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他克莫司在器官移植方面已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但该药用于亚洲人特别是中国人肾移植远期疗效的报道较少,而且相关研究均为小样本、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缺乏有效的说服力.因此文章评估国内肾移植患者长期应用他克莫司进行免疫抑制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资料来源:采用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进行文献初检,电子检索数据库有Medline database (1980/2008)、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80/2008)、中国循证医学ΠCochrane 中心数据库(CEBM/CCD)、Cochrane图书馆,检索无语种限制.手工检索主要专业期刊以免出现检索遗漏.资料选择:纳入国内外关于他克莫司用于国内肾移植后患者免疫抑制治疗的随机对照研究文献,要求对照组应用环孢素A,其余干预措施相同.排除非随机对照试验及多器官联合移植文章.对结果进行统计荟萃分析(Meta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Stata软件,评价比较疗效及差异的指标采用优势比(OR)及95%可信区间(95%CI).结局评价指标:①肾移植后1年人/肾存活率.②肾移植后3 年人/肾存活率.③肾移植后3 年排斥反应发生率.④肾移植后3年感染发生率.⑤肾移植后3年肝功能异常发生率.⑥肾移植后3年血糖异常发生率.结果:共收集国内外3个随机对照研究,其中国内3篇,国外0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他克莫司用于国内肾移植患者移植后3年内排斥反应的发生率优于环孢素A对照组(OR值为0.40,95%CI为0.27~0.61,P < 0.000 1),他克莫司组患者肾移植后3年内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低于环孢素A对照组(OR值为0.28,95%CI为0.15~0.52,P < 0.000 1);他克莫司组患者肾移植后1,3年人/肾存活率与环孢素A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与环孢素A对照组相比,他克莫司组肾移植后3年的血糖异常发生率升高(OR值为2.39,95%CI为1.41~4.05,P=0.001).结论:选择近20年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他克莫司用于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的随机对照文章,分析结果显示,国内肾移植患者应用他克莫司与环孢素A相比,移植后3年内排斥反应及肝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对患者移植后1,3年人/肾脏存活率无不良影响,但其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血糖升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索西沙星在小鼠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分析索西沙星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PK/PD)参数。方法使用HPLC-MS/MS法,以莫西沙星为内标,以梯度甲醇-水为流动相,测定灌胃5 mg.kg-1后小鼠血液中索西沙星的含量。以WinNonlin软件计算动力学参数。结果小鼠血液中索西沙星Cmax为1.085μg.mL-1,Tmax为10 min,T1/2为1.425 h,AUC0~24为1.101μg.mL-1.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化脓链球菌的Cmax/MIC50均大于8。结论索西沙星在小鼠体内的吸收、分布及代谢较快,对多种细菌具有较好的活性。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研究产blaNDM-1肺炎克雷伯菌产生多黏菌素耐药的可能性,并对相关机制进行分析。方法 通过黏菌素肉汤 传代培养研究携带blaNDM-1菌株产生多黏菌素耐药的可能性,并对分离出的耐药株通过PCR、Real-time PCR、脉冲场凝胶电泳等 方法进行耐药分子机制研究。结果 通过黏菌素肉汤传代培养,产blaNDM-1肺炎克雷伯菌可进一步表现高水平多黏菌素耐药表 型。检测发现耐药株中膜孔蛋白基因及双组分调节系统中多黏菌素耐药相关基因发生表达水平变化,可能导致菌株对多黏菌素 高水平耐药。结论 产blaNDM-1肺炎克雷伯菌经黏菌素传代诱导培养后可进一步发展多黏菌素耐药,需要引起临床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体外评价结核分枝杆菌(Mtb)铁氧还蛋白还原酶FdrA和FprA的活性,探索它们分别与两种铁氧还蛋白的偶联作用,并分析它们在CYP125A1的电子传递链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大肠杆菌作为宿主克隆结核分枝杆菌FdrA、FprA和CYP125A1编码基因并进行蛋白外源表达;以NADH或NADPH为电子供体,2,6-二氯酚靛酚(DCPIP)为电子受体评价FdrA及FprA的活性;应用细胞色素C为电子受体研究FdrA或FprA与不同铁氧还蛋白的偶联作用;分析CYP125A1对4-胆甾烯-3-酮的代谢作用进而研究FdrA和FprA在CYP125A1的电子传递链中的作用。结果 FdrA对NADH亲和力较高,Fdx对FdrA活性有明显提升作用,菠菜铁氧还蛋白(spFDX)对其活性没有提升作用,FdrA/Fdx和FdrA/spFDX均不能支持CYP125A1的活性。FprA对NAPDH亲和力较高,Fdx和spFDX均对FprA活性有明显提升作用,Fdx尤甚,FprA/spFDX可以支持CYP125A1的活性,FprA/Fdx不能支持CYP125A1的活性。结论 FprA是结核分枝杆菌CYP125A1的电子传递链蛋白,FdrA可能不是CYP125A1的电子传递链蛋白。  相似文献   
15.
