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目的分析儿童重症监护室多重耐药菌定植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用快速显色培养基筛查患儿鼻咽拭子、肛拭子标本,筛查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的肠杆菌和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比较新生儿科、儿科、小儿外科重症监护室新入院患儿不同性别、年龄、标本采集时间、病种、感染情况、感染部位及病种的ESBL和MRSA主动筛查阳性率。结果ESBL及MRSA 主动筛查例数及阳性率分别为2 049例(48.5%)及1 923例(8.8%);男女患儿间ESBL及MRSA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段患儿ESBL与MRSA阳性检出率间的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围产期新生儿ESBL及MRSA筛查阳性率较非围产期新生儿低;3个月内小婴儿ESBL筛查阳性率较新生儿显著升高,余各年龄分段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筛查的阳性率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后ESBL阳性率在夏季及冬季较春季高;冬季较春季、夏季、秋季MRSA阳性率高。儿科阳性率较新生儿科、小儿外科高;感染性疾病患儿较非感染性疾病患儿两种主动筛查阳性率显著升高,其中呼吸道感染较肠道感染患儿ESBL阳性率高;MRSA阳性率在各感染部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非感染性疾病的新生儿中,高胆红素血症两种检验阳性率均较高;患儿二次住院ESBL阳性率高于首次检查阳性率。结论本院各儿童重症监护室的多重耐药筛查阳性率以小婴儿、夏季及冬季、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高胆红素血症等因素的患儿较高,本研究可为探索多重耐药机制及早期发现筛选高危宿主和制定相应对策提供本底资料。 相似文献
33.
目的:研究热毒宁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60例确诊为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加热毒宁0.6ml/kg静脉滴注,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加利巴韦林10mg/kg静脉滴注,疗程均为3d,观察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6例(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例(83.75%),观察组的临床症状、体征的改善时间显著快于对照组(P〈0.01);另对照组出现白细胞下降3例,出现皮疹4例,观察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比利巴韦林对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更有效,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34.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护士付出-获得不平衡、离职意愿现状,并分析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付出-获得不平衡量表及离职意愿问卷,对山东省1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275名儿科门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儿科门诊护士的付出-获得不平衡值为1.11±0.36,其中有58.5%的儿科门诊护士处于付出-获得不平衡状态,超负荷状态的比例达83.6%,有47.3%的护士在近一年内有离职意愿;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加班、合同制、付出-回报不平衡、超负荷及总体工作满意度是儿科门诊护士离职意愿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科门诊护士离职意愿率较高,处于高付出、低回报及超负荷工作状态,医院应针对儿科门诊工作特点采取措施,纠正其付出-回报不平衡状态,降低儿科门诊护士的离职率。 相似文献
35.
目的 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策略.方法 入选2010年2月-2013年2月进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98例,分为常规护理组49例和循证护理组49例,给予不同护理措施,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结果 循证护理措施实施前,两组患者术后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循证护理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循证护理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理论应用于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栓塞术治疗,对并发症预防有积极意义,能够对护理工作进行积极指导,同时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护理人员个人素质.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儿科门诊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现状及影响因素,为进行儿科门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一定参考。方法:采用工作场所暴力调查问卷,对济南市10家综合性三级医院的166名儿科门诊护士进行调查。结果:166名调查对象中,有123(74.1%)名护士在1年之内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其中以心理暴力为主(99.2%);对护士技术不满意(65.9%)、候诊时间太长(43.9%)、不合理要求被拒绝(43.9%)是儿科门诊发生暴力的主要原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有无孩子、是否值夜班、工作满意度是儿科门诊护士工作场所暴力的影响因素。结论:儿科门诊工作场所暴力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且对护士的身心产生不良影响,医院应针对儿科门诊工作特点采取相应预防及应对措施,提高护士应对工作场所暴力的能力。 相似文献
37.
38.
目的 探讨脐血25羟基维生素D3[25(OH)D3]对婴儿特应性皮炎的预测价值,为婴儿早期特应性皮炎的一级预防提供参考指征。方法 选择2015年7~9月期间出生的新生儿,于生后立即采集脐血并检测脐血25(OH)D3水平。所有婴儿分别于生后6周、3个月、6个月时进行门诊随访,记录特应性皮炎的发生情况。结果 最终有67例婴儿全部完成了为期6个月的随访过程,纳入本研究。有23例(34%)出现特应性皮炎,其中91%(21/23)的婴儿特应性皮炎出现在生后的第1个月。根据特应性皮炎的发生情况将婴儿分为特应性皮炎组(n=23)和健康对照组(n=44),特应性皮炎组脐血25(OH)D3水平低于正常组(P < 0.05)。根据脐血25(OH)D3水平分为 < 30 nmol/L(n=21)和 ≥ 30 nmol/L组(n=46),<30 nmol/L组婴儿特应性皮炎发病率高于 ≥ 30 nmol/L组(P < 0.05)。ROC分析结果显示:曲线下面积(AUC)为0.648,标准误为0.075,95%CI为0.502~0.795,灵敏度为52.2%,特异度为79.5%,阳性预测值为57.1%,阴性预测值为76.1%,故脐血25(OH)D3对AD的诊断价值较低。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脐血25(OH)D3水平、母孕期喜食海鲜、特应性家族史阳性、混合喂养4个因素是影响特应性皮炎发生的危险因素(P < 0.05)。结论 脐血25(OH)D3水平与特应性皮炎的发病风险呈现负性相关关系,但是对特应性皮炎的诊断价值较低。 相似文献
39.
芹菜素的抗炎作用及其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芹菜素的抗炎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用LPS刺激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TNF-α、IL-6、NO等炎症介质,评价药物对巨噬细胞释放炎症介质的抑制作用。以ELISA法检测TNF-α、IL-6的含量,以Griess法检测NO的含量,同时以MTT法评价细胞毒性。Western blot法检测iNOS、COX-2及内参蛋白β-actin水平。比色法检测COX-2酶活性。结果:芹菜素在12.5~100μmol.L-1浓度范围内可明显抑制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4.7释放炎症介质TNF-α、IL-6、NO,并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关系。Western blot结果表明芹菜素能够下调iNOS蛋白水平,但是对COX-2蛋白表达水平无明显抑制作用。比色法测定酶活性结果提示芹菜素对COX-2酶活性无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芹菜素通过下调iNOS蛋白表达水平,能明显抑制巨噬细胞释放炎症因子TNF-α、IL-6和炎症介质NO,这可以为芹菜素以及相关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