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70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51.
针对我院麻醉药品的使用和管理问题进行探讨,旨在达到麻醉药品能够合理使用,严格管理,使我院在麻醉药品管理方面更加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252.
白风芝  荣淑英  张小飞  李洪军 《吉林医学》2008,29(16):1405-1406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一种以患者的疾病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教学和学习方法,是一种以小组形式使学生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技能的教学方法,它鼓励学生发展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能力。PBL被认为是联系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全世界医学院校公认的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护生的实践能力,自2006年7月我院儿科在临床带教工作中实施了PBL教学法,收到了较好的实习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53.
目的 探讨因吡喹酮抗性产生而导致曼氏血吸虫抗性虫株繁殖力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方法 以抗性株与敏感株毛蚴和尾蚴定量感染光滑双脐螺和CD,小鼠,宿主体内观察比较曼氏虹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和敏感株生物学特性:对螺感染率、感染性螺存活期、在螺体内产尾蚴量、尾蚴和虫卵开放前期及虫卵孵化率。结果单只螺暴露于单个毛蚴2h,抗性株与敏感株对螺感染率为19.8%和8.9%,两者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06);逸蚴期间,塞内加尔抗性株感染螺存活率高于敏感株;用塞内加尔抗性株和敏感株毛蚴感染所获阳性螺产尾蚴量(尾蚴/螺)为6875条和14611条;塞内加尔抗性株和敏感株尾蚴开放前期为32.2d和27.7d。抗性株与敏感株鼠体内虫卵开放前期为42.8d和45.5d;虫卵孵化率为80.9%和78.0%。结论 曼氏血吸虫吡喹酮抗性株对实验室传代的光滑双脐螺具有高感染性,此生物学改变似与吡喹酮抗性产生相关;塞内加尔抗性株与敏感株问存在其他变化则被认为是曼氏血吸虫不同地理株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54.
目的构建2型糖尿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方法在体检人群中招募糖尿病患者53人,非糖尿病患者93人,体检的同时进行相应的基因检测,并填写健康体检自测问卷,收集全部数据采用XGBoost构建2型糖尿病预测模型。结果模型预测的准确率是86.6%,特征重要性评估结果显示,对模型贡献前三名的变量依次是血糖、甘油三酯和SLC30A8基因rs13266634-C位点的等位基因。结论 XGBoost糖尿病发病风险预测模型具有很强的预测能力。  相似文献   
255.
目的现场评价胶体染料试纸条法(DDIA)免疫诊断试剂盒在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筛查病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在云南省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选择3个自然村作为调查现场, 随机抽取10-70岁的村民作为调查对象,进行血吸虫病病史个案调查;收集粪便标本,采用改良 Kato-Katz法(1送3检)作病原学检查;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分别采用DDIA诊断试剂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诊断试剂盒和环卵沉淀试验(COPT)诊断试剂盒进行血吸虫病免疫学诊断。结果 3个村共筛查村民659人,Kato-Katz法粪检阳性187例,阳性率为28.4%;DDIA、ELISA和 COPT的阳性率分别为70.9%,84.2%和54.9%;在187例粪检阳性者中,DDIA、ELISA和COPT 的阳性符合率分别为98.4%、96.8%和81.8%。结论 DDIA免疫诊断试剂盒在大山区型血吸虫病流行区现场大规模筛查病人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256.
目的观察小鼠体内不同发育阶段日本血吸虫童虫与成虫对青蒿琥酯的敏感性.方法用定量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小鼠,感染2 h,1、3、7、12、14、16、25、35 d和42 d分别一次性灌服500 mg/kg青蒿琥酯.给药后4周解剖小鼠,采用门静脉灌注法收集虫体,计算减虫率.结果青蒿琥酯对1、3、7、12、14、16、25、35、42 d龄童虫或成虫的减虫率分别为16.9%、18.0%、71.3%、50.2%、36.9%、31.3%、45.3%、58.0%、26.4%,其中以7~35 d龄虫对该药最敏感.结论青蒿琥酯对小鼠体内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均有杀灭作用,对7~35 d龄虫体杀灭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57.
