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21.
皮肤光斑贴试验适用于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目的在于发现致病的光敏物,确定光变应原,是诊断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的重要手段,亦是对化学物进行安全性评价时的重要检测方法之一。由于光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在职业性光接触性皮炎中占有一定比例,因此皮肤光斑贴试验就成为职业性光接触性 相似文献
22.
23.
目的:探讨职业性接触铅作业工人脂质过氧化水平和微量元素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101名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为接触组,70名未接触铅作业的员工作为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血铅及血清中16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同时测定二组人员血清中过氧化氢酶(CAT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 -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水平。结果铅作业工人血铅(352.31±128.93)μg/L显著高于对照人群血铅水平的平均值(40.23±16.92)μg/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接触组血清铝、铬、锰均高于对照组,而血清锌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另外,接触组血清MDA含量高于对照组工人,而血清CAT和GSH -Px活性均低于对照组工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职业性铅接触可引起人体血铅升高,能降低机体微量元素锌含量,导致铝、铬、锰含量增加,而这些元素的变化又有可能与脂质过氧化反应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4.
25.
目的探讨职业性低水平接触1,3-丁二烯(BD)所致周围血淋巴细胞遗传损伤与DNA修复能力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以某石化企业60名BD作业人员为接触组,按照年龄和工龄1∶1匹配,以该企业无职业性接触BD的60名工作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直接进样-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BD水平;采用胞质分裂阻滞微核试验和碱性彗星试验评价2组人群周围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DNA损伤水平,采用博莱霉素(BLM)诱变剂敏感性试验评价周围血淋巴细胞对BLM所致DNA损伤的修复能力。结果接触组人群工作场所空气中BD的短时间接触浓度为0.59~2.76(1.80±0.20)mg/m3,对照组工作场所空气中未检出BD。接触组人群周围血双核淋巴细胞微核率、核质桥率、核芽率和Olive尾距均高于对照组[(1.81±0.96)‰vs(1.02±0.68)‰,1.00‰(0.00~3.00)‰vs 0.00‰(0.00~1.00)‰,3.00‰(1.00~5.00)‰vs 1.00‰(0.00~3.00)‰,5.25(3.96~5.73)μm vs 2.38(1.35~3.88)μm,P<0.01]。接触组人群周围血淋巴细胞平均每细胞染色体断裂率(b/c率)高于对照组[(1.06±0.41)%vs(0.85±0.36)%,P<0.05]。对照组人群b/c率与微核率呈中度正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rS)=0.542,P<0.01],但均与核质桥率、核芽率和Olive尾距不相关(rS分别为0.213、0.273和-0.120,P>0.05);而接触组人群b/c率与微核率、核质桥率、核芽率均呈中度正相关(rS分别为0.730、0.515和0.660,P<0.01),但与Olive尾距不相关(rS=-0.120,P>0.05)。结论低水平BD可能导致职业接触人群周围血淋巴细胞遗传物质损伤,其与DNA修复能力可能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6.
采用反相HPLC法定量测定了BALB/c3T3细胞经烷化突变剂甲基丙烯酸环氧丙酯(GMA)和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转化处理后胞内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含量(dNTP库)的变化及最终形成的Ⅲ型转化细胞中的dNTP库,发现转化处理后dNTP库的变化规律相似:均表现为脱氧嘌呤核苷三磷酸库与脱氧嘧啶核苷三磷酸库间差距明显扩大;转化细胞中dNTP库也明显异于正常细胞,提示dNTP库可能在细胞转化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7.
28.
29.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