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4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15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篇 |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21篇 |
临床医学 | 153篇 |
内科学 | 89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9篇 |
特种医学 | 5篇 |
外科学 | 38篇 |
综合类 | 164篇 |
预防医学 | 42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3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77篇 |
肿瘤学 | 1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17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5篇 |
2015年 | 22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37篇 |
2012年 | 39篇 |
2011年 | 49篇 |
2010年 | 34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49篇 |
2007年 | 35篇 |
2006年 | 41篇 |
2005年 | 38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18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6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5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目的:研究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和治疗时间窗。方法: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缺血前给予中风醒脑液(25/60)×大鼠体重×6.25,每日1次,给药7天。末次给药1h制备MCAO模型,缺血2h,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范围;放免法测定血清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中风醒脑液的治疗时间窗研究:采用MCAO局灶性脑缺血2h,再灌注24h模型,分别在缺血开始2、3、4、5、6、12、24h再灌注并继续灌胃,每6h给药1次,再灌注24h,评价神经功能状态、脑梗死范围。结果:中风醒脑液能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少脑梗死范围,降低血清I L-8、TNF-α,提高血清中BDNF的含量;在缺血后2h治疗用药,能有效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功能评分,减轻脑水肿和减少脑梗死范围,并明显优于依达拉奉组,12h开始用药,疗效下降,24h开始用药,上述各指标有下降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中风醒脑液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有效治疗时机在缺血2~6h内。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通过对新硫肽类抗生素166A产生菌小单孢菌TMD166进行诱变选育研究,以期获得产166A的高产菌株。方
法 使用多功能等离子体诱变系统(multifunctional plasma mutagenesis system, MPMS)对出发菌株TMD166的孢子进行等离子体-紫
外(MPMS-UV)复合诱变,单孢子悬液经照射处理、涂布培养后获得单菌落,并以牛津杯固体发酵高通量筛选方法对菌株进行初
筛,之后对高产菌株进行摇瓶复筛,利用突变株摇瓶发酵的化学效价筛选出正突变菌株。结果 对比MPMS-UV不同诱变剂量发
现,MPMS105s-UV60s复合诱变剂量获得的正突变率最高,达到41.43%,相应致死率为99.88%。最终筛选出一株166A高产突
变株TMD166-MU1,在培养温度为28℃、210 r/min的条件下,经过96~120 h培养后,166A产量相比出发菌株提高了7.47倍。结
论 采用MPMS-UV复合诱变方式,再结合牛津杯固体发酵高通量筛选方法和摇瓶复筛,可高效筛选获得166A高产菌株。 相似文献
5.
6.
7.
使用莪术油注射液治疗病毒性疾病共400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202例,肺炎75例,脑炎40例,肠炎56例,腮腺炎18例,心肌炎9例,疗效满意。并就莪术油注射液与其他抗病毒药物治疗机理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红藤散结汤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河南省中医院2020年3月—2021年3月接诊的6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藤散结汤,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腹痛消失时间、炎症消失时间和阴道分泌物增多消失时间),治疗前、治疗3周后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和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腹痛消失时间、炎症消失时间和阴道分泌物增多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CRP、TNF-α、IL-2、IL-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CRP、TNF-α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IL-2、IL-4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32,P=0.04),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 相似文献
9.
10.
祛瘀汤对药物流产患者绒毛及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祛瘀汤对药物流产患者绒毛及血清中表皮生长因子(EGF)的影响,探讨祛瘀汤降低药流后不全流产的可能机制。方法:将自愿要求药物流产且符合纳入标准的早孕妇女41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1组13例,单纯采用药物流产治疗;对照2组17例,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益母草冲剂治疗;治疗组11例,在对照1组治疗基础上加服祛瘀汤(由桃仁、益母草、丹参、莪术、川芎、大黄、黄芪、柴胡、地鳖虫、怀牛膝等组成)治疗。主要观察3组绒毛、血清EGF的含量。结果:治疗后,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组绒毛EGF含量分别为1.5021μg/L、0.9963μg/L、0.6897μg/L,血清EGF含量分别为1.5836μg/L、1.0959μg/L、0.7267μg/L,经单因素方差分析,3组中各组间总体均数不全相等。经Newman Kenkq检验证实,3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3组间EGF含量由低到高依次为治疗组〈对照2组〈对照1组。结论:祛瘀汤与米非司酮具有协同作用,使血清中EGF含量下降,进而作用于绒毛,使其难以维持正常的早孕状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