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篇
  免费   66篇
  国内免费   30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25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43篇
神经病学   7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01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4篇
药学   158篇
  3篇
中国医学   76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4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42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8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观察链脲佐菌素(STZ)诱导2型糖尿病后不同时期大鼠心肌损伤及凋亡的程度,并对其机制进行分析。方法使用高糖、高脂加STZ注射造成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于STZ注射后不同时间点分批处死动物,对心肌损伤及凋亡指标进行测定。结果糖尿病大鼠经STZ处理1周后,与对照组大鼠相比,空腹血糖明显升高(FBG≥16.7mmol/L),而血清胰岛素含量升高或无明显变化,提示2型糖尿病造模成功。糖尿病大鼠第12周起LVSP、+dp/dtmax、-dp/dtmax显著降低,提示糖尿病可引起心功能下降。糖尿病大鼠第2周、4周和12周CK—MB明显增高,第12周和24周cTnI明显增高,提示糖尿病第2周即可诱发心肌损伤,并随着病程的发展加重。凋亡指标测定表明,糖尿病大鼠在第4周和12周时,caspase-3和caspase-8活性显著增高,第12周和24周时caspase-9活性显著增高,提示糖尿病第4周即可造成心肌细胞凋亡,且可能依赖caspase-8途径早于依赖caspase-9途径。结论糖尿病可以引起心肌损伤和细胞凋亡,并随病程的延长而加重,这种凋亡与caspase-8和caspase-9依赖的凋亡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2010年青岛市夏季病毒性腹泻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收集2010年5—9月青岛市临床诊断为病毒性腹泻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随机抽取其中260例病人进行大便标本病原学检测,并与260例细菌性腹泻病人进行比较。结果病毒性腹泻病人数占就诊腹泻总人数的60.6%,发病人群以中青年为主,平均年龄38.0岁。主要临床症状有腹痛(48.1%),发热(46.8%),水样便(43.8%)。大便病毒检测阳性率40.8%,其中轮状病毒(36.8%)、星状病毒(23.6%)和诺如病毒(22.6%)为主要病原体。与细菌性腹泻相比,受凉诱因、有无发热、是否水样便、腹泻次数以及腹鸣等症状差异有显著性(χ2=4.207~7.964,P<0.05)。结论2010年夏季腹泻以病毒性腹泻为主,轮状病毒和星状病毒为主要病原体,抗病毒治疗不能显著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43.
流感病毒RNA聚合酶对流感病毒基因组的复制和表达至关重要。编码聚合酶各亚基的基因序列高度保守的特点使其成为极具发展潜力的抗流感药物靶标。本研究通过构建流感病毒RNA聚合酶活性依赖的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在细胞水平上建立了以流感病毒RNA聚合酶为靶点的抗流感药物筛选模型。特异性评价和统计学分析表明,该筛选方法灵敏可靠、重复性好,可以用于针对流感病毒RNA聚合酶的抗流感药物筛选。  相似文献   
44.
目的 了解脂肪基质细胞(ADSCs)脂向分化过程中miR-134表达变化情况,深入了解ADSCs脂向分化的分子调控机制,为脂肪组织工程的研究和发展奠定基础。 方法 实验于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1)采取出生30d的雄性体健SD(Sprague-Dawley)幼鼠的腹股沟脂肪组织, 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分离、纯化后诱导培养大鼠脂肪基质细胞(ADSCs)7d,设置未诱导组以对照。 (2)应用miRNA芯片技术比较诱导组和未诱导组的miR-134表达差异。(3)用实时定量PCR定量验证ADSCs脂向分化前后miR-134表达差异。 结果 (1)成功分离、纯化、培养ADSCs,诱导组培养7d后观察到典型脂肪细胞特征,细胞形态学上表现为细胞相互融合,成片生长,呈细长纺锤形,大量脂滴形成;PPAR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呈阳性;油红O染色脂滴被染成橙红色。(2)成脂诱导前后miR-134表达明显下调,其中诱导修正值205 4.5与无诱导修正值285 5.25。 (3)实时定量PCR结果亦显示miR-134表达显著下调,与miRNA芯片结果一致。 结论 miR-134在ADSCs脂向分化过程中miR-134表达显著下调,可能参与调控ADSCs的脂向分化。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讨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的表达和意义,同时比较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RA患者45例,平均年龄(47.57±16.43)岁,平均病程(5.84±7.19)年,男性9例,女性36例。取新鲜抗凝外周血细胞(PBMC)应用流式细胞仪进行检测。其中15例有膝关节液者同时抽取关节液单个核细胞(SFMC)行同样检测。与RA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正常体检者54例作为对照。检测CD4、CD8、CD28、CD19(B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以及CD4+和CD8+细胞分别表达CD28+的百分比。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外周血CD4+百分率较正常对照明显升高(P<0.01),但较关节液均明显降低(P<0.05);外周血CD8+百分率与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别,而关节液细胞中CD8+百分率较外周血显著升高(P<0.01)。CD28+百分比在关节滑液细胞中较血细胞中有明显增高(P<0.01)。CD4+CD28+/CD4+百分比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细胞、关节液细胞与正常对照组均无差别。CD8+CD28+/CD8+百分比在类风湿关节炎关节滑液中较血细胞中有明显增高,二者相差非常显著(P<0.01)。结论: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外周血和关节液中T淋巴细胞亚型和T细胞共刺激分子CD28的表达异常,可能是参与RA发病和病情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6.
