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0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4篇
肿瘤学   55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81.
患者女性,53岁,于1984年8月14日入院。一年前因进食受阻出现上腹部肿块,疑为“胃癌”在某医院行剖腹探查,术中诊断“贲门癌”已属晚期而未能切除。出院后未作任何治疗。入院前曾作钡餐检查,发现胃壁增厚且广泛钙化,粘膜明显破坏,病变已累及贲门和食管下段,考虑胃肿瘤或结核(图1、2)。入院后作纤维胃镜见食管及贲门处粘膜凹凸不平,色苍白,表面有透明胶冻状物覆盖,活检时该处组织脆而易出血。因胃腔变得狭小,纤维胃镜不能向前伸入,故未再查胃体及窦部。贲门处粘膜病理诊断为粘液腺癌。血钙7mg%,血磷3.94mg%。于8月24日再次剖腹探查,术中见腹腔内有少  相似文献   
82.
肠道恶性肿瘤,尤其是回盲部与升结肠癌并存急性阑尾炎或阑尾炎作为肠道癌瘤的一种临床表现,国内外有一些病例报告。我们收集11例报道如下。 临床与病理资料 11例中男9例,女2例。年龄22—70岁,平均43.7岁,40岁以上6例。11例均因右下腹痛或转移性右下腹痛,诊断急性阑尾炎入  相似文献   
83.
隆突性皮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co-ma Protuberans简称DFSP)是较常见软组织低度恶性皮肤肿瘤。近10年来我院肿瘤中心,外科、病理科先后共发现经病理证实的DFSP 37例。本症临床上并非少见,根据上海两医院的582例软组织肉瘤中有32例(占5.5%)。一、临床资料 37例中,生长位于躯干25例(67.5%),上臂3例、头顶及额部4例,大腿5例,但颈部、膝和肘以下无发生。肿瘤大小:仅一例直径>15cm,其余均<10cm,肿瘤生长于体表,容易早期发现。  相似文献   
84.
本文观察了67例不同类型乙型肝炎患者肝内HbcAg 及血清HBV 复制标记、ALT、AST 的动态变化,探讨肝内HBcAg 与肝脏病变的关系。结果表明,肝内HBcAg 与血清HBV-DNA、HBeAg 有良好的一致性,与肝脏病变程度无直接关系,在52例慢性乙型肝炎中,肝内HBcAg 和血清HBV-DNA,HBeAg 与ALT、AST 水平有明显关系,血清HBV-DNA 转阴先于HBeAg。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肺隐球菌病的超微结构特征。方法对17例肺隐球菌病患者的病变组织进行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光镜下,见非干酪性肉芽肿形成,多核巨细胞和巨噬细胞胞质内及间质中可见薄壁圆形或卵圆形空泡状小体,黏液卡红和PAS染色呈阳性。透射电镜下,隐球菌无菌丝,单细胞芽生,孢子无子囊,有荚膜形成,荚膜与细胞壁之间有明显透明带,结构较简单,细胞器不发达。结论肺隐球菌病是由新型隐球菌感染引起的一种非常少见的肺部真菌病,其临床及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异性,超微结构形态学特征可反映其独有的生物学特点,具有协助临床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讨咽部多形性腺瘤(PA)的形态学及免疫组化表型特征。方法:对1例咽部PA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并结合文献分析其对鉴别诊断的意义。结果:咽部PA由上皮、肌上皮及粘液样、软骨样或透明变样间叶成分组成;免疫组化染色示:CK7(+),CK20(-),S-100(+),GFAP(+),CD57(+),p63(+)。结论:咽部PA是一种起源于小涎腺的良性肿瘤,其独特的病理学特征和免疫表型特点,对其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7.
用乳腺癌患者转移淋巴结单细胞悬液对BALB/C小鼠进行初次免疫,3周后改用人乳腺癌细胞系MCF-7再次免疫。末次免疫后3天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SP2/0进行融合。经筛选和5次克隆化后,得到一株分泌抗人乳腺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BG6。间接免疫过氧化物酶染色显示31例乳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均为BG6阳性着染,而乳腺良性增生、非乳腺来源肿瘤以及正常组织则为阴性或弱阳性着染。初步证实单克隆抗体BG6对乳腺癌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因而在乳腺癌的免疫病理诊断中可能颇具意义。  相似文献   
88.
黑色素斑点——肠道多发性息肉综介征(Pe-utz——Jeghers 综合征)是一种家族性疾病,特征是皮肤粘膜黑色素斑点,胃肠道多发性息肉,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最近我们收治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7岁。因反复发作性腹痛伴粘液便  相似文献   
89.
近10余年来,由于免疫组织化学和电镜的应用,乳腺肿瘤的研究进展比较快,尤其是对一些很少见的特殊类型乳腺肿瘤的临床、病理报道不少,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0.
乳腺腺肌上皮瘤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腺肌上皮瘤是一种乳腺良性肿瘤。国外,Rosen(1987年)报道18例,国内尚未见报告,我科在外检中发现2例,现报道如下: 例1,女性,36岁.发现左乳腺肿块2年,于左乳腺内上象限扪及1.5cm×1.5cm肿块,活动。病理检查:灰白色不规则肿块一个,大小2cm×2cm×1.2cm,有包膜,切面呈灰白色,实质性,质较韧。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