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过理论向外科医师介绍国际疾病分类(ICD-9-CM-3)编码的原则及ICD-9-CM-3编码与单病种付费的关系、国外已开展DRGs医保预付费的经验教训,使临床医师了解手术操作记录及手术操作名称是单病种医保付款的重要依据之一,外科手术病历书写不仅要详实的反映诊疗过程,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每一项记录,而且应符合单病种付费,满足ICD-9-CM-3编码的需要,达到提高编码质量的目的,为DRGs在我国的推广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国际疾病分类第一版经过十多年的应用,对国际疾病分类的编码原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国际疾病分类(第二版)有部分疾病编码与国际疾病分类(第一版)不同。为了加深对国际疾病分类(第二版)部分编码改变的医学根据,提高编码准确率,本文特对部分改变的编码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13.
在手术操作分类编码实践中体会到冠名手术操作名称编码难度最大。经典的冠名手术操作名称是以首先发明该手术操作方法的科学家为命名,有些科学家同时发明了几种手术方式,其手术名称相同,但不是同一手术,这就使编码者往往望其名而不能知其义。因此,正确的手术编码不但有赖于手术医师手术名称的正确书写,更需要编码员掌握编码原则及对手术名称内涵的了解。  相似文献   
14.
多发创伤的早期并发症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发伤早期并发症的发生规律、预防和治疗对策。方法 总结616例的创伤患者,其中34例(5.5%)属于两个以上解剖部位的严重创伤,相继于伤后2周内发生了各种并发症,通过对7种主要并发症的分布,分析其发生规律,早期诊断方法,预防和治疗的措施等。结果 34例并发症有的单一发生,有的为多个同时发生,31例经积极预防和治疗获愈,治愈率为91.2%,3例死亡的病例都是由于早期抗休克不力,或治疗不及时而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提高重度多发伤抢救成功率关键在于高度重视早期并发症的预防,及时掌握各种并发症发生的规律及治疗对策。  相似文献   
15.
李建炜  李志丹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0):1064-1066
目的:评价应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髂骨瓣移位及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青壮年外伤性股骨颈骨折行切开复位,经粗隆下行2枚加压螺钉固定股骨头颈部,切取带旋股外动脉升支髂骨瓣3cm×4cm,移位至备好的头颈骨槽内。结果:术后15例均获得8个月至4年的随访,骨折均在1年内愈合。无骨不连、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的发生。髋关节活动良好,但有1例出现创伤性关节炎。结论:采用带旋股外动脉升支髂骨瓣移位及加压螺钉内固定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可提高骨折的愈合率,减少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本院2013年门诊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限定日剂量(DDD)的方法,采用Excel 2003对本院2013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包括抗菌药物使用率、用药频度(DDDs)、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平均治疗日数(ATD)、日均费用(DDDc)等进行分类统计和综合分析。结果本院2013年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21%,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为33.64,平均治疗日数(ATD)为3.30。DDDs排前3名的抗菌药物类别分别是第二代头孢菌素、大环内酯类、第三代头孢菌素。DDDs排前3名的抗菌药物品种分别是头孢呋辛、克拉霉素、奥硝唑口服制剂。结论本院门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总体基本合理,但仍存在用药档次较高、头孢菌素类使用过于集中等问题,应引起重视并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抽取2012年第二季度~2013年第二季度剖宫产手术出院病历150例,对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率为100%,均为单一用药。药品选择:使用的抗菌药物为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和头霉素类,共涉及7个品种,其中使用频次占比前3位的抗菌药物依次为头孢硫脒(42.0%)、五水头孢唑啉(38.7%)、头孢西丁(8.0%)。预防用药时机: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所有患者均为结扎脐带后静脉给药。预防用药疗程: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除手术部位感染转为治疗的2例外,其余病例预防用药疗程均没有超过48 h。结论自2012年第三季度起,我院剖宫产围手术期抗菌药物预防应用,在药品选择、预防用药时机和疗程等方面总体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8.
尿失禁是尿液失去主观控制,不自主排出的一组综合征,是排尿障碍性疾患的常见症状。尿失禁可由多种原因所致,而在病案首页的诊断常见仅写“尿失禁”,这将造成编码失误,因为尿失禁有多种类型,临床医生应根据不同病因所致的尿失禁书写病情及诊断。笔者阐述了多种类型的尿失禁及尿失禁的ICD-10编码,供临床医生及编码人员参考,期望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为了预防误诊误治,提高3天确诊率,我院研发了《国际疾病分类全科疾病诊断与鉴别诊断智能检索系统》,该系统是功能齐全,输入简单、清晰、快捷,数字化、电子化、智能化和人性化医院管理系统。只要输入疾病名称,便可瞬间获得该病的病因、临床表现、鉴别诊断、治疗方案及ICD-10编码。该系统应用以后,有效地提高了入院病人疾病诊断的3天确诊率,缩短病人住院时间,已经凸显出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髋臼骨折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 本组48例采用Letoumet分类法确定并行手术治疗。结果 随访6—36个月,按照Matta标准,优32例,良8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87-5%。结论 手术前明确骨折分类、手术时机适当,合适的人路和可靠的内固定及满意的复位是提高髋臼骨折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