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4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3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4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36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探讨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后行自体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输注治疗对小肝癌的疗效.评价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后患者免疫指标的变化.方法 2004年2月至2006年2月本院收治的小肝癌患者43例,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行TACE联合RFA治疗.其中研究组患者21例,均完成4次以上自体CIK细胞输注治疗,每次回输CIK细胞的数量为(1.1~1.5)×1010m,检测研究组患者在CIK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NK细胞水平的变化;对照组患者22例,未行CIK细胞过继免疫治疗.两组患者均每1~2个月评价肿瘤情况.结果 (1)对照组治疗后第1、2和3年的肝内累积复发率分别为9.1%、22.3%和27.3%;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5%、81.8%和68.2%.研究组第1、2和3年的肝内累积复发率分别是9.5%、14.3%和19.0%;术后1、2和3年的生存率分别为95.2%、85.7%和76.2%.两组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58).(2)研究组CIK细胞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显示CD3+、CD4+、CD56+(NK)效应细胞的比例和CD4+/CD8+比值显著上升(P<0.05),CD8+和CD3+CD56+效应细胞比例下降(P<0.05).结论 TACE序贯联合RFA和CIK细胞过继免疫细胞治疗小肝癌可以提高患者的机体免疫水平,可能对降低肿瘤复发,延长小肝癌患者的生存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2.
李旺  吴沛宏  赵明 《广州医药》2007,38(3):9-11
目的 探讨膈顶部小肝癌的射频消融治疗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膈顶部小肝癌患者43例,共计67个病灶(直径≤3.0 cm病灶52个,直径3.1~5.0 cm病灶15个)在CT导向下行RFA术.结果 病灶完全坏死率为92.5%(62/67),其中直径≤3 cm的病灶完全坏死率94.2%(49/52),直径>3 cm的病灶坏死率86.7%(13/15).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并发症多为术后疼痛、胸闷、患侧胸腔积液、气胸、肝包膜下出血和呃逆等.结论 膈顶部小肝癌行RFA治疗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3.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可实时监测的胶质瘤原位移植瘤裸鼠模型。方法用带有荧光素酶(luciferase-Luc)和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基因的慢病毒感染U251神经胶质瘤细胞,流式细胞仪筛选稳定表达GFP-Luc荧光的细胞系,并通过CCK-8实验、细胞周期实验、Transwell肿瘤迁移及侵袭实验等评价荧光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是否改变;将细胞接种至裸鼠大脑尾状核,建立胶质瘤原位移植瘤模型,利用小鼠活体成像系统监测脑内肿瘤的生长情况,并通过石蜡切片,HE染色评价细胞在裸鼠脑内的病理特征及成瘤能力。结果成功构建稳定表达GFP荧光和luciferase荧光的U251胶质瘤细胞系及动物模型,慢病毒整合并未改变细胞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模型生长周期适中,成瘤率高,瘤体在颅内生长稳定,HE切片符合人胶质瘤特征。结论双荧光标记的胶质瘤细胞相比于传统细胞更有利于胶质瘤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U251-GFP-Luc胶质瘤细胞裸鼠模型,其肿瘤生长和病理特性与人胶质瘤相似,且可实时观察肿瘤生长,可作为胶质瘤实验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54.
【目的】在活体上观察多极射频消融电极展开不同直径、消融时间与组织坏死的关系,并评价消融区域组织坏死程度,分别了解在近胆囊和结肠肝曲部位肝脏消融对胆囊和结肠的影响。【方法】家猪6只,体质量(47±2.5)kg。静脉麻醉,每肝内分为5个位点进行射频消融。其中2组将消融电极展开到3cm。每组5个点分别行5min和10min消融,包括距离胆囊床(5±1)mm,行10min射频消融;距离结肠肝曲(5±1)mm处,行10min射频消融,并观察消融结果。另3组电极展开到5cm,每组5个点分别行5min、10min和15min组织间消融。【结果】消融电极展开到3cm行5min治疗组。5个点局部消融区域组织达到完全坏死;10min×5min消融治疗坏死范围相似。大体病理上消融相邻区域胆囊。结肠未见有坏死,镜下病理显示胆囊壁、结肠周围有慢性炎症并有纤维增生表现。消融电极展开到5cm。5min消融组织间有活性成分。15min,10min均可保证消融区域完全坏死。【结论】可根据需要调整多极消融电极展开大小,在肝内接近胆囊区域、结肠肝曲部位消融安全,可发挥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5.
瑞香狼毒提取物对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药瑞香狼毒水提取物对肺癌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用瑞香狼毒水提取物处理两个肺癌细胞株(人小细胞肺癌NCI-H446和人非小细胞肺腺癌NC I-H157)。用药前后分别取材,按悬浮细胞操作规程常规制备超薄切片,透射电镜观察用药前后两肺癌细胞株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用药后较用药前两肺癌细胞株的超微结构变化主要表现在:①细胞形态的改变:多数细胞体积变小,形态不规则,胞质电子密度增高。少数细胞体积增大,表面胞膜突起消失,部分细胞膜呈线性中断。②细胞器的改变:细胞器减少或变形、结构不清。个别细胞线粒体呈气球样肿胀,嵴减少或消失。③细胞核的改变:细胞核内染色质边集,基质电子密度增高。有些细胞核内异染色质分界不清,核仁呈均一电子密度,网状结构消失。结论中药瑞香狼毒水提取物对肺癌细胞有明显的细胞毒作用。  相似文献   
56.
目的:研究肺康饮对人非小细胞肺癌NCH446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肺康饮对NCH44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肺康饮对NCH446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肺康饮能抑制NCH446细胞的增殖,当药物浓度为0.1mg/L时其抑制率最高,达58.6%。该药可使NCH446G0/G1期细胞比例增高,S期、G2/M期细胞比例降低。结论:肺康饮可能通过改变细胞周期分布而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57.
目的通过分析1235 AutoDELFIA在新生儿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的筛查情况,评价其使用情况。方法用1235 AutoDELFIA对162600例新生儿血样进行甲状腺功能低下症筛查,分析实验结果及质控数据。结果筛查出可疑阳性3300例,电话召回3065例,召回率92.88%;召回后确诊甲状腺功能低下症10l例,高TSH血症165例,确诊率8.68%,甲低发病率1/1610。质控在控率95.23%,总体变异系数9.65%。结论1235 AutoDELFIA稳定性、均一性良好,可用于新生儿疾病筛查。  相似文献   
58.
目的探讨SRY阳性的46,XX男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细胞遗传学研究。方法针对1例SRY阳性的46,XX男性综合征患者,应用多重PCR及染色体技术进行SRY、Y染色体微缺失等细胞遗传学检测。结果通过PCR扩增SRY、Y染色体微缺失发现患者SRY基因阳性,且Y染色体微缺失AZF区域AZFa、AZFb、AZFc、AZFd均缺失。染色体核型为46,XX。性激素检测示高促性腺激素性腺功能不全。结论对性发育异常的患者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和SRY基因检测,有利于了解该类患者的遗传学病因,为明确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9.
地贫是一组基因变异引起受累基因所编码的产物合成不足的疾病,根据缺陷的珠蛋白类型,可分为α、β、δ地贫等,其中α和β地贫是最常见的地贫类型,其致病机理是α和β珠蛋白合成缺如或减少而导致α/β珠蛋白链合成不平衡。其中α地中海贫血是一种遗传性血红蛋白单基因遗传病。  相似文献   
60.
<正>肝衰竭是各种损伤因素多重打击下,导致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腹水、凝血功能不良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危重症候群。我国2018版指南将肝衰竭分为4类: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1]。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在降低本病病死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