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6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165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3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59篇
特种医学   5篇
综合类   107篇
预防医学   28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3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01.
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特征及其与喘息性疾病相互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本文报告婴幼儿哮喘105例。男70例,女35例。年龄6 ̄36月。致喘诱因中上感占90.1%。咳嗽、喘息以活动后及晨起为著。多数病例喘声大而全身情况好,呼吸困难仅占28.6%。听诊除哮鸣音外,伴湿罗音60例。有个人特应性表现48.6%,家族特应性史57.1%。变应原皮试阳性率42%,血清总IgE增高率52.8%。胸片异常80例,其中支气管炎性改变70例。文中就本病喘息机制及其与毛支、喘支、儿童哮喘的  相似文献   
102.
巨细胞色涵体病(以下简称CID)为常见的病毒感染。先天性感染者可有多脏器的改变.后天性者多数呈亚临床型。近年来我院对有病理性黄疸、长期发热、畸形或抽搐的新生儿和小婴儿,进行了特异性包涵体检查,有28例阳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利多卡因对哮喘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OVA)制备Wi star大鼠哮喘模型并用利多卡因雾化吸入进行干预.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一氧化氮(NO)浓度;分离和纯化AT-Ⅱ,利用吖啶橙(AO)荧光染色法检测AT-Ⅱ细胞的损伤率,并与NO浓度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哮喘组BALF中N0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利多卡因组(P<0.05);哮喘组AT-Ⅱ细胞损伤率分别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和利多卡因组(P<0.05);BALF中N0浓度与AT-Ⅱ细胞损伤率呈显著正相关(r=-0.903,P<0.01).结论:哮喘时AT-Ⅱ细胞损伤增加与体内NO的合成和释放增多有关,而利多卡因有降低BALF中N0水平及AT-Ⅱ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4.
哮喘儿童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支气管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哮喘急性发作不同程度时嗜酸性粒细胞趋化蛋白 (Eotaxin)水平的变化 ,评价其反映哮喘气道炎症的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方法对 5 1例哮喘急性发作患儿、4 7例哮喘缓解期患儿及 30例正常儿童的外周血标本进行血清Eotaxin水平的测定 ,并对其中 9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10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及8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做了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分离和培养 ,并测定了PBMC表达的Eotaxin水平。结果 哮喘急性发作组血清Eotaxin水平为 (137± 6 4 )ng/L ,缓解期组为 (94± 36 )ng/L ,正常组为(80± 4 1)ng/L ,(F =13 5 7,P <0 0 0 1) ;且急性发作组Eotaxin水平的升高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中、重度组Eotaxin水平为 (16 0± 72 )ng/L ,高于轻度组 (112± 4 8)ng/L(t =2 84 9,P <0 0 1)。而三组的PBMC的Eotaxin水平均极低 ,不能被测出。结论 血清Eotaxin升高是反映哮喘急性发作、病情严重程度及气道炎症变化的较为客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5.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噬细胞炎性蛋白-1α(MIP-1α)作为一种C-C趋化因子对各种炎性细胞的特异性趋化和激活在哮喘气道炎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当过敏原进入机体后募集和激活多种效应细胞如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等到达呼吸道,被激活的细胞合成和释放MIP-1α等趋化因子,MIP-1α等趋化因子又参与激活和趋化T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从而参与了哮喘的发病过程,这是一种循环效应。本文就MIP-1α的生物学特性、生物学效应及其在支气管哮喘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6.
