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手术切除配合同位素敷贴治疗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首先行瘢痕疙瘩病灶切除术.拆线后如无渗出即行同位素敷贴治疗.结果 42例病人,痊愈38例,占90.5%;显效3例,占7.1 %;有效1例,占2.4%,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手术切除配合同位素敷贴治疗瘢痕疙瘩,操作简单,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2.
丹参对心血管系统作用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3.
野生与栽培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黄苷的含量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野生与栽培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黄苷的含量,可作为甘草质量分析的基本标准。测定结果还显示,栽培四年的甘草中甘草酸和甘草黄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74.
本文报告一例20岁,男性布一加综合征患者,由于右主肝静脉膜状阻塞所致。单一肝静脉膜状阻塞(MOHV)而不伴有下腔静脉膜状阻塞者较为少见。诊断性静脉造影证实为肝段下腔静脉节段性狭窄与右肝静脉膜状阻塞,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方法治疗,获得成功。最后,作者指出Gruntzig球囊导管成形术是一种简便、安全和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5.
从药用植物鹰爪种子分得4个木脂素:异洋商陆素A(soamericanin A,1),异洋商陆醇A(isoamericanol A,2),洋商陆素B(americainin,B,3),鹰爪木脂醇(atabotrycinol,4)和一个半萜 :(R)-鹰爪三醇[(R)-arttaboriol,5],以及棕榈酸(6),β谷甾醇(7)和胡萝卜苷(8),根据光谱数据(IR,UV,MS,1D,2D-NMR)分析,确定它们的化学结构,其中,鹰爪木脂醇(4)是一个新木脂素,(R)-鹰爪三醇(5)是一个新半萜醇,木脂素化合物1,2和3是首次从该植物分得。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改良的二级脾蒂结扎法行脾切断流术对预防术后脾热的影响。方法统计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395例我科因门脉高压症行脾切断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二级脾蒂结扎法,即改良手术组287例,传统手术组108例。比较术后胰漏的发生率,和术后3天内和3天后发热例数、平均体温及发热持续时间等指标。结果改良手术组术后胰漏发生率(13/287,4.5%)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20/108,18.5%);术后3d内改良组与传统手术组体温均明显升高,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3s后改良手术组有63例(22.0%,63/287)体温超过38.5℃,显著低于传统手术组(53.7%,58/108)(P<0.05),改良手术组发热患者的平均体温平均为38.3℃、持续时间平均为5.7d,和传统手术组的平均体温(38.7℃)及持续时间(10.9)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手术组及传统手术组术后出现胰漏的患者术后3d后发热率分别为84.6%(11/13)、85.0%(17/20),术后胰漏和发热之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二级脾蒂结扎法进行脾切除能有效预防和减轻脾切断流术后脾热的发生,其机制可能在于减少术后胰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77.
肝细胞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和MAPK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和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APK)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应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60例HCC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ANGPTL3和MAPK的表达.结果:HCC组织中ANGPTL3和MAPK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7%(37/60)和68.3%(41/60),...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的误诊误治情况及其原因,以及避免误诊误治的方法。方法:对39例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的诊断与治疗情况进行回顾分析。结论:原发性胆管细胞性肝癌误诊率高,避免误诊的方法: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②提高该病的影像学诊断水平;③提倡术前、术中活组织检查。  相似文献   
79.
<正> 1845年 George Budd 首次描述了肝静脉阻塞的临床表现,此后 Chiari(1899)亦报告了此综合征。但过去在临床上多认为是罕见病,世界各国医学杂志报道上亦多为少数的病例报告。此后,相继在日本、印度、北非等地区报告的病例数日渐增多。1980年  相似文献   
80.
目的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分析方法评价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显像诊断乳腺癌的评判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与病理证实65例乳腺肿瘤患者,术前行99Tcm-MIBI平面显像,分别计算肿瘤与健侧对应部位(T/N)、肿瘤与胸骨(T/S)、肿瘤与心脏(T/H)的放射性比值,用受检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T/N、T/H和T/S诊断乳腺癌的价值,确定最佳临界点。结果(1)T/N的ROC曲线下面积(Az)和T/H、T/S、的ROC曲线下面积(Az)明显不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N在诊断乳腺癌的价值最高明显优于T/H和T/S。(2)T/N比值在1.2~1.3之间准确性最高,能兼顾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99Tcm-MIBI乳腺显像诊断乳腺癌较合适的评判方法为选择T/N为判断指标,比值取1.2~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