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1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36篇
  1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目的:研究凋亡抑制蛋白XIAP及其拮抗蛋白XAF1在中耳胆脂瘤中的表达及胆脂瘤上皮的凋亡情况,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法检测50例胆脂瘤标本及20例正常外耳道上皮中XIAP及XAF1的表达;采用末端转移酶介导的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染色(TUNEL)技术检测两组标本的凋亡状态。结果:①胆脂瘤上皮中的xI—AP、XAF1蛋白表达显著高于正常上皮(P〈0.01)。②胆脂瘤细胞凋亡显著高于正常上皮(P〈0.01)。⑧胆脂瘤上皮中,XI—AP、XAF1二者表达呈正相关(P〈0.01);XAFI表达与凋亡呈正相关(P〈0.01)。结论:XIAP、XAF1在胆脂瘤中的表达同步升高,提示在胆脂瘤发病中,促凋亡与抑凋亡二者达到了新的平衡,使胆脂瘤上皮细胞过度增生但不能无限增殖。  相似文献   
112.
目的:VEGF和MMP-9在AR患者鼻腔黏膜的表达,研究二者在AR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相关性.方法: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VEGF、MMP-9在AR患者鼻腔黏膜标本50例,正常鼻腔黏膜标本50例中的表达.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VEGF、MMP-9在实验组与对照组上皮表达阳性率有无差别及二者的相关性.结果:VEGF和MMP-9在AR患者鼻腔黏膜上皮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鼻腔黏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AR患者鼻腔黏膜上皮中VEGF和MMP-9表达之间呈正相关.结论:①VEGF和MMP-9在AR患者鼻腔黏膜上皮高表达,二者表达之间呈正相关.②VEGF和MMP-9在促进鼻黏膜组织的肿胀、鼻黏膜腺体分泌亢进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VEGF可能是MMP-9高表达的诱导因素.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0年6月间应用体位复位结合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新鲜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病例20例(22椎)。结果:所有患者随访3~12个月,VAS评分由术前平均8.6分降至3.4分,终末评分3.6分,术后92.1%的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3例发生骨水泥泄露,其中2例发生在椎体侧前方,1例发生于上终板,未产生神经症状。死亡1例,死于术后3个月髋部骨折后的深静脉血栓。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时,采用体位复位,骨水泥单侧、小剂量及分次注射等方法,在达到固化椎体、减轻疼痛的同时,有效改善椎体的压缩畸形,降低骨水泥泄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4.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接受有创机械通气患者采用两种序贯脱机方式(无创正压通气与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高流量吸氧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8例60岁以上COPD急性加重期给予有创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无创正压通气序贯组)25例和B组(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高流量吸氧序贯组)2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每日对两组患者进行SBT试验联合科室治疗小组根据临床经验评估撤机。撤机后A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序贯治疗,B组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高流量吸氧序贯治疗。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年龄、性别、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数量、SOFA评分),两组序贯治疗方式在拔管后4、8、12、24、48 h患者的生命体征及血气指标(心率、呼吸、收缩压、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预后指标(有创正压通气使用时间、48 h内再插管率、48 h后再插管率、ICU住院时间、28 d和90 d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人口学和临床资料,有创机械通气使用时间,48 h内、48 h后再插管率,28 d及90 d病死率P值0.05,没有统计学差异。B组ICU住院时间低于A组,P值0.05,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无创正压通气联合高流量吸氧序贯治疗,缩短了ICU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5.
攻击行为是指任何形式有目的伤害另一生物体的行为,其极端形式是暴力行为[1]。攻击行为是精神科住院患者较常见的护理问题,是患者住院期间经常发生的危险行为之一。暴力攻击行为给医务人员及住院患者的安全带来很大威胁,在护理此类病人过程中较易发生护患冲突及纠纷,一直是精神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索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膜素(sP ostn)水平与骨密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08例患有骨质疏松性髋部骨折的老年女性和106名年龄不匹配的无骨折女性作为对照。在2 d内骨折后测量其临床特征、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和骨转换标志物(包括sP ostn水平)。对于108例患者,检测1年内的随访sP ostn水平。结果骨折后sP ostn的初始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在整个队列中,sP ostn与股骨颈BMD,骨Ⅰ型胶原N-端前肽(PINP)和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β-CTX)相关(P均0. 05)。多变量分析后,sP ostn仍然是股骨颈BMD的独立危险因素。骨折后7 d内采样的sP ostn从第2天开始急剧增加,然后减少并在360 d保持在略高的水平。sP ostn的变化与骨折后第7天β-CTX(P0. 05)和PINP(P0. 05)的变化呈正相关。结论高sP ostn水平是老年女性急性髋部骨折患者股骨颈低BMD的独立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117.
采用自编“保护性约束患者观察记录表”对51例接受保护性约束护理的精神病患者进行观察,提出相应护理方法以期减少保护性约束对患者造成的伤害。保护性约束的目的是保护患者自身及其周围人员和环境的安全,以防范意外事件发生及保证患者治疗的顺利进行。建议遵循相对统一的保护性约束制度,规范护士的护理行为。  相似文献   
118.
关节镜术中止血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关节冲洗液加副肾素止血法在关节镜术中的止血效果及其副作用。方法:用1mg/ml的副肾素1支加入装有1000ml生理盐水的冲洗吊瓶中,配成1mg/1000ml浓度,在交易下手术开始时使用,观察术中止血效果,血压、心率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结果:1442例159膝术中止血有效率97.49%,优良率81.77%,用药后血压超过正常1例,心率均在正常范围。术后血关节发生率9.23%,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关了冲洗液加副肾素止血法可用于绝大多数膝关节镜术下手术,操作简单,不受归限,使用安全、止血效果好,能有效避免止血带法常见的各类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9.
背景 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NIPT)是目前筛查胎儿常见非整倍体最准确的方法.不同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其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也不相同.在接受侵入性产前诊断的孕妇中,选择胎儿染色体异常风险相对较低的人群行NIPT筛查,可以在减轻产前诊断负担的同时,尽可能地降低NIPT的漏检风险...  相似文献   
120.
脂肪细胞因子的负反馈作用与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通过分析脂肪细胞因子对机体的能量代谢及脂肪积累的调节作用,探讨脂肪组织的负反馈机制在肥胖、2型糖尿病形成中的作用。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PubMed数据库1962-01/2005-11有关脂肪细胞因子的负反馈作用,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文章,检索词为“adipocytokines,obesity,tumornecrosisfactor-α,interleukin-6,leptin,adiponectin,resistinandPGAR”,限定语言种类为英语。资料选择:选择原创性研究论文作为参考,同时限定论文的内容必须与机体的能量代谢及脂肪积累有关;去除重复性研究、综述和其他与机体的能量代谢及脂肪积累关系不大的资料。资料提炼:共收集相关文献158篇,排除重复性研究和与本文主题相关性较小的文献123篇,本文共纳入文献35篇。资料综合:最近的研究表明脂肪组织能够分泌脂肪细胞因子以调节自身的容量。当体脂增加,脂肪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会抑制脂肪合成,增加脂肪分解。脂肪细胞因子主要是通过抵抗胰岛素作用和减少胰岛素分泌来抑制脂肪合成,使脂肪分解增加,游离脂肪酸水平升高,抑制了血糖的利用。结论:当肥胖达到一定程度,脂肪细胞因子的负反馈作用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发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