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52篇 |
免费 | 9篇 |
国内免费 | 2篇 |
专业分类
临床医学 | 54篇 |
内科学 | 8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49篇 |
药学 | 8篇 |
中国医学 | 43篇 |
出版年
2011年 | 5篇 |
2010年 | 4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12篇 |
2005年 | 8篇 |
2004年 | 12篇 |
2003年 | 11篇 |
2002年 | 14篇 |
2001年 | 14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3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Rectocillin 是广谱抗菌素氨苄青霉素与对耐药金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阳性菌具有抗菌作用的邻氯苯甲异恶唑青霉素1:1组合而成。这不仅扩大了抗菌谱的范围,而且由两药的协同作用,对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有抗菌作用。本文报告 Rectocillia 应用于预防手术后感染和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82.
上消化道出血是晚期肺心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据国内报道,其发病率为2.2~8.3%。治疗困难,病死率高达95.0%。1975~80年,我们共收治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456例,其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者26例,发病率为5.7%。死亡24例,病死率为92.3%。为了降低并发上消化遭出血的病死率,我们从1980~81年,对6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除一般治疗外,还采用早期安置胃管,注入去甲肾上腺素加冰水治疗,使病死率明显下降,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3.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Pingchuan Yiqi Granule (平喘益气颗粒, PYG) in treating bronchial asthma of qi-deficiency cold syndrome type (BS-QDC). Methods: With the randomized, positive agent parallel controlled design adopted, the 80 subjects enrolled were assigned in the ratio of 3:1 to two groups, the 60 patients in the tria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YG and the 20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with Ruyi Dingchuan Pill (如意定喘丸,RDP), with the therapeutic course consisting of 7 days for both groups. The clinical effects, effects on TCM syndrome and the changes of lung function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Results: The effect of the treatment on asthma in the trial group: clinically controlled rate was 6.67%,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51.67%, improved rate 33.33% and ineffective rate 8.33%; and the corresponding rat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5.00%, 50.00%, 30.00%, and 15.00% respectively.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The effect on TCM syndrome in the treated group: clinically controlled rate was 11.67%, markedly effective rate 58.33%, effective rate 21.67% and ineffective rate 8.33%; and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10.00%, 50.00%, 30.00% and 10.00% respectively, also showing in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Lung function test showed that the change on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FEV1) after treatment in the trial group was of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hown in the change of peak expiratory flow (PEE P〉0.05); while the change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just the opposite, showing insignificance in FEV1 (P〉0.05) but significance in PEF (P〈0.05). Comparison of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n lung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show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P〉0.05). No adverse reaction was found in either group in the course of treatment. Conclusion: PYG used to treat BS-QDC is effective and safe, it's effect is similar to that of RDP. 相似文献
84.
肾苓颗粒治疗下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肾苓颗粒治疗下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与阳性对照药尿感灵作等效性分析。方法选择下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患者96例进行随机、双盲双模拟、阳性药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其中试验组72例,给予肾苓颗粒每日3次,每次1袋口服;对照组24例,给予尿感灵冲剂每日3次,每次1袋口服。治疗1周后,评价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意向性治疗(ITT)分析显示,治疗1周后试验组和对照组在下尿路感染综合疗效的总有效率方面分别为92·43%和91·31%;符合方案(PP)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2·31%和90·9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中医证候有效率方面,ITT分析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3·94%和95·65%,PP分析为95·38%和95·45%,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临床试验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肾苓颗粒与尿感灵治疗下尿路感染(下焦湿热证)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未发现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85.
中国循证医学中心促进中医药现代化的策略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1 对中医药现代化的基本认识1.1中医药现代化的必要性“中医药现代化”的必要性归根结底有两个:⑴保护中华民族积数千年智慧形成的知识产权,特别是中药知识产权;⑵让人类共享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 相似文献
86.
