP增幅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 0.05),异丙酚、5-甲氧色胺组MAP增幅百分比均高于休克组(P<0.05)。异丙酚组、5-甲氧色胺组血浆MDA及NO2-/NO3-浓度均低于休克组(P<0.05)。在离体实验中,休克大鼠主动脉环对PE反应的Emax及EC50与均低于对照组(P<0.05),但是异丙酚组和5-甲氧色胺组主动脉环对PE的反应均升高(P<0.05)。异丙酚组和5-甲氧色胺组主动脉收缩力均高于休克组,并且主动脉环对PE的Emax增高,EC50降低(P<0.05)。结论异丙酚可能通过减少氧自由基,抑制NO的合成,从而改善内毒素性休克大鼠的血管低反应性。  相似文献   
87.
毛远新一听,当即大声说道:“主席尸骨未寒,你们就……”他拒绝交出手枪。张耀祠身后的警卫们立即上去,收缴了毛远新的手枪,将其押走。 已经解决完三个主要人物的怀仁堂已是一片轻松气氛,马锡金听到汪东兴拿起电话,对电话那头的人说:“这边已经结束了,快点把她弄走算了!”他一下明白,最后、也是最特殊的一个目标便是江青。  相似文献   
88.
阿米三嗪-萝巴新对缺血性卒中恢复期患者的疗效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 评估阿米三嗪 萝巴新对缺血性卒中后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 采用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缺血性卒中后 1个月患者 ,随机服用阿米三嗪 萝巴新或安慰剂每日 2片 ,共服 3个月。每个月随诊 1次 ,以巴氏指数 (BI) ,神经功能缺损量表 (NFDS)和长谷川痴呆量表(HDS)作为疗效评估指标。结果  74例最终完成了 3个月随访 ,其中药物组 38例 ,安慰剂组 36例。巴氏指数在治疗后 1、2、3个月药物组均优于安慰剂组 (P <0 0 5 ) ;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分在治疗第 1个月药物组 (6 7± 4 7)优于安慰剂组 (9 6± 6 8,P =0 0 34<0 0 5 ) ,第 2、3个月两组无显著性差异 ;长谷川痴呆量表分在治疗 1、2、3个月均无显著性差异。阿米三嗪 萝巴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7 9% ,安慰剂组为 2 7% ,主要表现为头晕、失眠 ,并不影响患者继续治疗。结论 阿米三嗪 萝巴新在一定程度上加快缺血性卒中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9.
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小RNA,通过影响m RNA和蛋白质来调控基因的表达。miRNA与心血管疾病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如与血管形成、血管衰老、心肌纤维化、心肌肥大、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等。还可作为一种生物标记物,为疾病诊断与治疗提供新依据。  相似文献   
90.
  目的  比较Sabin株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Sabin strain-based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sIPV)与不同剂型Ⅰ型Ⅲ型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ivalent types Ⅰ and Ⅲ oral poliovirus vaccine,bOPV)序贯接种的抗体滴度。  方法  选择柳州400名2月龄婴儿,按1:1:1:1随机分为sIPV+2bOPV糖丸、sIPV+2bOPV液体、2sIPV+bOPV糖丸、2sIPV+bOPV液体4组,按0 d、28 d、56 d免疫程序接种疫苗。检测免前、免后28 d脊灰中和抗体滴度。  结果  序贯程序相同时,1剂sIPV糖丸组与液体组免后Ⅰ型抗体滴度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589,P=0.010),Ⅱ型(Z=-0.331,P=0.741)和Ⅲ型(Z=-1.556,P=0.12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2剂sIPV糖丸组与液体组免后Ⅰ型(Z=-1.249,P=0.212)、Ⅱ型(Z=-1.658,P=0.097)和Ⅲ型(Z=-1.436,P=0.151)抗体滴度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剂型相同时,2剂sIPV组与1剂sIPV组各型抗体滴度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有P < 0.05)(1剂sIPV液体组与2剂sIPV液体组:Ⅰ型:Z=-2.766,P=0.006;Ⅱ型:Z=-9.137,P < 0.001;Ⅲ型:Z=-5.529,P < 0.001。1剂sIPV糖丸组与2剂sIPV糖丸组:Ⅰ型:Z=-3.748,P < 0.001;Ⅱ型:Z=-7.660,P < 0.001;Ⅲ型:Z=-6.030,P < 0.001)。  结论  bOPV糖丸和液体剂型免疫效果相似,各地接种部门应结合疫苗效果、接种对象特征和人口密度,选择适宜剂型接种;如sIPV供应充足,建议优先选择2剂sIPV序贯程序完成脊灰基础免疫接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