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79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64篇
中国医学   5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61.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腺肌病患者31例,服用米非司酮4个月。检测用药前后血雌二醇(estradiol,E2)、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GPT)、肌酐(creatinine,Cr)及用药前后卵巢体积、子宫体积及子宫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on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指数。结果治疗后E2水平[(131.68±40.31)pmol/L]较治疗前E2水平[(255.90±152.61)pmol/L]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FSH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卵巢体积[(10.68±0.24)cm3]及子宫体积[(64.20±1.04)cm3]均小于治疗前[(14.25±0.51)cm3、(81.42±1.01)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治疗后内膜转化率为33.3%,部分内膜发生增生过长;治疗前后内膜PCNA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治疗前后血GPT、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对垂体具有雌激素样的负反馈作用;同时通过抗雌激素样作用直接作用于卵巢,使卵巢激素缺乏周期性变化而出现闭经,并伴随卵巢、子宫缩小及更年期症状;还对子宫内膜具有微弱的雌激素样作用。  相似文献   
62.
张振巍  张娜娜  崔璀  李月梅 《中医学报》2016,(10):1559-1562
目的:建立同时测定淫羊藿饮片中朝藿定A、朝藿定A1、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宝藿苷Ⅰ6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Eclipse XDB-C_(18)(150 mm×4.6 mm,5μm),流速为1.0m L·min~(-1),流动相为乙腈-水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68 nm,柱温30℃。结果:6种成分均达到基线分离,各成分均有较宽的线性范围和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7),回收率为97.8%~101.5%。结论:本方法准确、灵敏、可靠,重现性较好,应建立多种黄酮类成分作为测定指标,以全面控制淫羊藿药材的整体质量。  相似文献   
63.
地锦草-马齿苋药对的体外抑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 目的:研究地锦草 马齿苋药对的体外抑菌效果。方法: 采用倍比稀释法和96孔板微量肉汤稀释法,考察地锦草和马齿苋药对及单味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的体外抑菌作用,测定3种实验菌种的抑菌圈直径、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结果: 实验菌株对单味药材及药对呈现不同程度的敏感,其中以药对的抑杀作用最明显(P<0.05)。随温度的升高,各水提浓缩液对不同实验菌珠的抑菌活性发生改变。MIC和MBC结果显示,各水提浓缩液对大肠埃希菌的作用最强,其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铜绿假单胞菌抑杀作用相对较弱。结论:地锦草 马齿苋药对对实验菌株有不同程度抑杀作用,但存在一定差异,中药应用形式的变化对药对的抑杀能力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64.
患者男,68岁,右鼻翼皮损2年, 于2014年9月22日就诊于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皮肤科。患者2年前发现其右侧鼻翼部位皮肤米粒大小浅红色丘疹,之后缓慢增大,1年半前发现丘疹边缘出现黑褐色色素斑片,无明显自觉症状,无破溃、出血,未予重视。近半年来,皮损迅速生长,色素斑明显扩大。否认局部外伤史,无外用药物史及无放射线接触史,既往体健,无家族遗传性疾病及传染病史……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otal progressive motile sperm count,TPMSC)、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对宫腔内人工授精(IUI)临床妊娠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97个周期IUI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处理前TPMSC分为<10×106组、10×106~组、30×106~组、≥50×106组。根据正常形态精子比率分为<2%组、2%~组、4%~组、≥10%组。比较各组间IUI临床妊娠率。结果:各组间周期妊娠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TPMSC<10×106、正常形态精子比率<2%时,IUI临床妊娠率明显下降。结论:精子质量是影响IUI临床妊娠率的重要因素,当TPMSC<10×106、正常形态精子比率<2%时建议转行其他助孕方式。  相似文献   
66.
目的:探讨电视监视下气管内镜在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电视监视下使用气管内镜行气管、支气管异物取出术76例。结果:76例均获成功,异物1次钳取成功率82%,2次成功率17%,只有1例气球笛管数次未取出,最后经气管切开处取出。无喉水肿、肺水肿、心力衰竭、窒息及气管壁损伤等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与普通支气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相比,该手术方法可在明视下钳夹并取出异物,一次钳取率高,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7.
李月梅  王秀菊  张会丰  单春光  郝芙蓉 《临床荟萃》2012,27(13):1105-1110,1114
目的 探讨引起新生儿听力损伤的危险因素,明确最适合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的方法及应对高危新生儿进行听力跟踪随访并进行及时干预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EOAE)及自动听性脑干反应(AABR),对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128例高危新生儿及产科病房中150例正常新生儿进行听力检测.结果 128例高危新生儿,TEOAE法通过率64.8% (166/256),AABR法通过率71.1% (182/256),150例正常新生儿,TEOAE法通过率96.3% (289/300),高危新生儿筛查结果与正常新生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ICU中高危新生儿的听力筛查通过率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是听力障碍的高发人群;TEOAE法与AABR法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易漏诊或误诊部分听力障碍儿童,因此应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高危新生儿听力筛查.  相似文献   
68.
飞龙掌血甲醇部位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飞龙掌血甲醇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硅胶及凝胶柱色谱法对飞龙掌血甲醇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方法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飞龙掌血的甲醇部位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及理化性质分别鉴定为白鲜碱(1)、橙皮素(2)、4-羟基-N-甲基脯氨酸(3)、8-羟基-二氢白屈菜红碱(4)、橙皮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胡萝卜苷(6)、橙皮苷(7)、香叶木苷(8)和新橙皮苷(9)。结论:化合物5、6、8和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9.
家庭康复护理对门诊脑瘫患儿康复效果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探讨家庭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运动功能的促进作用,将6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均予门诊功能康复训练,观察组在门诊训练期间增加家庭康复护理,两组均训练1个疗程(90 d)后,用大运动功能评估(GMFM)量表进行训练前后运动功能评分.结果训练后两组患儿GMFM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增高(训练前后GMFM评分比较,均P< 0.05),观察组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提示门诊系统的功能康复训练能显著改善脑瘫患儿的运动功能,家庭康复护理对其疗效有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0.
老年性痴呆患者的情感障碍是指在痴呆背景上出现情感脆弱、情绪不稳定、欣快或抑郁以及情感爆发等,部分病人可有妄想性情绪。情感障碍在老年期痴呆病人中表现明显且普遍存在。引起老年期痴呆病人产生行为异常、进食障碍、生活自理能力差、自身安全和社交障碍等。 1998年 9月~ 1999年 6月收治 72例老年期痴呆病人采取相应的康复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