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76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6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3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17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大麻素受体(CB)为G蛋白耦联受体,具有抗炎、抗增殖、抗肿瘤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B与皮肤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CB的激活抑制皮肤肿瘤的生长.CB可作为皮肤肿瘤化疗方案新的方向,并有可能作为皮肤恶性肿瘤的预后指标,也提示了大麻素受体激活剂可能作为抗皮肤肿瘤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2.
目的分析1000例荨麻疹患者应用点刺液变应原皮肤试验结果,为本地区荨麻疹的防治及点刺试验变应原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用30种变应原,加一个生理盐水阴性对照和一个组胺阳性对照,试验部位是前臂掌侧皮肤,相距4 cm,滴1滴变应原后垂直点刺,20-30 min后判读试验结果。结果765例(76.5%)呈阳性。皮肤点刺试验中屋尘螨阳性率最高,其次是粉尘螨等。结论屋尘螨和粉尘螨是北京地区重要变应原。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用于寻找荨麻疹患者的致病原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建立一种快速、简单可重复的鉴定红色毛癣菌的方法. 方法利用特异性引物TR1F和TR1R对32株皮肤癣菌进行PCR扩增. 结果红色毛癣菌和苏丹毛癣菌产生特征性带型,而其他皮肤癣菌为阴性. 结论这种PCR方法可以快速、准确、敏感地鉴定红色毛癣菌.  相似文献   
104.
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误诊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近几年共诊治 35例新生儿淋菌性结膜炎 ,其中 8例被当地医院误诊。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8例均被误诊为急性卡他结膜炎。其中男 5例 ,女 3例。年龄最小 3天 ,最大 42天 ,发病时间最早为出生后 3天 ,最晚 6天 ,误诊时间最短为 5天 ,最长 1 7天。 8例患儿双眼同时发病 ,眼睑高度红肿 ,眼结膜高度充血 ,球结膜充血水肿。 6例患儿双眼出现大量稠厚黄色脓性分泌物 ,自眼裂流出 ,余 2例量少较稀薄。 2例因误诊时间分别是 1 4天与 1 7天 ,而出现双眼角膜浸润性混浊。 8例患儿作球结膜上皮细胞涂片检查 ,均发现细胞内革兰氏阴性双球菌 ,5例作…  相似文献   
105.
目的探讨影响口周皮炎发病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治疗和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入选的120例口周皮炎患者及同期110例非口周皮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及实验室检查,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咽拭子真菌涂片、系统性疾病、发病前用药史、女性口服避孕药及妊娠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将筛选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鼻炎或鼻窦炎、进食过热食物和辛辣刺激食物的饮食习惯、日晒、精神因素、劳累和过敏性疾病史为口周皮炎发病的致病危险因素(P<0.05)。结论积极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鼻炎、鼻窦炎,减少日晒,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放松心情、避免过度劳累对于口周皮炎的治疗和预防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06.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体外培养恶性黑素瘤A375细胞VEGF表达影响。方法应用Real-time PCR检测A375细胞VEGF-B在基因水平的表达。应用ELISA法检测A375细胞上清中VEGF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ATRA可降低A375细胞培养上清的VEGF的mRNA表达和血清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TRA可在mRNA和蛋白水平下调A375细胞VEGF的表达,且这种抑制作用呈时间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施肤宁治疗皮炎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副反应。方法治疗组给予施肤宁喷雾液均匀涂抹皮肤患处,对照组外用皮炎平软膏,观察并比较用药后第1、2周的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率为55·6%,总有效率84·4%;对照组痊愈率为31·1%,有效率为68·9%,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施肤宁治疗皮炎湿疹疗效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8.
目的:探讨结节性红斑的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对我院1993~2007年117例结节性红斑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该病多见于中青年患者,男∶女比例为1∶1.5,病因:感染(链球菌感染30.77%,结核杆菌感染25.64%,疑结核杆菌感染5.13%,病因不明21.37%,风湿免疫性疾病16.24%,淋巴瘤0.85%,治疗效果较好。结论:结节性红斑为多因素疾病,与感染关系最为密切,多见于链球菌及结核杆菌感染,其他病因包括风湿免疫性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治疗应积极进行驱除病因和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09.
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6例带状疱疹神经痛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阿昔洛韦、阿米替林及半导体激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Lipo PGE1及腺苷钴胺治疗,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4.8%、6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3月内随访,治疗组疼痛积分、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前列腺素E1脂微球载体制剂(Lipo PGE1)联合腺苷钴胺治疗带状疱疹神经痛安全、有效,并对后遗神经痛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对比改良Kane/Fischer皮肤癣菌的鉴定系统和特异性引物鉴定红色毛癣菌。方法利用改良Kane/Fischer皮肤癣菌的鉴定系统和特异性引物TR1F和TR1R,分别对32株皮肤癣菌进行培养和PCR扩增。结果改良Kane/Fischer皮肤癣菌的鉴定系统和特异性引物可以快速准确鉴定红色毛癣菌,但后者更快速、准确。结论这两种方法可用来快速、准确、敏感地鉴定红色毛癣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