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现状调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目的调查国内中文期刊发表的中医药系统评价/Meta分析文献的质量。方法电子检索1995年1月到2006年12月的CNKI和CBM,筛选中医药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全文,提取有关中医特色、治疗和对照干预措施的详细资料进行分析评价,并调查文献是否采用QUOROM声明报道结果。结果共纳入文献111篇,其中预防、不良反应、危险因素及先兆症各1篇,理化指标2篇,疗效及安全性评价106篇。涉及42个病种,报道脑血管疾病的文献41篇。干预措施为中医药者25篇,针灸者12篇。对照组:未设对照者2篇;未描述对照组干预措施者15篇;阳性药物对照50篇(其中西药26篇,中药12篇,中药 西药12篇);空白对照14篇;基础对照17篇;假针灸、穴位注射等4篇;安慰剂对照5篇;空白对照14篇及“互为对照”4篇。对照组和部分研究治疗组的干预措施种类均多。每篇文献纳入RCT1~35篇不等,其中24个研究纳入CCT。111篇文献在Cochrane协作网注册者仅14篇。有16篇未对纳入RCT进行质量评价,有22篇仅对纳入RCT进行简单不规范的评价。无一篇文献采用QUOROM声明报道结果。结论应重视提高中医药系统评价的质量。根据中医药特点,选题范围不宜过宽,药物选择不宜过多,注意中药的目标适应病证,应重视对干预措施的评价。系统评价应注意由临床工作者和方法学研究者共同完成,才能做出质量高又具中医特色的评价。 相似文献
87.
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痰热阻肺证)的随机对照试验 总被引:76,自引:1,他引:76
目的评价痰热清注射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对血浆细胞因子白介素-17(IL-17)、白介素-8(IL-8)及白三烯B4表达的影响.方法按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2002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进行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中医痰热阻肺症诊断标准为:咳嗽气粗,痰多质粘厚或稠黄,咳吐不爽,或有身热,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脉滑数.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用痰热清注射液20ml 5%糖水250 ml,iv gtt,q 24 h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理盐水20 ml 5%糖水250 ml,iv gtt,q 24 h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2 d.结果ITT和PP分析,治疗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67%和96.55%,总显效率分别为70.00%和72.41%;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6.67%和89.65%,总显效率分别为46.67%和48.28%,两组间疗效比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浆细胞因子IL-17、IL-8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痰热清注射液治疗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未发现明显毒副作用.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痰热清注射液能有效降低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IL-17和IL-8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8.
白介素-17作为一种炎前因子,在中性粒细胞在呼吸道的募集和激活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参与了呼吸道的炎症,从而在多种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认识IL-17与呼吸道疾病的关系有利为临床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提供新的治疗思路与药物。 相似文献
89.
肺癌与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炎支原体(mycoplsma pneumoniae)是下呼吸道感染的常见病原菌.从临床表现上不易将肺炎支原体感染与其他病原体感染区分开来,其诊断主要依靠肺炎支原体的培养及血清特异性抗原、抗体的检测[1].针对肺炎支原体表面抗原的抗体是一种保护性抗体,可由免疫荧光法很容易地检测出来[2].由于肺癌患者可能存在免疫防御机制抑制或降低[3],以及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存在机体免疫功能减低、呼吸道防御功能削弱等因素[4],当其呼吸道症状加重时应考虑是否存在包括肺炎支原体在内的非细菌性微生物感染.为此,我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抗体检测法检测肺癌及COPD患者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0.
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大鼠肺组织Fractalkine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动态观察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在内毒素(LPS)所致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内表达水平的变化,和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其的影响。方法 经尾静脉注射LPS(4mg/kg)建立AL1大鼠模型。将42只大鼠随机分为7组,每组6只:正常对照组、模型1、2、4h 3个时相组和参芪扶正注射液1、2、4h3个时相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等方法。观察ALl大鼠模型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肺湿干重比率(W/D)及血清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变化,检测肺组织FKN mRNA的表达,同时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对上述指标的影响。结果 (1)模型1、2、4h组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肺损伤程度重,以2h组最为显著,参芪扶正注射液能减轻ALI大鼠肺组织病理变化。(2)模型3个时相组肺W/D均明显增加,参芪扶正注射液能降低各时相组肺W/D值。(3)模型3个时相组血清TNF-α均明显增高,于2h点达到最高值,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显著降低各时点血清TNF-α水平(P〈0.05)。(4)正常大鼠肺组织有FKNmRNA的表达,模型3个时相组肺组织FKN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在2h时点达最高值,参芪扶正注射液能降低ALI大鼠肺组织FKNmRNA的表达(P〈0.05)。FKN mRNA的表达与血清TNF-α水平呈正相关。结论 早期使用参芪扶正注射液能改善ALI肺组织病理改变。减轻肺水肿,降低血清TNF-α水平,下调肺组织FKNmRNA的表达,对内毒素致急性肺损伤实验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