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6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14篇
耳鼻咽喉   64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73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77篇
预防医学   13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12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 了解畲族自然人群双侧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IMT)的变化,判断脉压水平对双侧颈总动脉结构影响的异同性.方法 采用"中国动脉僵硬度评价研究"的方法,433名畲族人来自福建省福安市城乡自然人群,年龄15~87(49.03±13.54)岁.根据该人群脉压三分位数水平分为三组:脉压≤48 mm Hg(1 mm Hg=0.133 kPa)、49~59 mm Hg和>59mm Hg.应用超声射频信号血管内中膜分析技术(QIMT)和常规二维超声分别观察记录静息状态下双侧颈总动脉.测量舒张末期IMT,比较双侧颈动脉IMT在各组间的差异和变化趋势,分析其与年龄、体重指数、脉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TG)等危险因素之间的关联.结果 (1)双侧颈动脉IMT随脉压增加而增厚,趋势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侧颈总动脉(LCC)IMT在第1分位组与第2分位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与第3分位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颈总动脉(RCC)IMT在三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表明,进入颈总动脉IMT回归方程的顺序和关联因素.左侧为年龄、脉压、体重、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糖和TG,其回归方程LCC-IMT=32.61+4.29(年龄)+1.77(脉压)+1.87(体重)+16.52(LDL.C)+11.77(血糖)-9.92(TG),r=0.663,r2=0.44,P<0.001;右侧为年龄、脉压和身高,其回归方程RCC-IMT=5.19(年龄)+1.61(脉压)+2.62(身高)-219.36,r=0.636,r2=0.41,P<0.001.结论 畲族自然人群双侧颈动脉IMT随脉压变化存在差异,与年龄、脉压、体重、LDL-C、血糖、TG和身高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62.
目的 比较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疗效.方法 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OVI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创建到2015年1月的文献数据,纳入比较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与单纯鼓室成形术治疗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随机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文献,采用RevMan5.2软件包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分析两种术式的鼓膜修补愈合率、气导和骨导听阈.结果 共检索到13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其中5篇随机对照研究,8篇队列研究;总患病耳数为2 136耳,行乳突病变切除加鼓室成形术812耳,行单纯鼓室成形术1 324耳.两种手术方式的鼓膜愈合率分别为87.11% (696/799)和87.55%(1 139/1 3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02,95%CI(0.99,1.06),P=0.20];两种术式患者术后气骨导差≤20 dB的耳数分别占79.42%(328/413)和79.17%(475/6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0.99,95%CI(0.93,1.06),P=0.76];两种术式术后气导平均听阈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MD=-0.01,95%CI(-0.29,0.31),P=0.93].结论 治疗乳突感染已被良好控制、非活动期但鼓室长期潮湿、中耳黏膜增厚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病变切除不能提高鼓室成形术后鼓膜愈合率,也不会影响鼓室成形术后听力提高程度.  相似文献   
63.
目的 应用超声射频技术评价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颈动脉硬化程度差异及相关因素。方法 应用超声射频技术获取受检者左、右侧颈动脉顺应系数(compliance coefficient,CC)和脉搏波速度(pulse wave velocity,PWV)。计算左、右侧参数值之比,获取CCratio和PWVratio参数。参数在组内采用左右侧比较,在组间采用同侧比较。分析CCratio和PWVratio的相关因素。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左侧颈动脉PWV高于右侧,且CC低于右侧(P<0.05)。对照组CC和PWV在左右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左侧PWV增高,右侧颈动脉CC增高(P<0.05)。PWVratio和CCratio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年龄、病程、三酰甘油(TG)和收缩压是PWVratio增高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CCratio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左右颈动脉硬化程度不同,存在差异性。年龄、病程、血压、TG和HDL-C是这种差异性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64.
目的 应用超声心动图结合心导管观察起搏前、后犬的心脏功能变化情况,探讨超声评价舒张功能减低犬心脏-血管耦联的价值.方法 应用超声心动图于实验犬右心室心尖起搏处获取起搏前、后二尖瓣舒张早、晚期血流速度峰值(E峰、A峰);二尖瓣环左室侧壁收缩期速度峰值(Sw峰),舒张早、晚期速度峰值(Ew峰、Aw峰),计算A/E、E/Ew;心导管检测左心室内压最大上升速率(+dp/dtmax)、最大下降速率(-dp/dtmax)、心室开始收缩至发生+dp/dtmax的间隔时间(t-dp/dtmax)、左心室收缩峰压(LVSP)、左心室收缩末压(LVESP)及左心室舒张压(LVDP);计算左心室收缩末期弹性(Ees)、有效动脉弹性(Ea)和心脏-血管耦联指数(Ea/Ees).结果 ①起搏后实验犬A峰、Aw峰和E/Ew增高,与起搏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E峰减低、Sw峰和Ew减低,A/E增高,但与起搏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②起搏后实验犬+dp/dtmax增大,-dp/dtmax减低,LVDP增高,与起搏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起搏后,实验犬Ees减低,相关分析提示,Ees与+dp/dtmax呈负相关(P<0.05);Ea增高,Ea与t-dp/dtmax呈正相关(P<0.05);Ea/Ees增高,与起搏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声心动图结合心导管可无创检测舒张功能减低犬的心脏-血管耦联关系.  相似文献   
65.
