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37篇 |
免费 | 17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篇 |
妇产科学 | 2篇 |
基础医学 | 7篇 |
口腔科学 | 18篇 |
临床医学 | 77篇 |
内科学 | 32篇 |
皮肤病学 | 16篇 |
神经病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14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120篇 |
预防医学 | 49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60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38篇 |
肿瘤学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篇 |
2023年 | 16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18篇 |
2020年 | 23篇 |
2019年 | 15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9篇 |
2015年 | 19篇 |
2014年 | 34篇 |
2013年 | 23篇 |
2012年 | 14篇 |
2011年 | 34篇 |
2010年 | 36篇 |
2009年 | 30篇 |
2008年 | 21篇 |
2007年 | 19篇 |
2006年 | 11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5篇 |
2001年 | 13篇 |
2000年 | 9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
23.
目的:本文以低分子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为交联剂,研究了聚电解质凝聚法制备壳聚糖-岩藻聚糖硫酸酯纳米微粒(Chitosan-fucoidan nanoparticles, CS-Fuc NPs)的制备工艺,并对纳米粒的胃肠道和贮藏稳定性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聚电解质凝聚法制备壳聚糖-岩藻聚糖硫酸酯纳米微粒,采用体外模拟胃液和模拟肠液消化体系,检测纳米粒的胃肠稳定性,常温贮藏实验测定纳米粒的短期贮藏稳定性。结果:壳聚糖-岩藻聚糖硫酸酯纳米微粒的最优制备条件是:壳聚糖(1mg/ml)与岩藻聚糖硫酸酯(1mg/ml)体积比为1.1/1,pH 4.5,温度30℃。所得纳米粒粒径为227.8 nm,Zeta电位为38.4 mV,PDI为0.231,岩藻聚糖硫酸酯复合率(Fuc%)为94.92%。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在10周内没有显著变化,在模拟胃环境中稳定性良好,在模拟肠道环境中解聚性良好。结论: 壳聚糖-岩藻聚糖硫酸酯纳米粒制备工艺简单,性能良好,有望成为新型的口服药物运送载体。 相似文献
24.
目的比较参松养心胶囊与比索洛尔治疗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2013年3月—2017年5月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6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富马酸比索洛尔片,2.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参松养心胶囊,1.2 g/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心电图疗效、儿茶酚胺、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变化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8.26%,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3.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心电图疗效分别为56.52%、76.09%,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和多巴胺(D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儿茶酚胺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MDA水平降低,SOD水平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MDA和SOD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6.52%)显著低于对照组(21.7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比索洛尔相比,参松养心胶囊治疗脑心综合征心律失常的效果更优,安全性更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5.
目的 探究虾青素/天然DNA/壳聚糖纳米粒(Ast/DC)对紫外诱导的小鼠皮肤光老化的改善作用。方法 分子自组装结合溶剂蒸发法制备Ast/DC。紫外照射脱毛小鼠30 d模拟皮肤光老化,研究Ast/DC对小鼠皮肤表观形态、组织纤维结构以及皮肤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抗氧化因子表达水平等的影响;并用Franz扩散池模拟透皮吸收过程研究纳米载体对虾青素的经皮递送效果。结果 将平均粒径为266 nm、Zeta电位为32.7 mV的Ast/DC(虾青素有效剂量为1.5 μg?cm-2?d-1)涂抹于紫外照射小鼠的背部,可维持其皮肤正常形态和结构,在角质层厚度、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结构等方面与未经紫外照射小鼠相比无明显差异;并且皮肤组织中的谷胱甘肽(GSH)、SOD和过氧化氢酶(CAT)表达水平较光老化小鼠分别显著提高31.4%、25.1%和41.7%(P<0.05)。当虾青素有效涂抹剂量低至0.33 μg?cm-2?d-1时,Ast/DC仍能显著提高皮肤组织中的抗氧化因子表达水平,且优于游离虾青素;相较于光老化模型小鼠,低剂量Ast/DC组小鼠和虾青素油(Ast/oil)组小鼠中GSH含量分别提高26.4%和15.1%。同时,Ast/DC的24 h累积透皮吸收量比游离虾青素提高20.7%。结论Ast/DC能有效保护小鼠皮肤,抵御紫外照射引起的皮肤光老化。 相似文献
26.
