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3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8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目的:评价聚合酶链反应(PCR),细菌培养,抗酸染色,荧光染色对结核病的诊断价值。方法:PCR检测43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支杆菌(MTB)DNA,并与常规细菌学检测作对比。结果:PCR检测法敏感性为48.8%,荧光染色法为44.2%。细菌培养为32.6%,抗酸染色法为25.6%。结果表明,PCR法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较抗酸染色法更敏感。结论:PCR法具有简便快速的特点。对结核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Th1/Th2失衡与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的关系.方法:30只Wistar大鼠腹腔内注射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诱导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AHF组),另取30只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为正常对照(N组).两组动物于建模后3 h、6 h、12 h、24 h、48 h、72 h各取5只动物检测其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与肝组织的病理形态学变化;ELISA检测不同时间点动物血清中Th1/Th2型细胞因子(IFN-γ/IL-4)水平的变化.结果:AHF组肝组织显示炎细胞浸润和明显坏死的急性肝衰竭特征,且各时间点血清ALT值均明显高于N组(P<0.05);AHF组与N组相比血清内Th1型细胞因子(IFN-γ)的增高在3 h(P<0.01)、6 h(P<0.01);Th2型细胞因子(IL-4)水平在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D-氨基半乳糖/内毒素所致大鼠急性肝衰竭模型中,存在Th1/Th2失衡,机体内发生了促炎反应,对此急性肝衰竭早期损伤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以球囊碎栓、中间导管抽吸为基础的血管内多方式联合治疗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性、安全性及预后。方法 收集采用球囊碎栓、中间导管抽吸为基础的血管内多方式联合治疗的13例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术前与术后1周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术后6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 评分、脑部磁共振静脉成像或DSA检查结果。结果 例1患者上矢状窦及双额顶支静脉部分再通,例9患者右横窦、乙状窦部分再通;例7、例13患者左横窦、左乙状窦慢性闭塞未开通而其余静脉窦完全再通;其他9例患者完全再通。术后1周GC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术前(P均< 0.05)。患者术中和术后未出现与介入相关的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10例患者预后良好(mRS评分0~2分)、9例患者的静脉窦完全通畅。结论 以球囊碎栓、中间导管抽吸为基础的血管内多方式联合治疗重型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有效、安全,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1018份临床标本中发酵菌的分离鉴定及药物敏感性研究。共分离出非发酵菌166株,检出率16.3%,各类标本以脓汁检出率最高,为41.8%,其次是分泌物,为16.9%,痰为15.9%,166株非发酵菌鉴定结果表明,绿脓假单胞菌最多,占56.6%,其它假单胞菌占26.5%,假单胞菌以外的占16.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绿脓假单胞菌以及绿脓假单胞菌以外的非发酵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率最高,为93.  相似文献   
15.
张娟  魏霞  王海苹  李水仙  耿雪  赵岩  祝清芬 《药学研究》2023,42(7):453-456,494
目的 研究固本明目颗粒1和固本明目颗粒2预防给药对D-半乳糖性白内障的抗氧化作用及固本明目颗粒工艺改变前后作用的差别。方法 取20日龄SD大鼠90只,雄性,试验随机分为9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固本明目颗粒1和2 均设 1.25、2.5、5 g•kg-1.BW三个剂量组,每组10只。采用D-半乳糖建立大鼠的糖性白内障模型,各剂量组灌胃给予相应剂量的药物溶液10 mL•kg-1.BW,每天1次,连续21d,观察各组大鼠晶状体浑浊程度,末次给药后检测各组大鼠晶状体内SOD、GSH、GST、GSH-Px、Na+-K+-ATP酶活性情况,以及各组大鼠晶状体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固本明目颗粒1低剂量组GSH、中剂量组SOD、高剂量组GST明显升高(P<0.05);固本明目颗粒2中、高剂量组GSH、中剂量组SOD明显升高(P<0.05或P<0.01)。阳性对照组、固本明目颗粒1各剂量组和固本明目颗粒2各剂量组晶状体混浊程度均有明显缓解效果。结论 固本明目颗粒1和固本明目颗粒2在1.25、2.5、5 g•kg-1.BW剂量下对D-半乳糖性白内障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固本明目颗粒制备工艺改变前后抗氧化作用未见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主要通过医学免疫学辩论赛的方式,促进学生们对于免疫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以长治医学院2015级临床医学教改班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6组进行辩论赛前查阅资料;采用正反方各4人进行现场辩论,每一对辩手一个辩题;继而进行辩论赛后调查问卷;最后将教改班与平行对照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进行了统计学分析。教改班学生期末考试成绩都在80 分以上,与平行对照班学生考试成绩有显著性差异;问卷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都比较喜欢这种学习方式,愿意参加这种活动来加强免疫学知识的学习。医学免疫学辩论赛是一种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载体。  相似文献   
17.
长治地区69株淋球菌的分离鉴定和药物敏感性测定武延隽,李水仙,胡德华,刘振武,和玉英长治医学院(邮政编码046000)我们从130例泌尿系感染的标本中,分离出69株淋球菌,并进行了药物敏感性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按常规方法,男病人取尿道口...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准分子激光治疗不同类型高度病理性屈光参差的疗效,探讨手术方式、手术量设计等。方法:对87例高度散光性屈光参差、同性屈光参差、混合性屈光参差患者选择进行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或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结果:术后术眼角膜瓣、上皮瓣复位良好,裸眼视力平均0.91±0.15。随访≥12个月,未发现术眼二级及以上角膜上皮网络状混浊。结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或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治疗不同类型高度屈光参差安全有效。术前应精确检查、综合分析,设计预矫屈光度和预留屈光度、激光切削直径,以预防屈光回退,减少术后眩光,改善视觉质量,促进双眼视觉平衡及立体视觉恢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超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准分子激光治疗效果,探讨手术方式、手术量设计及需要关注问题.方法 对58例(99眼)超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选择进行LASIK或LASEK治疗.结果 术前屈光参差4.25~12.00D,平均5.71±2.39D.术前裸眼视力平均0.08±0.03,最佳矫正视力平均0.87±0.15,术后裸眼视力平均0.92±0.13.结论 超高度近视性屈光参差患者进行LASIK或LISEK治疗安全有效.术前精确检查,对各项指标综合分析,合理设计矫正屈光度、选择合适激光切削直径可以预防屈光回退,减少术后眩光,促进双眼视觉平衡、立体视觉恢,改善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0.
课程考试包括了设计、命题、施测、评卷几个步骤,通过试卷分析,不仅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是教学效果的重要体现,还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1].为此,我们随机抽取长治医学院2007~2009级五年制本科各专业学生的免疫学试卷进行了质量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