目的 应用波强(WI)分析法探讨正常人冷加压实验前后颈总动脉血流平均波强(MWI)、收缩早期瞬时波强(W1)和收缩晚期瞬时波强(W2)在评价颈总动脉功能的可行性.方法 健康志愿者24名.应用WI分析法观察记录静息状态下、冷加压后右侧颈总动脉的W1、W2及颈总动脉血流参数,并计算颈总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血流MWI.绘制W1、W2和MWI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三者的检验效能. 结果与试验前相比,颈总动脉内径百分变化率与W1均显著减低,MWI与W2显著增加(P<0.05).MWI、W1和W2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8、0.731和0.698,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常规血流动力学参数计算血流MWI可评价颈总动脉功能.  相似文献   
66.
目的 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结合超声二维斑点显像技术评价左室旋转/扭转运动改变的敏感指标,明确各指标的诊断临界点,初步探讨其诊断心功能不全的应用价值.方法 心功能不全患者24例和正常健康志愿者32例,测量各短轴观图像在标化时间点处的旋转角度,并依此计算出各标化点处的左室扭转角度.同步记录左室扭转峰值(Peak LVtor)、心尖旋转峰值(PAR)、心底旋转峰值(PBR)、收缩末期左心室扭转值(LVtor-at-AVC)、收缩末期心尖旋转值(AR-at-AVC)、收缩末期心底旋转值(BR-at-AVC);对各指标绘制ROC曲线并获得界值.结果 心功能不全患者收缩期左室心尖与二尖瓣口水平短轴观的旋转角度峰值及左室扭转角度峰值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ROC评价显示LVtor-at-AVC、Peak LVtor、PAR、PBR、AR-at-AVC和BR-at-AVC的ROC曲线偏左上角,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1、0.797、0.823、0.833、0.797和0.833.对应界值分别为9.02°、11.02°、4.55°、6.61°、2.66°和4.81°,其诊断心功能不全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25%/83.34%、75%/91.67%、93.75%/66.67%、56.25%/100%、100%/58.32%、68.75%/91.67%.结论 运用斑点追踪成像技术(speckle tracking imaging,STI) 可敏感评价心功能不全患者收缩期左室扭转形变.  相似文献   
67.
为探讨对比度增强 CT扫描 (CECT)在诊断颈深部感染 (DNI)中的应用价值 ,本文对 DNI的临床检查和 CECT结果进行了前瞻性双盲对比研究。从 1年收治的拟诊为 DNI的 4 4例患者中筛选出 35例进行分析 ,另 9例未列入本组的原因是 CT检查之前已行切开引流、穿刺抽吸或 CECT检查距手术时的间隔时间已超过 2 4小时。 35例中 ,男性 18例 ,女性 17例 ,平均年龄 37.8± 16 .7岁 (18~ 80岁 )。DNI的原发性感染部位如下 :牙源性 2 5例 (71.4 % ) ,扁桃体源性 5例(14.3% ) ,颌下腺炎 2例 (5.7% ) ,喉脓囊肿、会厌炎和食管镜检查后感染各 1例 (…  相似文献   
68.
目的 观察经颞浅动脉灌注化疗治疗无法切除的晚期上颌恶性肿瘤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16例无法切除局部晚期上颌恶性肿瘤患者,行选择性颞浅动脉插管后,根据化疗方案用微量输液泵经导管远心端药池输注相应化疗药物:多西他赛60~75mg/m2匀速灌注2h,d1;顺铂75mg/m2大剂量冲击2h,d1;氟尿嘧啶500mg/m2连续灌注120h,d1~d5;吡柔比星25mg/m2匀速灌注2h,d1~d3;吉西他滨1000mg/m2连续滴注30min,d1、d8。21天为1个周期,2个周期分别采用RECIST 1.1标准和NCI CTC 3.0标准评价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并随访远期生存情况。结果16例均可评价近期疗效,其中CR 1例,PR 10例,SD 5例,RR为68.8%,DCR为100.0%。14例获随访(87.5%),中位生存期和无进展生存期分别为26.0个月和4.0个月。全组未有4级毒副反应发生,无治疗相关性死亡,3级毒副反应主要为1例耳廓部分坏死、3例贫血及1例骨髓抑制,其余均为1~2级。结论 无法切除的晚期上颌恶性肿瘤经动脉灌注化疗后能够取得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毒副反应可耐受。  相似文献   
69.
目的 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CSOM)患者术前焦虑与术后疼痛现状及二者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该院185例行手术治疗的CSOM患者,术前发放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焦虑评分.利用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FPS-R)评分分别于术后1、2、3、5、7 d进行疼痛评分并记录,对术前的焦虑、术后疼痛评分进行统计并分析...  相似文献   
70.
冲击波负压听器创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目的:建立冲击波负压听器创伤动物模型,并评价其稳定性和实用性。方法:将豚鼠于置冲击波负压发生装置的动物舱内,观察并分析不同条件下实验性冲击波负压的主要物理参数及豚鼠听觉器官形态和功能变化。结果:共采集和分析126次冲击波负压信号,各次波形均呈典型负压指数曲线,负压峰值范围为-15.6-87.2kPa,降压时间介于3.050-15.175ms之间。通过164只豚鼠318耳的观察,发现不同强度冲击波负压暴露后,中耳、内耳的形态结构和听功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创伤或损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结论:应用冲击波负压发生装置,建立了稳定的豚鼠听器冲击波负压创伤模型,为进一步开展听器冲击波负压创伤的有关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