目的探讨金水宝胶囊联合舒洛地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河北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8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0例)和治疗组(40例)。对照组口服舒洛地特软胶囊,1粒/次,2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金水宝胶囊,6粒/次,3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尿白蛋白排泄率(UAE)、24 h尿蛋白定量(24 h-UTP)值、血清肌酐(Cr)和尿素氮(BUN)水平、血脂、内皮功能、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和肾动脉血流参数。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显著低于治疗组的92.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UAE、24 h-UTP值及血清Cr、BUN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UAE、24h-UTP值及血清Cr、BU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内皮素(ET)-1、C反应蛋白(CRP)浓度及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血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则均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组患者上述血脂、内皮功能、炎症及氧化应激指标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肾动脉血流参数RI和PI值均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RI和PI值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水宝胶囊联合舒洛地特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能有效减少患者尿蛋白排泄,保护肾功能,纠正脂质代谢紊乱,改善微循环及肾脏血流动力学。 相似文献
27.
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物质筛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从板蓝根氯仿提取部位(F02)4个不同极性组分(F021、F022、F023和F024)中筛选出抗内毒素活性最强的部位.方法用板蓝根不同组分对内毒素致小鼠死亡保护作用及对内毒素致鼠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作比较研究.结果 F02、F021、F022、F023和F024组对2.42 mg·kg-1内毒素致小鼠死亡有保护作用,死亡率分别为30%、50%、20%、50%和60%.对内毒素刺激鼠巨噬细胞分泌TNFα和IL-6有抑制作用,LPS浓度为50 ng·mL-1时,抑制率TNFα分别为76.54%、30.86%、78.60%、36.63%、2.06%,IL-6分别为75.85%、18.45%、77.68%、21.41%、3.64%;LPS浓度为100 ng·mL-1时抑制率TNTα分别为49.65%、16.86%、66.97%、13.39%、7.16%,IL-6分别为59.78%、1.28%、61.86%、2.08%、1.44%.结论板蓝根氯仿提取部位第F022组分抗内毒素活性最强,该部位为板蓝根抗内毒素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28.
癌性纳差是目前肿瘤疾病死亡常见原因之一,是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疾病治疗及生存时间的综合征。目前临床研究,中药治疗癌症厌食恶病质综合征的各种经验方、成方等较少,且该类方剂无系统的组方规律研究,隐性规律不能被挖掘,使得临床用药难以创新性发现与认识。该文基于灰色理论并联合多元统计方法,分析中医治疗癌性纳差方剂的组方规律。通过自建"癌性纳差处方数据库",并从中筛选出359个处方进行分析,确定了处方中药物出现的频次,常用药对组合,并演化得到不同证型下的新处方4首。中医治疗癌性纳差的方剂以健脾益气为主,需注重以温补肾精、调理肝肺之气为辅,用药应考虑阴阳的互根互用,体现中医的整体观与辨证论治思想。以灰色关联分析、灰色聚类分析、因子分析等多元统计方法构成的灰色筛选法,可以实现对方剂组方规律的主客观分析,筛选出的基础新方,能为临床使用中药治疗癌性纳差和新药研发提供参考,是一个有价值的中医药研究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9.
丹参酮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丹参酮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DN患者7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胶囊治疗,治疗14d后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患者CRP、FIB、IL-6、TNF-α水平明显降低,PT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酮可以降低DN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DN患者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30.
目的 研究稀硬木层孔菌(Phellinus robustus)子实体的化学成分。方法 采用溶剂法进行提取和萃取, 采用色谱和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 利用波谱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中分离并鉴定了14个化合物, 分别为原儿茶醛(1), 原儿茶酸(2), 香豆素(3), 东莨菪苷(4), 22E, 24-麦角甾-7, 22-二烯-3β-醇(5), 5α, 8α-过氧麦角甾-6, 22-二烯-3β醇(6), (22E, 24R)-麦角甾烷-5, 7, 22-三烯-3β醇(7), β-谷甾醇(8), 麦角甾4, 6, 8(14)22-四烯-3-酮(9), (22E-24R)-麦角甾-7, 22-二烯-3β, 5a, 6β三醇(10), 胡萝卜苷(11), 棕榈酸(12), D-阿洛醇(13)和桑黄素D(14)。结论 化合物1~14均为首次从该菌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