儿童哮喘预后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哮喘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对110例拒绝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治疗的哮喘患儿进行2-7年的随访观察,采用多元回归方法就性别、早产、首次发病年龄、母乳喂养、环境暴露、个人过敏史、病情严重度、每年呼吸道病毒感染次数、被动吸烟、家庭过敏史、饮食习惯11项因素对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 哮喘自然缓解2年以上31例(29.18%),未缓解79例。环境暴露、个人过敏史、病情严重度、每年呼吸道病毒感染次数、被动吸烟、家族过敏史、饮食习惯对预后有影响,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是-0.2760、-.3000、-0.2330、-0.1680、-0.1740、-0.1090、0.1100,而性别、早产、首次发病年龄、母乳喂养对预后无直接影响。结论 哮喘预后的危险因素为早期环境暴露、个人过敏史、病情较严重、被动吸烟、有家族过敏史,而增加每年呼吸道病毒感染次数、饮食习惯以鱼类为主有利哮喘的预后。影响儿童哮喘预后的因素是复杂的,哮喘自然缓解的比例毕竟较少,早期GINA方案治疗是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了解超低出生体重儿早发型脓毒症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诊疗。方法 对2006年1月~2017年12月笔者医院78例超低出生体重儿早发型脓毒症的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发型脓毒症发生率为60.5%,近6年显著升高(P<0.01)。男性、26~28周胎龄、出生体重751~1000g患儿近6年比前6年早发型脓毒症的发生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胎膜早破、产前使用抗生素、产前使用激素、性别、胎龄、出生体重、宫内生长受限与早发型脓毒症发病无显著关系。早发型脓毒症患儿第1天血白细胞计数<7.0×109/L,血气分析pH值>7.45或<7.25发生率显著升高(P均<0.05)。血培养阳性率为20.5%,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超低出生体重儿早发型脓毒症发生率高,呈上升趋势,而血培养阳性率低。应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来降低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绿色通道中以呕吐、腹痛为急诊症状患儿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绿色通道中以呕吐、腹痛为急诊症状的268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各种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68例呕吐、腹痛患儿中诊断各类疾病34种,以消化道疾病比例最高[60.1%(161/268)],其中以胃肠炎最多[77.6%(125/161)];不同年龄组(≤3岁组和〉3岁组)病种分布及各种疾病总体发病率不同(P〈0.05),其中在消化道疾病、感染性疾病及外科疾病发病率上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组患儿年龄、发热、皮疹、休克、症状持续时间〈1 d、血常规、肝功能、血Na+、血/尿淀粉酶及ECG异常率与非住院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除血常规外,其余8项差异均为住院发生的高危因素,并得出各变量的OR值和95%可信区间.结论 以呕吐、腹痛为主诉患儿中以消化道系统疾病发病率最高;≤3岁患儿中感染性疾病及外科性疾病发病率高,伴发热、休克及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血Na+、血/尿淀粉酶、心电图异常时可引起较高的住院率.  相似文献   
109.
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重要促发因素是病毒感染,与毛细支气管炎(简称毛支)的主要病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相一致。临床上都表现以喘息为主的下呼吸道阻塞症状,但两者的关系存在争议。现对第一次发病的毛支和哮喘发作期的患儿作IL-8、SIL-2R测定,探讨其作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0.
支气管哮喘大鼠气道重塑中肺泡巨噬细胞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大鼠气道重塑过程中肺泡巨噬细胞(AM)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48只清洁级雄性幼年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3d组(B组)、哮喘14d组(C组)和哮喘30d组(D组),每组12只。应用鸡卵白蛋白(OVA)建立哮喘大鼠模型,纯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AM,测定AM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前列腺素E2(PGE2)的含量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基因(MMP-9mRNA)及其组织抑制物1基因(TIMP-1mRNA)的表达,并测量大鼠支气管壁总面积和平滑肌面积,计算单位基底膜周径(Pbm)的支气管壁厚度(WAt)和平滑肌厚度(WAm)。结果D组WAt和WAm[(85±9)μm2/μm、(28.6±4.9)μm2/μm]与A组[(67±10)μm2/μm、(16.8±2.4)μm2/μ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38、3.227,P均<0.01);D组AM中TNF-α和PGE2含量[(0.68±0.25)μg/L、(0.122±0.030)μg/L]与A组[(0.37±0.09)μg/L、(0.079±0.018)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683、3.016,P均<0.01),与B组[(0.74±0.29)μg/L、(0.120±0.028)μg/L]、C组[(0.71±0.23)μg/L、(0.117±0.028)μg/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624、0.472、0.935、0.533,P均>0.05);D组AM中MMP-9mRNA及TIMP-1mRNA含量吸光度(A)值分别为0.346±0.033、0.361±0.040,与C组(0.279±0.015、0.259±0.01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574、2.716,P均<0.01),D组(0.183±0.025)与B组(0.136±0.01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913、3.017,P均<0.01),D组(0.104±0.007)与A组(0.109±0.00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632、3.487,P均<0.01);各组AM中MMP-9mRNA含量与WAt、WAm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693、0.738,P均<0.01),AM中TIMP-1mRNA含量与WAt、WAm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23、0.876,P均<0.01)。结论哮喘大鼠AM及其分泌的一些细胞因子与气道重塑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