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47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21篇
基础医学   32篇
口腔科学   5篇
临床医学   135篇
内科学   56篇
皮肤病学   21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41篇
外科学   161篇
综合类   297篇
预防医学   88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53篇
  1篇
中国医学   114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42篇
  2012年   67篇
  2011年   71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59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4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51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李民  杨静  邱俊林 《西部医学》2008,20(5):1013-1014
目的观察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7例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联合组42例,用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对照组38例,给予甘草酸二胺治疗,疗程均为8周。结果肝功能: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TC(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治疗前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联合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二氯醋酸二异丙胺联合甘草酸二胺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的有效药物,可改善肝功能,同时有明显降脂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观察加味瓜蒌散对门脉高压大鼠门静脉压力及胃肠激素的影响。方法:采用CCl_4加乙醇饮料制作大鼠门脉高压模型,用Medlab-Ug4Cs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检测各组门静脉压力、放免法检测各组胃肠激素。结果:模型组门静脉压力较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加味瓜蒌散各剂量治疗组、心得安治疗组门脉压力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加味瓜蒌散各剂量治疗组门脉压力与心得安治疗组门脉压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得安组胃动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无明显改善(P>0.05),胃泌素、胰高血糖素明显下降(P<0.05)。加味瓜蒌散各剂量治疗组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与心得安治疗组比较下降明显(P<0.05)。结论:加味瓜蒌散能有效降低门静脉压力、降低胃泌素、胃动素、胰高血糖素含量,疗效优于心得安。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硬膜外持续泵注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罗哌卡因的可行性.方法:将60例拟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0.75%罗哌卡因组持续泵入给药组(A组)和0.75%罗哌卡因组间断给药组(B组).两组均在L2~3硬膜外穿刺成功并给予实验量后,A组(30例)硬膜外注入0.75%罗哌卡因12mL,然后以6mL/h的速度用微泵持续输入;B组(30例)注入0.75%罗哌卡因15mL,在80min后时追加6mL.分别测定麻醉前及硬膜外给药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首次注药后至手术结束时针刺皮肤测阻滞平面,同时记录改良Bromage评分,术中肌松质量由手术者评定(手术者为同一组人),分为很满意、满意和不满意;记录术中麻黄素使用情况.结果:B组在90min左右时血压出现明显下降,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麻黄素使用病例数较少(P<0.05).两组间皮肤阻滞平面、Bromage评分和术中肌松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微泵持续泵入罗哌卡因的给药方法既可以达到间断给药法同样的麻醉效果,又避免了间断法造成血压大幅波动的缺点,是一种较为安全的给药方法.  相似文献   
64.
咽喉乐冲剂治疗急性扁桃体炎22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咽喉乐冲剂治疗急性扁桃体炎220例疗效观察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太原030001)常桂珍,李庆存,李民,沈鸿卿,姚勤学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扁桃体炎多年,在临床经验的基础上,研制出咽喉乐冲剂,对220例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取得满...  相似文献   
65.
灸对人体有防御作用。本次使用以具有荚膜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免疫的施灸家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研究了其血清中的抗体活性。经过抗原处理,将家兔分为施灸组和非施灸组,每组各2只。施灸组从免疫开始前4周至实验的整个期间,在第4及第5腰椎棘突外方约1cm的部位,左右计4处,每处用米粒大(约2.5mg)直接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03年1月~2005年6月应用腹腔镜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56侧疝与同期应用传统手术治疗50侧疝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切口的长度和出血量、治疗费用和并发症.结果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和术中出血均少(小)于传统手术组(P<0.01);并发症2例,少于传统手术组11例(P<0.05);但治疗费用稍高(P<0.01).结论腹腔镜治疗婴幼儿腹股沟斜疝较传统手术有更多优势,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7.
目的通过两组免疫抑制方案在肾移植中的临床应用,评估新型免疫抑制剂雷帕霉素预防急性排斥反应(AR)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肾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后免疫抑制方案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采用雷帕霉素(RPM,首次剂量6.0 mL,维持剂量2.0 mL/d)+环孢素A(CsA,5~6 mg.kg-1.d-1)+泼尼松(Pred)25例为SRL组,采用霉酚酸酯(MMF)+CsA(6~8 mg.kg-1.d-1)+Pred 35例为MMF组。比较两组用药后的血肌酐(SCr)、AR发生率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结果在SCr水平、AR发生率方面,MMF组与SRL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随访期间均未见严重感染发生;除SRL组高脂血症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外,两组药物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RL组抗排斥反应的疗效及安全性与MMF组相似,可作为肾移植抗排斥反应治疗方案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8.
PSA、FPSA及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PSA在诊断前列腺癌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40例前列腺增生 (BPH)和26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的PSA、PSAD、FPSA/PSA.利用ROC曲线评价它们在PCa诊断中的价值.结果PCa患者血清的PSA、PSAD明显高于BPH组,FPSA/PSA明显低于BPH组,以PSA>4.0ng/ml,PSAD>0.15,FPSA/PSA<0.19为临界值,可明显提高对PCa的诊断特异性,减少不必要的病理穿刺.结论PSA单项检测对PCa的诊断是一项较敏感的指标,而联合测定FPSA和计算PSAD、FPSA/PSA能提高诊断的特异性.  相似文献   
69.
中成药临床辨证用药琐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民 《河南中医》2002,22(6):77-78
中成药品种繁多、配方各异、剂型多样 ,每种中成药各有一定疗效特点和适应范围。所以中成药用之得当 ,可迅速奏效 ,反之 ,轻者浪费药品和贻误病情 ,严重者出现不良反应 ,甚至危及生命 ,对此决不可轻视。因此中成药能否辨证用药是直接关系到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的重要问题。辨证用药是指运用中医辨证 ,中药组方配伍的综合知识指导用药 ,在充分掌握病情和所用药物的基础上 ,安全、有效、简便、经济的使用药物 ,使药效得到充分发挥 ,毒副作用降至最低限度 ,起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辨证用药是辨证施治的另一种提法。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  相似文献   
70.
我院从 1995年 1月~ 2 0 0 1年 3月 ,采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于仲嘉教授研制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儿童陈旧性骨折、开放性骨折共 32例 ,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32例中男 2 0例 ,女 12例 ;年龄 3~ 14岁 ;陈旧性前臂双骨折 10例 ,开放性前臂双骨折 5例 ,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9例 ,肱骨开放性骨折 3例 ,股骨开放性骨折 5例。2 治疗方法对于无需暴露骨折端之开放性骨折 ,在C臂X光机透视下操作 ;对于陈旧性骨折及需暴露的开放性骨折在直视下操作。陈旧性骨折予切开复位植骨后上外固定支架 ;对于开放性骨折应先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