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18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10篇
外科学   13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29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高尿酸血症(HUA)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动脉粥样硬化(AS)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该院收治的82例NAFLD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血尿酸(UA)水平分为HUA组(n=48)和非HUA组(n=34),比较两组临床基本指标、AS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随访1年,记录两组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非HUA组比较,HUA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明显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降低(P<0.05)。与非HUA组比较,HUA组患者内皮素-1(ET-1)、颈动脉斑块检出率明显升高,一氧化氮(NO)明显降低,而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明显增厚(P<0.05)。NAFLD患者血清UA与ET-1、IMT呈正相关,与NO呈负相关(P<0.05)。HUA组患者1年内心脑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为22.91%,显著高于非HUA组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AFLD患者存在明显脂质代谢紊乱,HUA可能参与并加重NAFLD患者AS和血管内皮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62.
自主呼吸可能对ARDS患者有多种生理益处,包括减少镇静需求,保持膈肌活动和改善心血管功能。然而,剧烈的自主呼吸努力可能会加重肺损伤,2017年起,用力呼吸导致的肺损伤被称为“患者自戕性肺损伤(P-SILI)”。如何减轻ARDS P-SILI,让患者保持“安全”的自主呼吸成为临床医疗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呼吸驱动力在ARDS P-SILI中的生理和临床意义做一综述,并探讨评估呼吸驱动力的方法和改善P-SILI的措施,旨在为减轻ARDS患者的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并为最新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予以环孢素A﹑安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方加减治疗。2组疗程均为6个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悸、头晕、盗汗、出血、腰膝酸软、手足心热、口渴喜饮等症状、体征积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血常规改善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联合益气养阴方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64.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临床针灸治疗腹泻型(D-IBS)和便秘型肠易激惹综合征(C-IBS)的经脉、腧穴选择特点和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收集2000—2016年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报道,提取其所使用的针灸方式、经脉和腧穴。运用描述性分析、关联性分析和聚类分析研究其内在联系与规律规律,同时观察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经脉、腧穴各自的规律和它们之间的差异。结果:共纳入针灸治疗D-IBS文献56篇、针灸治疗C-IBS文献6篇,D-IBS的治疗主要用针刺,临床以胃经和任脉的腧穴为主,如天枢、足三里、中脘,关联性分析发现胃经—任脉—脾经的为最常见的经脉组合,腧穴以足三里—天枢—太冲为主要关联群。聚类分析经脉主要分成2个核心聚类群,2个核心群组,腧穴则可以分成5个聚类群,5个核心群组。而C-IBS的研究则主要以悬灸为主,胃经、膀胱经的腧穴应用最多,如天枢、足三里、大肠俞、上巨虚,关联性分析发现经脉组合与D-IBS相同,也是胃经—任脉—脾经组合支持度和置信度最高,而腧穴则是以足三里—天枢的配伍最为常见。聚类分析则发现经脉、腧穴均可以分成2个核心聚类群,2个核心群组。结论:通过分析针灸治疗D-IBS和C-IBS的临床研究,认为虽然两者在针灸方法的使用上略微存在差异,D-IBS针灸并用,C-IBS以灸为主。但是在经脉和腧穴选择上却存在高度相似性。  相似文献   
65.
随着艾条悬起灸在临床上的逐渐推广,其基本作用机制得到初步的证明。如何提高灸法的临床疗效成为如今灸法研究的重中之重。不同于古代的直接灸和间接灸,艾条悬起灸是近代产物。临床上艾条悬起灸主要分成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3种方式。文章通过分析艾条悬起灸的源流,分别回顾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的起源和发展,阐述此3种方式内在的联系和早期的临床适应证特点,还原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以利于临床医家科学规范使用此3种方式。同时参考当下关于艾条悬起灸施灸特点的现代科学研究,主要从单次施灸时间、施灸间隔、施灸疗程等角度分析。客观解读艾条悬起灸的使用方式,以指导现代临床实践,提高艾条悬起灸的临床疗效,促进艾条悬起灸的学术推广,推动艾条悬起灸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66.
目的:针刺和艾灸治疗躯体疼痛的临床试验为研究对象,借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为主要研究指标,系统评价针刺和艾灸两者之间镇痛效果的差异。方法:以Pubmed、Science citation index、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Google scholar、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为主要检索数据库。以考克兰偏倚评价方式来评估各文献的偏倚,治疗前后VAS的变化为主要观察指标。根据治疗后不同时期的VAS,分成1、2、3、4周,分别合并相同时期的研究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出的382篇经过筛选后,对8篇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研究,其中有1篇文献分成3个研究分别纳入。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主要被认定为偏倚不清,主要源于分配方案隐藏、选择性报道等方面的信息不全。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分析,治疗后第1[合并MD=0.19,95%CI(-0.13,0.5),P=0.05]、2[合并MD=-0.12,95%CI(-0.91,0.68),P=0.77]、4[合并MD=0.00,95%CI(-0.71,0.07),P=0.99] 周VAS变化数据提示针刺和艾灸对躯体疼痛的镇痛效果不存在统计学差异。敏感性分析发现,任何一组在固定、随机效应模型上不存在明显差异。结论:因为所纳入研究本身质量较低,符合要求的研究太少,通过分析针刺和艾灸的镇痛效果的比较,无法得出两者之间孰优孰劣的判断,尚待更加科学、规范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明两者镇痛效果的差异。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48例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及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分析Treg细胞与卵巢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与健康人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CD3~+、CD4~+T淋巴细胞及CD4~+/CD8~+比值均升高(P均0.01),且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明显升高(P0.01),而CD16~+CD56~+NK细胞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标本中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比率与患者年龄、组织类型、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及是否合并CA125升高均无关(P0.05),而与FIGO分期、分化程度及是否存在腹水密切相关(P0.05)。结论检测外周血Treg细胞可用于评估卵巢癌患者的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68.
目的了解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特征。方法报道1例乌尔新不动杆菌引起的社区获得性肺部感染,结合国内外与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相关的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感染者无任何基础疾病,在其痰液和肺泡灌洗液中培养出乌尔新不动杆菌,该菌在短时间内产生对含β内酰胺酶抑制剂抗生素的耐药性。查阅文献共检索到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22例,结合本例作一总结。结论乌尔新不动杆菌感染者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尤其是接受过侵袭性操作、并发严重疾病、应用广谱抗生素和长时间住院治疗的患者。该菌耐药性较为突出,亦有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报道。  相似文献   
69.
诃子与草乌均为传统的常用蒙药,在蒙医药诸多经典著作中均有记载。诃子因在蒙药中使用率最高,而被誉为“蒙药之王”。草乌在蒙药中也有更为悠久的用药历史和广泛的用途。蒙医在临床治疗过程中用草乌必配合诃子,多以诃子汤炮制草乌入丸散剂,或多以配伍药对形式入煎剂。现就蒙药中诃子与草乌的概况及诃子与草乌配伍减毒增效的机制进行综述,为蒙药的毒性研究与用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0.
李晗  冯茹  陈红琢 《中国康复》2020,35(4):208-211
心力衰竭(下称心衰)是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发展阶段,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7》显示[1],目前中国心衰患者有450万人,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呈年轻化、逐年上升趋势,心力衰竭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尽管心衰的药物治疗等发展迅速,但多数患者仍受运动耐量下降、呼吸困难、心绞痛等症状的困扰,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差。心衰患者及早进行心脏康复,有助于患者心肺功能(cardio-pulmonary function,CRF)的提高,改善其QOL,节约医疗开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