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4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34篇
耳鼻咽喉   5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9篇
临床医学   136篇
内科学   59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84篇
综合类   294篇
预防医学   90篇
眼科学   28篇
药学   73篇
  4篇
中国医学   78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4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34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73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61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6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37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和异丙酚1mg/kg,继之以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u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u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u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异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2.
Spinocath导管针连续腰麻在肾移植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p inocath导管针连续腰麻用于肾移植手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肾移植手术的病人60例,ASAI-III级,随机分为连续硬膜外(CEA)组和连续腰麻(CSA)组,术后均接微量输液泵进行术后镇痛。比较2组麻醉效果,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镇痛的效果以及应用肾功能生化评价两种麻醉方法对移植肾功能的影响。结果病人阻滞感觉神经起效时间、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评分)、术中辅助用镇痛药和多巴胺的使用、术中平均动脉压(MAP)下降程度、术后镇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术后24、48 h尿量、术中出尿时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浓度、术后24h血尿素氮(BUN)、肌酐(Cr)、β2-微球蛋白(β2-MG)以及尿NA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浓度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p inocath导管针连续腰麻较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具有起效迅速、局麻药用量少、阻滞完善、术后镇痛效果好等优点,并有助于移植肾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43.
目的探讨应用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位点检测技术开展亲子鉴定的可行性。方法采用PCR复合扩增技术、毛细管电泳及五色荧光自动化检测技术对2例亲子鉴定案例6份血液样本,进行了15个STR基因位点和1个Am elogen in性别基因位点检测分析。认定亲权关系的均以亲子关系指数(RCP)≥99.73%为准,排除亲权关系的则以≥3个以上基因位点不符为依据。结果1例排除亲子关系,另1例不排除亲子关系。结论STR位点的基因扫描方法简便、省时、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44.
常用中药五味子系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lnensis Baill)或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是著名的滋补性中药,因其果实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故名五味子,又名五梅子、玄及、会及、山花椒等。北五味子为传统使用的正品,具有敛肺、涩精、止汗、止泻、生津、益智、安神之功效。  相似文献   
45.
目的研究氟烷和安氟醚对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和代谢、氧自由基的影响。方法SD大鼠80只,随机分为10小组,每组8只。采用Langendorff离体大鼠心脏模型。按给药方式又分为3大组,对照组(含4小组):平衡15min为1小组,平衡后续灌15min为1小组,平衡续灌后缺血10min为1小组,平衡续灌缺血25min后复灌30min为1小组。氟烷组(含3小组):平衡15min后,灌注含1.5MAC氟烷灌注液15min为1小组,平衡续灌后缺血10min为1小组,平衡续灌缺血25min复灌含1.5MAC氟烷的灌注液30min为1小组。安氟醚组:包括3小组,情况同氟烷组。各组记录平衡后,给药后(或续灌15min)复灌30min左室收缩压(LVSP)、左室舒张末期压(LVEDP)、左室发展压(LVDP)、左室压力升高或降低最大速率(±dp/dtmax)、心率(HR)、冠脉流量(CF)。实验结束后测定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心肌丙二醛(MDA)含量、高能磷酸盐(ATP)含量。结果安氟醚具有明显扩张冠状动脉的作用。安氟醚能促进缺血再灌注心肌冠脉流量的恢复。两用药组明显降低LVDP、+dp/dt,升高LVEDP(P<0.05);缺血再灌注后,氟烷、安氟醚的LVDP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57%、62%,+dp/dt分别恢复到基础值的56%、67%;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两用药组均能提高心肌ATP含量,缺血后心肌ATP下降较慢,复灌后恢复较快。复灌  相似文献   
46.
47.
沈舒文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樊振  李恒  颜莉芳  沈舒文 《陕西中医》2006,27(11):1392-1394
目的:总结沈舒文教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经验。方法:整理跟师学习心得体会,老师医案医话。结论:其经验为依据临床,首分邪实与正虚,邪实者祛邪,正虚者补益,并恰当的应用理气、活血、收涩之品;发作期首分湿热与寒湿迁延期标本兼治,缓解期补益脾肾,便稀与滞涩,涩、通、温、清并用,结合结肠镜表现用药。  相似文献   
48.
股骨、胫骨骨折的治疗方法很多,但多存在不同程度不足.2年来用交锁髓内钉非"C"型臂下治疗肌骨、胫骨骨折30例,现将有关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9.
 【目的】 观察两种羟乙基淀粉(HES)溶液术前扩容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 /Ⅲa)、GMP-140表达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45例,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15):术前以10 ml·kg-1剂量于30 min内输注HES200/0.5(组Ⅰ)、HES130/0.4(组Ⅱ)和乳酸钠林格氏(RL)溶液(组Ⅲ)。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麻醉前(T0)、扩容结束后即刻(T1)、扩容结束后1h(T2)、手术结束后2 h(T3)时 GPⅡb/Ⅲa与GMP-140的表达。【结果】 组ⅠT1 、T2 和 T3时GPⅡb/Ⅲa表达较T0降低;与组Ⅱ、组Ⅲ比较,组Ⅰ扩容后的GPⅡb/Ⅲa表达降低(P<0.05);组ⅡT1时GPⅡb/Ⅲa表达较T0降低(P<0.05);与组Ⅲ比较,组ⅡT1 和 T3时GPⅡb/Ⅲa表达降低(P<0.05);组ⅢT3时GPⅡb/Ⅲa表达较T0增加;组ⅠT1、T2 和 T3时GMP-140表达较T0降低(P<0.05);与组Ⅱ、组Ⅲ比较,组Ⅰ扩容后的GMP-140表达降低(P<0.05);与组Ⅲ比较,组ⅡT2和 T3时GMP-140表达降低(P<0.05);组ⅢT2和T3时GMP-140表达较T0增加(P<0.05)。【结论】 术前采用HES溶液扩容能抑制血小板GPⅡb/Ⅲa复合物与GMP-140表达,其中HES200/0.5作用较HES130/0.4明显。此作用对避免不稳定斑块处血小板的进一步积聚,防止围术期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50.
女性抗精神病药物源性内分泌紊乱的中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药二陈汤加减对女性患者抗精神病药物(AP)源性脂质代谢及内分泌紊乱的疗效及安全性,并探讨女性抗精神病药物源性内分泌紊乱的机制。方法:对44例符合入组标准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总疗程30天。所有患者在服用中药治疗前后检测血清催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并于治疗前后分别做心电图、血常规及尿常规检查。结果:治疗后患者血清催乳素、睾酮水平均下降,且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1);雌二醇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1)。治疗前后的心电图及血、尿常规检查亦未发现明显改变。结论:中药二陈汤加减有显著降低血清催乳素及睾酮水平以及提高血清雌二醇水平的作用,改善AP源性内分泌紊乱;且安全性较好,是一种治疗抗精神病药物源性内分泌紊乱的较为理想的方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