氯硝柳胺悬浮剂对日本血吸虫尾蚴影响的酶组织化学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采用酶组织化学技术,观察经氯硝柳胺悬浮剂处理后的日本血吸虫尾蚴体内酶活性变化,以研究其杀蚴机制。方法将正常尾蚴和经氯硝柳胺悬浮剂浸泡后的尾蚴粘附于盖玻片上,室温晾干;分别对2组尾蚴进行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乳酸脱氢酶(LDH)、琥珀酸脱氢酶(SDH)、乙酰胆碱酯酶(AChE)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酶组织化学染色;常规法制片,显微镜观察着色反应;采用显微图像分析系统定量测定其平均灰度值。结果CCO、LDH、SDH、AChE和NOS在尾蚴的头器、腹吸盘和尾干部位的酶活性较高。其中用药组CCO、LDH和NOS的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SDH用药组和对照组的活性变化差异无显著性,而AchE用药组的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氯硝柳胺引起尾蚴耗能加剧导致机体的能量供应障碍,能量的短时间耗竭是引起尾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58.
目的 分析2008-2017年北京市细菌性痢疾(菌痢)病原学监测资料,为菌痢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分析2008-2017年北京市两个菌痢国家级监测点数据,以标本检出志贺菌为菌痢诊断的金标准,描述志贺菌的阳性率、菌痢的诊断符合率及耐药情况,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志贺菌阳性的相关因素。结果 2008-2017年,北京市菌痢报告发病率和腹泻患者的志贺菌阳性率均明显下降,菌痢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7.80%(111/1 423)。北京市菌痢的病原以宋内志贺菌为主,占73.95%(159/215),其他均为福氏志贺菌。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志贺菌阳性的相关因素,便常规阳性(与阴性相比,OR=1.863,95% CI:1.402~2.475)、7-10月发病(与其他月份比较,OR=7.271,95% CI:4.514~11.709)、体温≥ 38℃(与体温<38℃比较,OR=4.516,95% CI:3.369~6.053)和6~59岁(与其他年龄比较,OR=1.617,95% CI:1.085~2.410)的志贺菌阳性率更高。氨苄西林(97.57%,201/206)和萘啶酸(94.90%,186/196)的耐药率最高,环丙沙星(16.33%,32/196)、氧氟沙星(9.57%,11/115)及阿莫西林(15.05%,31/206)耐药率较低;福氏志贺菌的耐药情况较宋内志贺菌更为严重;耐药≥ 3种抗菌素的比例为30.00%(21/70)。结论 北京市菌痢临床诊断符合率低,耐药情况较严重,临床医生做出诊断时应综合考虑腹泻患者的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测结果。  相似文献   
259.
目的:检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中抗BP180、抗BP230和抗基底膜带抗体的阳性率。方法:收集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和正常对照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IIF)检测两组血清中抗BPl80NC16A抗体和BP230抗体水平。结果:共收集到131例神经系统疾病患者血清(脑卒中109例,脑肿瘤17例,其他神经系统疾病19例)和131例正常对照血清。病例组中抗BP180NC16A1阳性率为1.45%,低于对照组的3.05%,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 = 0.009),病例组中抗BP230抗体阳性率5.34%与对照组(2.2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IF检测抗基底膜带抗体结果均为阴性。结论:抗BP180NC16A抗体在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可能与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合并大疱性类天疱疮相关。  相似文献   
260.
目的 分析一例儿童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案例的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为该类疾病的预防控制提供参考.方法 对实验室确诊的单增李斯特菌感染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采集可疑食品及环境样本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检测,分析感染来源.结果 息儿临床表现为发热、抽搐,血培养单增李斯特菌阳性,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发病前有熟肉制品等高危食品进食史,家庭食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