背景:脂肪基质细胞在特定条件下可以向脂肪细胞分化, 然而,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的分子机制仍不明确! 目的:明确miRNA在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过程中是否发挥作用及其可能机制。 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照试验,于2007-10/2008-03在四川大学口腔疾病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出生30 d健康雄性SD幼鼠8只,取出脂肪,采用密度梯度离心结合贴壁培养法获得了纯度高的脂肪基质细胞。 方法:采用脂向诱导液对第3代的脂肪基质细胞进行诱导培养。建立脂肪基质细胞体外脂向分化细胞模型,采用miRNA芯片技术筛选脂肪基质细胞向脂肪细胞方向分化的相关miRNA,使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芯片结果进行验证。 主要观察指标:①细胞形态学。②PPAR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和油红O染色。③miRNA芯片结果。④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 结果: ①经显微镜下观察、油红O染色及PPARγ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证实脂肪基质细胞已经脂向分化。②miRNA芯片发现诱导组中miRNA-22的表达量呈下降趋势。③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结果证实miRNA-22的表达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减少(P < 0.05)。 结论: miRNA-22在脂肪基质细胞脂向分化后的表达有显著降低,提示miRNA-22可能参与脂肪基质细胞的脂肪分化调控过程,生物信息学分析提示,该过程可能通过对其靶基因MAPK7(ERK5)的调控而实现。  相似文献   
47.
[目的] 通过文献计量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探究抑郁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MDD)患者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以期为MDD的临床诊疗提供科学思路。[方法] 检索八大数据库和一本中医典籍,将MDD穴位敏化有关的文献收集汇总成数据表,利用文献计量学及数据挖掘技术,对MDD穴位敏化现象和规律进行总结,并就MDD穴位敏化规律进行理论探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9篇,涉及热敏、化学敏、痛敏等多种敏化类型和检测手段;MDD常见敏化穴位是百会,且百会和内关、百会和太冲常同时出现敏化;敏化穴位和敏化类型可分为4个有效聚类群;敏化频次最多的经脉是督脉;敏化穴位主要集中在头面颈项部。[结论] MDD存在多种穴位敏化类型,但研究成果有限;研究发现多个穴位、经脉及部位存在敏化现象;高频敏化穴位和穴位配伍与目前治疗所用穴位基本相同;不同穴位敏化类型不尽相同,这可能与MDD病因病机、伴随症状等相关。  相似文献   
48.
患者女,30岁,职员。因阵发性间歇性腹痛1年,于1998年10月21日入院。1997年10月出现腹部阵发性疼痛。当时体检:腹肌软,左下腹压痛。“灌肠”后腹痛消失。入院前10天感左下腹痛,纳差,便秘。2天前腹痛加剧,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约3000ml。经治疗无缓解收住院。入院体检:BP20/13kPa(1kPa=7.5mmHg)。神志清晰,痛苦表情。全身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及紫绀。心、肺无异常。腹平坦,肌软,左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及包块,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正常。下肢无水肿,病理反射未引出。化验:尿卟啉阳性。留置部分尿液暴晒呈暗红色。诊断:急…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经颈二维B型超声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主动脉弓粥样硬化(AAA)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经颈二维B型超声对2001年1月至2003年5月我科确诊的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主动脉弓及颈动脉进行检测,同时对所有患者进行头颅CT或MRI检查。结果56例患者中33例(58.93%)发现AAA,46例(82.1%)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同时合并AAA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32例(57.14%)。AAA的患者中脑梗死25例(44.64%),腔隙性脑梗死8例(14.29%),P<0.05;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部分危险因素中年龄、性别、血糖、LDL的关系比较:AAA程度分级Ⅰ、Ⅱ、Ⅲ级,年龄、血糖、LDL呈增高趋势;性别比较,男性AAA阳性度高于女性,P<0.05;AAA与无AAA患者血糖比较,前者高于后者,P<0.05。结论AAA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密切相关,是缺血性脑卒中潜在的栓子来源和独立的危险因素。经颈二维B型超声探查5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AAA的阳性率为58.9%,可以清楚地显示AAA斑块的形态学特征。该方法简便易操作且患者无痛苦,可广泛应用于临床,适合寻找病因不明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潜在的栓子来源,指导服用调脂、抗凝及抗血小板药物的治疗,防止缺血性中风的复发,也适合应用于AAA的流行病学调查,并为缺血性脑血管病预防和治疗方案提供客观检查依据。  相似文献   
50.
<正> 术前给手术患者施行宣教,对减少患者恐惧心理,主动配合手术有重要意义。但宣教效果受诸多因素影响,其中不同的施教人员,施教的效果就可能不一样。为此,我们对手术室护士与临床科护士的施教效果进行了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