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0篇
耳鼻咽喉   40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59篇
内科学   17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5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113篇
预防医学   40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6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1.
异丙嗪联用纳洛酮对偏二甲基肼中毒鼠存活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异丙嗪联用纳洛酮对火箭推进剂偏二甲基肼(UDMH)中毒鼠的救治效果,以寻找防治的新途径。方法:LACA雄性小鼠,18-22g,共88只。按体重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异丙嗪组、纳洛酮组、异丙嗪+纳洛酮联用组。模型制作:经过预实验,服UDMH给各组小鼠腹腔注射(15.625mg/kg),制备腹腔中毒模型。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只,纳洛酮组给予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纳洛酮0.12mg/kg,异丙嗪组给予每只小鼠腹腔注射盐酸异丙嗪7.5mg/kg,联用组同时给予腹腔注射纳洛酮7.5mg/kg及盐酸异丙嗪0.12mg/kg。中毒后15min、1h分别腹腔内注射上述药物共2次。注射完毕后观察小鼠的表现和存活情况。结果:4组实验动物中,染毒后40min纳洛酮组和联合组的存活率分别为45.4%和59.1%,高于对照组的27.3%;经过统计学分析,盐酸异丙嗪联用纳洛酮组的存活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盐酸异丙嗪联用纳洛酮可明显推迟UDMH中毒小鼠痉挛的发生,提高小鼠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312.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病人应用于干扰素(IFNα-2b)治疗后,产生干扰素抗体(IFNα-2b抗体)情况及其对治疗的影响。[方法]乙肝病人(HB eAg、HBV DNA均阳性)应用于干扰素治疗前及治疗后30、60、90d时分别采取空腹静脉血迹行NFα-2b抗体、HBeAg及HBV DNA检测。[结果]55例病人治疗后90d时共查到干扰素抗体阳性20例,阳性率为36.4%。干扰素抗体阳性病人治疗结束时,HBeAg阴转率、HBV DNA阴转率均为25%(5/20);干扰素抗体阴性组病人HBeAg阴转率为57%(20/35),HBV DNA阴转率为54%(19/35)。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3、4.4,P<0.05)。[结论]干扰素治疗后,部分病人 可以产生干扰素抗体,并可减弱干扰素的抗病毒作用。  相似文献   
313.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对干扰素抗病毒疗效反应性差异与KIR基因型的相关性。方法对56名慢性HBV感染α-干扰素有效应答者(实验组)和57名慢性HBV感染干扰素无应答或部分应答者(对照组)分别进行KIR基因分型,比较2组间KIR基因型及单体型的差异。结果 AH基因型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χ=7.222 4,P<0.01),AF基因型及1型单体型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频率明显高于实验组(2χ=10.057 5,P<0.01;2χ=16.328 3,P<0.01)。A组单体型在对照组中的分布高于实验组(2χ=5.982 8,P<0.05)。而B组则相反,在实验组中的分布高于对照组(2χ=5.983 0,P<0.05)。结论 AH基因型及B组单体型可能与α-干扰素抗病毒有效应答有关,AF基因型及1单体型和A组单体型可能与α-干扰素抗病毒疗效无应答或部分应答有关。  相似文献   
314.
联用山莨菪碱及地塞米松治疗MODS大鼠胃粘膜内pH值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忠  岳茂兴 《急诊医学》1999,8(6):377-378
目的:制作失血创伤+内毒素(LPS)感染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大鼠模型,以研究大鼠的胃粘膜内PH(PHi)值在联合应用山莨菪碱(654-2)及地塞米松(MD)治疗MODS过程中的变化。方法:Wistar大鼠40只,制成失血创伤+LPS感染的动物模型之后,随机分为2组;(1)治疗组(15只)联用654-2(8mg/kg)及DM(10mg/kg)进行救治;(2)模型(MODS)组(15只  相似文献   
315.
目的:探讨颈部结石嵌顿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特点及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88例胆囊颈部结石嵌顿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7例均顺利完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其中2例M irizzi综合征Ⅰ型行腹腔镜胆囊部分切除术,1例合并胆囊十二指肠瘘中转开腹。结论:颈部结石嵌顿性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手术安全可行,术中如胆囊颈部粘连致密无法解剖,胆囊与邻近脏器内瘘形成应及时中转开腹。  相似文献   
316.
目的:对比外剥内扎术联合注射术与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环状混合痔的疗效。方法:将200例重度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术联合注射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的外剥内扎术治疗,对两组术后总体疗效、愈合时间、痛感、术后出血、创缘水肿、尿潴留及肛门狭窄情况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术后在总体疗效、愈合时间、肛门狭窄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组在术后创口痛感、创缘水肿、术后出血、尿潴留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外剥内扎术联合注射术可有效解决重度环状混合痔术后创口疼痛、创缘水肿及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17.
目的分析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的临床听力学特征及遗传规律。方法对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低频感音神经性聋家系28名成员进行病史采集、体检及纯音测听、声导抗检查并绘制系谱图。其中,5名患者进行耳声发射、听性脑干反应检查,2名患者进行前庭功能及颞骨CT扫描检查以排除听神经病及听觉系统的其他病变。全部成员均应用微卫星标记对DFNA21个位点23个基因进行初步筛查,数据分析采用连锁分析方法。结果该耳聋家系(命名为BJ—L046)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耳聋患者表现为迟发型的、渐进性的、以低频下降为主的听力损失,发病年龄5~28岁,早期以低频损失为主,听力曲线呈上升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累及全频听力,听力曲线由上升型变为平坦型。全部家系成员FNA21个位点23个基因筛查均为阴性。结论该耳聋家系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表现为低频感音神经性聋,数据连锁分析无阳性发现,初步排除了21个DFNA位点23个已知基因。  相似文献   
318.
胸骨压痛是常见而重要的临床体征,可见于多种疾病,具有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我院自1994年1月~1998年10月共收治伴胸骨压痛患者158例,总结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58例患者中男93例,女65例;年龄7~80岁,平均36.3岁。胸骨压...  相似文献   
319.
腹部严重创伤并发MODS的临床特点和救治对策(附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严重创伤有五大并发症 ,即休克、呼衰、肾衰、感染、多脏器功能障碍 ,而MODS仍然是腹部严重创伤后的主要死亡原因。现将我们 1988~ 1999年临床救治腹部严重创伤并发MODS患者 36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一般情况 :本组共收治的 36例腹部严重创伤伴多发伤后MODS患者均为住我院患者。其中男 2 9例 ,女 7例 ,男女之比为 4 14∶1,年龄 8~ 75岁 ,平均 32 39岁。 (2 )原发疾病 :车祸致腹部严重多发伤 2 8例 ;空高坠落伤 2例 ;预制板砸伤致重度休克 ,肝、脾、胰、肠破裂 ,膀胱粉碎性破裂 ,多发骨折 1例 ;骑自行车与汽车相撞致…  相似文献   
320.
笔者自2006年5月至2009年5月,运用中医疏风解表止痒方法治疗荨麻疹45例,疗效较佳,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