背景:胸腔积液是终末期肝病及肝移植后患者常见并发症,如果采取措施不当,可能会增加移植后死亡率。 目的:探讨肝移植后患者胸腔积液的发病原因。 方法:回顾解放军第309医院全军器官移植中心2009-05/2010-05收治的36例行原位肝移植病例资料,分析移植后早期胸腔积液发生率、危险因素,对左右胸腔积液采用t 检验,对有意义的统计学指标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与结论:肝移植后早期胸腔积液的发生率为72%(26/36),单纯右侧胸腔积液26例(26/36,72%),双侧胸腔积液13例(13/36,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二次手术、是否肺部感染、移植后机械通气时间、移植后3 d出入量、基础疾病是移植后发生胸腔积液的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研究枸橼酸与普通肝素抗凝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延迟恢复(DGF)患者的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比。方法研究对象选取为2012年1月-2015年1月之间行肾移植术后出现DGF的36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行CRRT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肝素抗凝,观察组则采用枸橼酸抗凝,对两组患者的血液净化效果和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在平均血流速度、24 h置换液量、透析器使用时间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无一例发生相关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0.0%,对照组出现牙龈出血2例,消化道出血3例,全身皮下瘀斑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8.9%,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DGF患者在行CRRT治疗过程中,应用枸橼酸抗凝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显著高于普通肝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retroperitoneoscopic nephron sparing surgery,RPNSS)与根治性肾切除术(retroperitoneoscopic radical nephrectomy,RPRN)治疗T1b N0M0期肾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7月在我院行后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的T1b N0M0期肾癌16例及根治性肾切除术患者40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输血情况、术后并发症、引流时间、术后肌酐水平、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输血情况、引流时间、术后肌酐、局部复发及远处转移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T1b N0M0期肾癌疗效可靠,术后对患者的肾功能影响较小,与根治性肾切除术的局部复发及转移情况相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检测临床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情况,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临床分离菌的耐药特性,并探讨耐药性产生的基因背景。方法 通过对近两年(2004~2005)北京地区医院收集到的共295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进行产ESBEs菌株表型鉴定、PCR检测基因型、等电聚焦电泳鉴定等电点,并对这些菌株耐药的特性和基因型进行了探讨。结果 ESBLs的检出率为18.6%,其中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27.7%,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检出率为8.57%。引起耐药的基因型主要为TEN型81.8%(45/55),其次CTX—M型74.5%(41/55),然后是SHV型20%(11/55)。大肠埃希菌以TEN型为主(88.4%),肺炎克雷伯杆菌以CTX—M为主(91.7%)。经等电聚焦电泳验证,少数菌株的耐药由TEN、SHV、CTX型酶之外的ESBLs引起。结论 产ESBLs菌在临床上较为普遍,大肠埃希菌以TEN型为主,肺炎克雷伯菌以CTX—M型为主,CTX—M型酶对肺炎克雷伯杆菌的头孢噻肟耐药性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糖尿病动物模型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45,自引:1,他引:45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葡萄糖代谢和内分泌障碍,是由于绝对性或相对性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近半个世纪来,糖尿病患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上升趋势,在我国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肿瘤之后列第三位的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本文就各种类型的糖尿病动物模型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大蒜素联合头孢唑林或苯唑西林对葡萄球菌的抗菌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大蒜素分别与头孢唑林或苯唑西林联合用药,对于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和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的体外联合抗菌效应.方法:采用棋盘法设计,微量肉汤稀释法测定.测定不同浓度组合的二组抗菌药物对40株临床分离的革兰阳性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并计算FIC指数,也称部分抑菌浓度(Fractiona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index)判定联合效应.FIC≤0.5 为协同作用,0.5<FIC≤1为相加作用,1<FIC≤2为无关作用,FIC>2为拮抗作用.结果:大蒜素与头孢唑林或苯唑西林联合应用后,其MIC50显著降低.FIC指数分布:FIC≤0.5占55%~75%;0.5<FIC≤1占20%~40%;1<FIC≤2占0~5.88%;FIC>2为0.结论:头孢唑林或苯唑西林这2种抗菌药物与大蒜素联合用药后,对革兰阳性球菌基本表现为协同作用和相加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