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12.
13.
目的通过对经络理论特点的研究,探讨经络理论在健康管理中的运用。方法通过文献法与逻辑分析,探讨经络应用于健康管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如何构建新型健康管理体系。观点将经络理论运用于健康管理中,可将其优势互补,构造出新型的健康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制备了新的具良好水溶性的水飞蓟宾衍生物--水飞蓟宾磷酸单酯钠盐,其水溶液pH约为4,其0.04%水溶液在45℃至少5d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5.
经肝动脉门静脉途径化疗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18例原发性肝癌病人采用肝动脉门静脉置入化疗泵,术后经药系反复化疗栓塞治疗。药物包括霉素(ADM)、丝裂霉素(MMC)和卡铂(CBP),超乳化碘化油。每次相隔4~6周。结果一年内死亡4例,成活已超过一年的14例。作者认为经肝动脉门静脉化疗栓塞是治疗不可切除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转铁蛋白(Tf)与血红蛋白(Hb)含量检测对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出血部位分为上消化道出血组和下消化道出血组(各40例),选取同期4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单克隆双抗体胶体金法检测三组粪便中Tf、Hb含量,比较三组单独检测及联合检测的阳性检出率,判定临床诊断效果。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Tf、Hb单独检测及Tf、Hb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均为2.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消化道出血组Tf、Hb单独检测及Tf、Hb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47.50%、42.50%、82.50%,Tf、Hb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高于Tf、Hb单独检测(均P0.05);下消化道出血组Tf、Hb单独检测及Tf、Hb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5.00%、52.50%、87.50%,Tf、Hb联合检测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Tf、Hb单独检测(均P0.05)。结论在消化道出血诊断中,转铁蛋白、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可有效减少临床误诊情况,提高诊断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与药物治疗普外科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普外科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手术治疗)和参照组(药物治疗),各4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与参照组比较,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下床时间均明显较优(P<0.05);且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显著优于参照组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药物治疗比较,普外科疾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且其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检测脑出血患者凝血功能对评估其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研究收治的脑出血患者78例,均检测凝血功能,指标包括AT-Ⅱ、TM、PAI-1、D-Dimer及ET-1,依据检测结果分组,不低于3个指标升高或降低超过30%以上者设为观察组(n=36),反之设为对照组(n=42),比较两组预后情况.结果 两组入院时凝血功能各指标检查结果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入院后72h观察组各项指标与入院时及对照组同时段对比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出院时85.7%病情改善,高于研究组38.9%,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 对脑出血患者检测凝血功能有利于评估预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检验科是综合医院的重要部门,负责患者血液样本及其他分泌物样本的检验工作,为多种疾病的临床看诊提供数据参考,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与临床诸多科室不同,检验科人员的工作风险性较高[1].医院的各种标本都送由检验科集中检验,这使得检验科也成为了样本污染的集中场所.作为从业人员,检验科人员不可避免会接触到艾滋病、肝炎、梅毒患者的病体标本[2],在操作时可能会出现工作台污染、标本破裂、标本溢出等情况.这些都属于职业危害暴露,给检验人员的人身安全、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为了降低检验科的工作风险,应该有效分析检验科日常工作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并提出能够应对职业风险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